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科技
文|《贵圈》栏目 闫妍
近日,老铺黄金再度宣布涨价,称将于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6个月前,其也曾调过一次价,涉及产品价格涨幅在5%~12%。
根据以往经验,老铺黄金宣布提价前往往会引发一波消费者“抢购潮”,排队时长甚至能达到三小时以上,如今这样的场景是否重现?
《贵圈》栏目实地探访了老铺黄金位于香港的两家门店,发现顾客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平均10~20分钟就能入店挑选,有时甚至不需要排队。
此外,老铺黄金也于近日发布了半年报业绩,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经调整净利润达23.5亿元,同比增长291%。另据媒体报道称,老铺黄金执行董事长徐高明在业绩会上放出豪言:“在低端市场模仿和抄袭,还能够混一口饭,在高档市场模仿我们等于找死。”
徐高明口中的模仿,更多来自于香港本土黄金珠宝巨头。《贵圈》栏目先后走访了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等品牌,几家在款式、价格、质量等多维度上向老铺黄金发起“战争”,意图夺回被分流的客源与市场份额。
销售人员也会直言老铺黄金有成色问题,“像我们几家牌子都是能做到AU9999(即99.99%的)‘四九足金’,而老铺卖得这么贵,含金量只能做到AU990(即99%)。”
涨价倒计时,门店意外冷清
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上,LV、DIOR、CHANEL、BVLGARI 等顶级奢侈品牌门店鳞次栉比,勾勒出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奢华天际线。
《贵圈》栏目走访了老铺黄金位于香港的海港城与新港中心的两家门店。进入门店,并未看到关于本次价格调整的明确公告或提示。不过,两家门店的销售人员均向栏目确认,“已接到总部的调价通知。”
当被问及此次价格上调涉及的具体产品类别与幅度时,销售人员回应称,“目前尚未收到具体调价明细。”但她们不约而同地补充道,依据过往经验,“往年这个幅度一般在5%~12%左右”“马上要涨价,所以有一些款已经开始断货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价”并没有出现今年2月份的疯抢盛况。《贵圈》栏目观察发现,两家门店店内顾客仍然满员,需要排队等候,但排队的人数显著减少,不再出现以往排长队、动辄需等待3~4小时的状况,平均10~20分钟就能入店。
对此,老铺黄金香港海港城销售人员解释称:“提价公告发布后,门店客流量较平日有所增长,周末一般人多些需要排队,工作日(客流量)就还好,其中八成消费者是内地游客过来消费。”
老铺黄金新港中心的销售人员则表示,“涨价通知刚出来后,周末我们门店排了长队,之后客流量少了一些,目前基本可以当场提货。”
本土巨头“围剿”,直指老铺成色问题
香港黄金的市场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就已形成规模,得益于自由港政策和免税优势,香港黄金价格相对较低,且成色有保障(通常为999.9纯金),不仅吸引了全球消费者前来购买,更孕育了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谢瑞麟等本土黄金珠宝巨头。
《贵圈》栏目走访发现,在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等香港本土黄金珠宝品牌柜台中,几乎都能找到风格乃至工艺都与老铺黄金极为近似的“同款”。
具体而言,这些品牌推出的相似款式,多集中在古法金、錾刻、花丝镶嵌等传统工艺品类上,诸如金刚杵、古法葫芦等经典意象,不管是工艺、纹样还是质感,都与老铺黄金的主打产品线形成了“镜像”般的呼应。
在这些门店中,销售人员对老铺黄金在社交平台上走红的“爆款”也可谓了如指掌。当一位顾客提出想看看“十字金刚杵”款式时,香港的销售人员不仅能够迅速响应,更同时拿出多个尺寸供其选择,并熟练地把握销售时机,顺势推荐道:“他们(老铺黄金)的‘点钻葫芦’也非常受欢迎,这些款式我们也有,要不要也一起看看?”
然而,这场围剿并非止步于“形似”,更凌厉的攻势体现在价格策略上——在老铺黄金宣布提价的同时,香港本土黄金珠宝品牌周大福、周生生等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不小的折扣优惠,其中不乏更具侵略性的“折上折”和“店庆特惠”。
这种“形似价优”的组合拳,对老铺黄金的核心客群形成了强有力的分流与围剿。例如,老铺黄金的经典款式“点钻金刚杵”小号吊坠,门店一口价要22740港币,约合20940元人民币。而相似款式在六福珠宝,打完“折上折”后仅需17000元人民币左右。
一位某珠宝柜台销售人员向《贵圈》栏目直言,“几乎一模一样的款式,在我这里可以让你省下几千元。”
与此同时,上述几家香港本土黄金珠宝巨头的销售人员,在谈到老铺黄金的时候,不约而同表示,要关注老铺黄金的成色问题。“像我们几家牌子都是能做到AU9999(即99.99%的)‘四九足金’,而老铺卖得这么贵,含金量只能做到AU990(即99%)。”
“本地人不会去买老铺黄金”,一位周生生香港门店的销售人员表示,“在香港,我们认为至少AU999(即99.9%)纯度才算是足金,如果顾客款式不喜欢了,可以按当天的金价将产品交给我们回收,直接置换成现金,但老铺黄金因为纯度等问题,没有办法按这种方式回收折算,不太合我们的习惯。”
股价“过山车”,董事长放豪言
8月20日,老铺黄金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经调整净利润达23.5亿元,同比增长291%。
更为亮眼的是其单店表现。截至6月30日,老铺黄金在29家头部商业中心拥有41家门店,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达4.59亿元,大幅超越国内外所有珠宝品牌,更领先国际奢侈品一线品牌。
截至上半年末,老铺黄金在16个城市共开设了41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包括SKP系(6家)和万象城系(11家)在内的具有严格准入要求的29家知名商业中心。仅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入驻3家商业中心。
2025年7月,老铺黄金股价突破1100港元,成为港股史上第十只“千元股”,年内涨幅超20倍,但这场“狂欢”却戛然而止。7月9日开始,老铺黄金的股价从1080港元/股的高点开始持续下跌。到7月23日,盘中低见765港元/股,较本月创下的历史高点1108港元/股已跌超30%,股价仿佛坐上了“过山车”。
瑞银发表报告指出,展望下半年,该行认为市场对老铺黄金全年净利润55亿元人民币的预期仍然过高,若金价升势放缓或停滞,将面临下行风险,维持“中性”评级。摩根士丹利给予老铺“中性”评级,核心逻辑是老铺黄金的海外故事能否讲通,关键就在于首家新加坡门店的表现。
更敏感的是股东减持压力。数据显示,6月28日,老铺黄金有6905.07万股股份解禁,占总股本的39.99%,包括老铺黄金董事长徐高明在内的12位股东所持股份都面临大规模解禁。
8月20日,老铺黄金发布优于预期的上半年业绩后,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超10%。但到8月21日老铺黄金召开中期业绩说明会后,股价突然跳水,一度大跌8%,截至当日收盘,跌幅收窄至3.96%,每股报751港元,总市值1297亿港元。
据媒体报道称,老铺黄金执行董事长徐高明在业绩会上放出豪言:“在低端市场模仿和抄袭,还能够混一口饭,在高档市场模仿我们等于找死。”他还表示,调价以后下半年老铺黄金的“毛利率会有一定的上升。”
珠宝行业战略专家崔德乾向《贵圈》栏目表示:“老铺黄金频繁涨价的策略仍是有效的,其定位是‘黄金界的爱马仕’,瞄准的是奢侈品市场,而奢侈品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制造稀缺感。”
在他看来,这种稀缺性一方面可能源于其手工制作周期较长,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主动的市场策略。“这种做法并不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因为它瞄准的是高净值人群,对这类客群而言,频繁提价反而能够强化品牌的溢价能力和高端调性,这些都是奢侈品领域常见的打法。”
他进一步分析表示,“手工古法黄金”品类竞争态势正从蓝海迅速转向红海。“价格战预计将在2026年初现端倪,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也在不断加剧。要想在未来两三年的激烈价格厮杀中存活,品牌必须稳固行业前三的地位,如果未能跻身前三,需要立即评估退出或者转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