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医疗项目掀起的赴港上市热潮,缔造了种种“第一股”神话。
从“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2228.HK)到“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科技(2506.HK)。
但以往的AI医疗项目更多是聚焦在西药、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
如今,AI的风正在吹向传统中医。
近期向港交所递交IPO申报材料的问止中医,核心业务正是通过自研的“中医大脑”AI辅助诊疗系统提供咨询及处方服务,收入已足具规模。
2022年至2024年,问止中医的收入分别为0.62亿元、1.89亿元和2.36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和0.45亿元。
但AI中医仍面临着诸多争议。
问止中医计划通过中医大脑降低对名医的依赖,实现低成本的中医诊所经营,甚至还打出了“辅助医师、速成名医”的广告。
事实上,“中医大脑”并未获得药监局的医疗器械批件,实际效用待考。
不仅如此,问止中医的主要诊疗方向是癌症等重症,实操中或许还面临着合规性的挑战。
问止中医官网广告
AI中医治癌?
问止中医的核心业务是中医医疗服务,报告期内贡献了超8成收入。
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分别创收0.5亿元、1.67亿元和2.11亿元。
问止中医的中医医疗服务主要涵盖线上、线下的中医咨询、处方、治疗及随访服务。
目前问止中医已开设11家线下诊所,但主要服务均是在线上完成。
线上中医诊疗是问止中医的重要特色,2024年创收1.88亿元,占中医医疗服务业务的比例接近9成。
这与传统的中医诊疗具有较大的差异。
中医诊断的核心是 “四诊法”(望、闻、问、切),其中“把脉”就是通过手指直接接触患者腕部动脉,感知患者脉象,难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完成。
问止中医则对此表示:“很多患者“迷信”脉诊,其实大可不必,脉诊为四诊之末,‘中医大脑’的数据模型可以精准倒推患者的脉诊信息。”
“中医大脑”正是问止中医完成线上诊疗服务的技术支持。
截至今年5月末,“中医大脑”累计了1万份首方剂,涵盖3000多种疾病及病症,数据类型涵盖电子病历、处方、舌头及面部诊断图像等,
虽然问止中医的医师依旧对诊断结果负全部责任,但其均是借助“中医大脑”为患者提供咨询、处方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问止中医还具有主攻癌症及疑难症等客单价较高的业务。
2024年,癌症、疑难症患者的每次就诊平均费用分别高达1422元、1118元。
但问止中医的AI中医治疗癌症的故事能否继续讲下去,仍有不确定性。
一方面,从数据上来看,癌症、疑难症患者为带来的收入已有所下滑;
2024年,问止中医来自癌症、疑难症的收入分别为0.58亿元、0.6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5.26%、5.95%。
主要涵盖常见慢性疾病的全科正在成为问止中医收入的主要贡献者,2024年创收0.86亿元,同比增长超7成。
另一方面,“中医大脑”的癌症治疗效果仍待验证。
“中医大脑”系问止中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疗官林大栋在倪海厦的指导下开发形成的系统。
结合公开资料,倪海厦系美国中医师,曾因提出喝牛奶会导致各种癌症等有悖于常识的医学看法,在社交媒体中引发争议;林大栋亦是“半路出家”,原本是硅谷的工程师,直至2011年才拿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针灸委员会颁发的针灸师相关证件。
问止中医旗下的诊所曾因为非法执业而被处罚。
今年5月,问止中医旗下的济南问止初月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因为“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而受到当地卫生健康局的处罚。
不仅如此,“中医大脑”的认证资质亦存在疑问。
尽管“中医大脑”是中国内地首个及唯一通过一家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并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专家评审的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但并未获得药监局的相关批件。
据药监局《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人工智能医用软件若用于辅助诊断,需通过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审批。
这或许都是问止中医未来要面对的合规性挑战。
名医能否AI速成
问止中医对“中医大脑”的未来寄予厚望,即通过该系统实现低成本开设中医诊所。
问止中医创始人CEO崔祥瑞曾表示,此前很多中医诊所的底层逻辑是聘请名医。但采用数字化的系统后,开一家诊所的前提不再是某个人,系统替代了此前名医的作用,普通医生也可以支撑起一家中医诊所。
在“中医大脑”支持下,问止中医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效率,也是毛利率表现优于重资产的线下中医院原因之一。
2024年,问止中医的中医医疗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57.6%,高出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超40个百分点,后者是国内最大的中医院。
不仅如此,此前问止中医还设想“中医大脑”帮助中医实现低成本开店后,经营模式可以从自营向加盟延伸,就此快速扩大业务规模。
2019年,问止中医设立了“问止中医人工智能联盟”,加盟的中医诊所可以获得联盟的品牌背书支持、“中医大脑”服务等。
在问止“中医大脑”的官网中可以看到,该系统的广告语便是“辅助医师、速成名医”。
但这一模式并未走通,“中医大脑”的订阅服务年收入规模仅在百万级别。
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的收入分别仅有569万元、815万元和997万元,历年占比均不足1成。
事实上,中医AI辅助诊断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已有不少公司推出了类似产品。例如讯飞医疗推出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在亳州市107家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应用。
或正因如此,问止中医当前扩张模式还是以自营为主。
此番IPO,问止中医的募资用途之一便是在2031年前在中国内地成立16间新的线下诊所,深化线下市场渗透,同时还计划斥资0.55亿港元布局4家中医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