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抄迪士尼作业的5A景区,被骂惨了
创始人
2025-08-22 09:02:21
0


最近,我刷到一条公众号推文:《速抢!恩施大峡谷VIP优速通8月1日上线,畅享优先服务》。


一瞬间,我以为走错片场了,这个以自然风光闻名的5A景区竟然悄悄学起了环球影城、迪士尼。


680元一张门票换来缆车、索道、接驳车快速通行,专属休息室,球幕飞行影院、云龙地缝门票免费游玩,还有客服“峡小智”的1V1咨询,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国内第一个全盘模仿外资主题乐园快速通行机制的自然景区。



从景区运营方鄂旅股份的公众号原文内容看,它把尊贵感包装得很完整,动线、休息、接驳、赠票一应俱全,没人告诉你的是,这套服务架在一个广受吐槽的糟糕体验之上。


我顺手点开了几条小红书推文的评论区,湖北本地IP的网友反应非常一致:


“这个景点第一个就要避雷。”


“恩施人都不去。”


“还搞什么快速通?最起码把最基本服务做好再说。”


这些情绪化宣泄的话,背后是实打实的血泪教训,游客们对恩施大峡谷的积怨已经积攒多年,关键集中在累、乱、贵这三个字,体现在社交媒体上则是大写的避雷。



一位常年分享旅行避坑经验的小红书博主“牛兔日记”这样记录自己亲身经历:


“开局就是暴击,下车点距离检票口最远,再加上25分钟的地面缆车等待,人山人海。”


“上山的七星寨索道排队48分钟,景区还建议先去云龙地缝,千万别信,因为哪里都堵,结果只能走到黑。”


“到了吊桥,人挤人,却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走在上面心里直发毛。”


“如果不听劝,一路走到云龙地缝尽头,迎接你的会是:半小时水泥路+999台阶,风景0,膝盖-99。”


“更离谱的是,就算选择电梯,上来之后还要再步行37分钟,从电梯口走到地面缆车。”


“当你好不容易拖着酸痛的双腿回到返程缆车点,等着你的不是舒缓,而是一块广告牌:邀请你体验关节药膏。”


由此种种,景区上线了VIP快速通道后,不少熟悉恩施现状的游客第一反应是:“原来是想让害怕被坑的人再多掏一笔钱。”


毕竟当游客连最基本的舒适体验都得不到保障时,任何尊贵感的包装都显得苍白无力。



恩施大峡谷被骂冤吗?


事实上,在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主题乐园里,快速通行证几乎是标配。


游客心里明白,他们买的不只是票,也是时间与秩序,少排队,多玩项目,额外付费换来更顺畅的体验,这笔账算得过去。


东京迪士尼海洋/旅界实拍


但换成自然风景区,逻辑立刻变味。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山水风光是公共资源,理应属于所有人。


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大多数自然景区是免费的,少数收费的也只是一张缆车票,很少会在各个环节层层加价,更不会再搞什么VIP优速通。


说白了,把一处天然存在的峡谷硬生生包装成尊享体验,在心理预期上就让人难以接受。


更让人反感的是,景区不解决痛点,还要在痛点里赚钱。


从社交媒体上看,游客吐槽恩施大峡谷最多的恰恰就是交通动线混乱、返程体验糟糕,这本该通过增设摆渡车、优化标识、调度人流来缓解。


如今,这却偏偏被做成一套高价绕行的生意,于是,680元的优速通看起来不像是改善,像是二次收费,信任的缺口在这里被放大到极致。


本想学迪士尼的恩施大峡谷,却忘了迪士尼先提供的是极致体验,再叠加一层快速通行,而它把顺序倒过来,先留下糟糕体验,再推出优速通补丁。


这样的做法,注定会被骂。


当然,我们要更深理解景区背后的运营逻辑,就绕不开恩施大峡谷的运营方鄂旅股份。


这家公司前身是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就是索道、缆车、客运,2017年,它在新三板挂牌,不到两年时间摘牌,又在2021年提交过IPO申请,但一拖再拖,2023年干脆撤回,上市无果。


事实上,鄂旅股份的问题并不复杂,其收入结构极其单一。


公开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主要靠两条索道撑起,其中恩施大峡谷索道一项就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毛利率的确惊人,2019年,索道毛利率高达75.8%,几乎就是一台印钞机。



换句话说,鄂旅股份靠的就是游客“不得不买”的生意模式。


只要游客进来,就必须掏钱坐缆车、乘索道,公司才能盈利。


客观说,这背后不仅是恩施大峡谷一个景区的运营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文旅景区在商业化和公共性之间的纠结拉扯。


所以,当它甩出680元优速通时,很多游客感受到的不是体验升级,反而是资本焦虑的下意识反应。


上市失败,增长乏力,就只能在现有游客痛点上继续榨取更多的钱,可偏偏这里的痛点,就是游客最讨厌的强制消费和交通不便。


如此一来,尊贵感不仅没能带来好感,还成了新的火药桶。



恩施大峡谷的这场优速通风波,很快从社交媒体延烧到更深一层的问题:在门票限价的监管红线下,景区是否正在通过“内部交通+增值服务”完成一次灵活涨价?


我们知道,国内5A景区的门票价格属于政府指导价,受文旅部和国家发改委监管,且早在2018年,国家就明确要求不得捆绑销售,不得价外加价,不得通过提高景区内交通、游览项目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


这些文件的初衷是遏制“门票经济”的扩张,促使景区回归公共服务本质,不能一边喊着文化旅游惠民,一边门票坐地起价、暗藏花招。


但到现实执行层面,仍存在巨大的灰区。


尤其是在景区门票之外的内部体系里,索道、观光车、地面缆车、接驳专车……这些服务到底算不算刚需?由谁定价?是否受限?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并没有统一答案,大多归属“属地政府+景区自定”模式管理。


而这一次,恩施大峡谷选择了更高明的一种方式,干脆打包收费。


680元的优速通包含了从索道、缆车、接驳车,到休息厅、影院、返程专车的几乎全流程服务。


从表面上看都是自愿选择,但在体验逻辑中,这几乎覆盖了游客必须经历的所有痛点。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基础通道长时间拥堵、景区内部交通冗长、返程极度疲惫,优速通却一路畅通,谁还敢选正常通道?


若景区没有把最基本的游客动线、服务体验做好,却通过增值产品提供一条像样的体验,这就很容易被质疑是在制造“不得不买”的场景。


更值得警惕的是,景区优速通的这种组合票形式,本质上完成了一次对政府指导价监管的规避,那些本该独立售卖的服务,被以套餐的名义捆绑在一起,信息不透明,也难以拆解监督。


在“你愿买我愿卖”的市场规则下,一张VIP票轻松包揽了所有涨价空间。


这些原则一旦被“增值服务”架空,未来更多原本属于我们公共资源的自然风光类景区,就很可能滑向用金钱换免除痛苦的歧路。


那就不仅是体验差的问题,更是公共公平原则的突破口,而游客情绪,往往比政策更早察觉真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 (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