扎克伯格,也顶不住了
创始人
2025-08-22 21:22:52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ID:geekpark),作者:芯芯,编辑:靖宇


在今年的AI竞赛中,Meta可以说是那个突然把油门踩到底,疯狂想赶超对手的玩家:招人猛、给钱狠、组织结构三番五次推倒重来。


直到今年8月中旬,Meta这家巨头又突然刹车,AI部门「冻结招聘」。不仅暂停对外扩编,连内部AI人员也被明令不得随意在团队间流动,除非得到批准


Meta官方口径叫「基础性的组织规划」,语气轻描淡写:预算季结束,先把「超级智能实验室」新的组织架构定型,再谈下一步。


究其原因,在资本市场,华尔街分析师已经就科技巨头的AI支出发起警告


过去数月,Meta为抢人开出的薪酬与股权包一路飙升,投资者开始追问:这些天价换来的,是可验证的技术进展,还是无止尽的摊薄与成本扩张?


与此同时,业内不少人也在质疑,Meta高薪挖来各种顶尖AI人才,是否会加剧内斗,比如一些老员工对新来的「明星科学家」并不买账,此前Meta不同AI团队间曾因计算资源分配、技术路线理念不和频起摩擦,部分员工被边缘化导致士气低落,有的员工甚至选择离职创业等等。


当下,Meta的AI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到了临界点,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都在盯着Meta,是否真能靠这些人拿出成果。


01、MetaAI大换血


2025年上半年,Meta在AI人才战里的打法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快、狠、贵。


无论是OpenAI,还是谷歌DeepMind、Anthropic、苹果的AI人才,被Meta接触时有时不是「猎头-HR-面试」的传统流程,而是扎克伯格本人直接通过邮件或WhatsApp发消息,直接走CEO的绿色通道,快速签约


在Meta这儿,天价薪酬「大包」也是见怪不怪,签约金以亿美元计,一些AI研究人员获得四年3亿美元的超级薪酬包,个别顶级人选的天花板级报价据传高达15亿美元,均堪比职业球星。而且,这些被挖角的人里,有不少都是华人面孔。


除了传统招聘,Meta还采用「反向收购式挖人(reverse acquihire)」方法:与传统acquihire的整合式收购不同,不是直接收购整个初创公司,而是直接挖走核心关键人才,初创公司继续存在但可能萎缩。


Meta为引入Scale AI联合创始人Alexandr Wang担任首席AI官,付出了约140亿美元的少数股权投资。除此之外,Meta还通过向由Nat Friedman与Daniel Gross主理的基金注资,把这两人纳入麾下,前者曾任GitHub CEO,后者曾于2024年与OpenAI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创办Safe Superintelligence。


就这样,到2025年中,Meta已经打包吸纳了至少50名来自竞争对手的AI人才,其中四成来自OpenAI,两成来自谷歌


业内看得目瞪口呆,OpenAI的管理层公开吐槽Meta「疯狂」,形容被Meta挖人就像「有人闯入我们家偷了东西一样」。


然而,一次性疯狂吸纳「新血」也有问题。硅谷不少工程师有一个看法,Meta疯狂招人相当于一次性把几十位A级球员装进同一个更衣室,「位置」与「打法」的冲突可能很难避免。


经过半年内的数次重组变化,据华尔街日报消息,Meta最近决定将不同AI业务一并纳入「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分为四个部门:


面向AGI的研究团队(内部暂名TBD Lab),新员工主要在这个团队工作;


AI产品团队;


构建训练与推理底座的基础设施团队;


继续承担长期探索任务的FAIR。


Meta发言人对外则将冻结招聘解释为「基本的组织规划:在招募人员并进行年度预算和规划工作后,为我们新的超级智能工作创建一个坚实的结构。」


还有消息称,由于Meta人工智能部门近年来人员增长至数千人,该巨头正在考虑整体缩减规模。


Meta过去负责Llama系列的大模型团队「AGI Foundations」被解散,有成员打算离职。因为今年春季发布的Llama表现不及预期,不仅在内部受到了尖锐批评,在更广泛的社区口碑也趋于平淡。另一款代号Behemoth的前沿模型在测试中成绩不理想,被直接砍线。


与此同时,Meta AI之前的研究负责人Joelle Pineau今年早些时候离职加入Cohere,Llama项目研究员Angela Fan选择转投OpenAI,Meta生成式AI副总裁Loredana Crisan则跳槽到Figma出任首席设计官。再加上8月部分期权归属窗口期,Meta可以说迎来了「旧部出走,新人入列」的换血期。


在这个时间点看起来,疯狂招人又突然冻结招聘,对Meta来说并不矛盾,在继续加人之前,先得避免内外部越来越大的「噪声」。


02、华尔街的警告


对Meta来说,内部「噪声」是团队稳定性,外部「噪声」则是资本市场的压力。


扎克伯格狂撒钱挖人一时爽,最终还是要面对报表。当Meta的AI投资成本快速上涨,华尔街开始担忧,这些钱,何时、以何种形式回流?


最新一轮的市场反馈并不轻松。今年8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研究报告里称,包括Meta在内的科技巨头,向AI人才发放的股权规模正在膨胀,如果最终成果无法在合理时点转化为可计量的现金流,这种做法将侵蚀回购能力、压缩股东回报。


在他们看来,在挖AI人才方面投入巨资「有可能推动AI突破,创造巨大的价值,也有可能稀释股东价值,且不会带来任何明显的创新收益」。


与此同时,硅谷科技巨头的股价正经历一波「AI开支焦虑」的集体回调,不是说唱衰AI,而是对「投入产出比」的担忧,就像投资了几千亿美元,如果最终收入只有几百亿美元,冰冷的市场就不会买账。


2025年8月20日前后,一些科技股遭抛售,包括Meta在内的公司股价连跌几天。虽说因素不是单一的,但市场关注到几个可能的「罪魁祸首」,包括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最近的评论,他认为AI热潮具有一些类似泡沫的特征。


Meta自身的数字也说明问题:该巨头把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最高720亿美元,这些花费的核心去向是「AI基建」以及「人才」。数据中心在建,GPU在路上,团队在扩编,利润端自然被压。


面对投资者冷冰冰的质疑,Meta暂时「冻结AI人才招聘」的动作,除了真的是为了巩固内部AI组织架构,另一方面,也成了向市场发出「控制成本」的信号。


但因冻结AI招聘一事引来的各种声音,如今身为Meta首席AI官的Alexandr Wang坚称,「我们确实在加大对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投入。任何与此相反的报道显然是错误的。」


扎克伯格豪掷重金挖来这些AI人才,赌的是超级智能的未来。至于这个赌注是否能带来实质性成果,是决定Meta命运的关键。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眼下的「刹车」将被历史视为战略性的换挡,华尔街的焦虑也将随之平息;反之,若这一年的投入最终换来的是平庸的成绩单,那么冻结招聘可能只会被看作一次无序冲刺后的力竭,暴露出Meta组织在方向与节奏上的失控。


接下来的每一个月,都将成为答案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