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昨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3亿,同比-45%。2季度净利润,只有7亿,同比-63%。之前给大家看的券商机构预测洋河2季度净利润是有11.4亿,这明显低于预期,爆了个大雷。
一贯只唱多不唱空的券商机构们也实在找不到值得吹的业绩亮点,只能说“高股息成支撑了”。果然,股价跌到尽头就是收股息。
但券商们的分析我认为是有问题的,洋河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只有43.44亿。根据洋河过往几年的分季度业绩情况,3季度和4季度的净利润占比是很低的,目测加起来也不过20亿。洋河2025年要实现60亿净利润并不容易。
假设洋河能实现60亿净利润,假设分红率100%,那洋河的净利润分红也就是60亿了,目前市值是1100亿,股息率其实只有5.5%不到,并没有6.7%。除非,洋河把公司账面上的现金也掏出来给股东分红。如果明年,洋河的净利润还不能触底,那为了保持股息率,洋河还得持续从公司账上掏现金给股东分红,这种行为也不是说不行,就会始终给人一种不可持续的感觉。
但在业绩这么烂的情况下,今天洋河的股价没有暴跌,反而大涨5%。
根据市场传统经典理论,“业绩大增+股价低走”,这是见顶的信号之一。这是因为市场总是存在一些聪明资金,它们会在财报数据转好(转坏)之前就提前买入(卖出)了。反之,“业绩爆雷+股价高走”,这是见底的特征之一。
洋河就很符合这个特点。
2024年7月11日,我给大家写过《好像是“利空出尽”了》,当时也是给大家科普这个"业绩爆雷+股价高走=市场触底"的经典理论。但用的例子是光伏。当时光伏股亏得是一塌糊涂啊,通威和隆基这两大龙头股都是几十亿几十亿地亏,很多光伏持有人都被吓得道心破碎了。但是,光伏ETF、通威、隆基的股价就是在那个时候触底不跌了,虽然后面还是又创了一下新低,但跌幅控制在-10%以内。对于个股而言,这种跌幅小意思了。
所以,以今天洋河的走势来看,白酒股也像是见底了。但是,股价见底≠股价大涨。无论是光伏还是更久以前我说过的一些困境行业,在股价触底后都需要等待基本面重新好转,才能驱动股价开启新一轮的大涨,光伏过去一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内卷控产能传闻”,直到最近才算是有点要走出来的样子。
所以咯,无论是光伏还是白酒,都注定难以成为这轮牛市的主角,它们都没有强大的基本面支撑,没有新的故事可以讲,还积压了大量套牢盘,筹码结构非常差,新入场的资金不会喜欢这样的板块。
但是,虽然它们在这轮牛市可能赚不到什么大钱,但同样也不容易亏钱了。就像是2021年牛市时,大家都喜欢去买新能源、医药、白酒,没资金愿意看红利、银行、基建。红利、银行、基建都没有让人在2021年牛市里亏大钱,反而还能在熊市里抗跌甚至逆势上涨。
我们网格里面,两个带有酒的网格都还是“满格状态(满仓)”。虽然,看收益率是赚钱的,但其实靠的是前几年不断地“高卖低买”攒下来的价差收益。如果一直拿着不动到现在,必然也是亏得头破血流
补充其他信息:
2、最近因为A股行情太好,大量资金赎回债券基金,导致债券市场出现了短期流动性踩踏,A债狂跌不止。但如果看经济基本面的话,债券利率是没有大幅上涨空间的。所以,昨天我们持有的固若金汤组合发起调仓,卖出2%仓位的短债基金,买入30年长债基金。别小看这2%,由于30年长债的波动较大,一天就能涨跌1%,这对于净值的影响已经是0.02%了。抄底太多,组合的回撤就不好控制了。
PS:这部分长债仓位组合不会长拿的,后续30年国债反弹后,就会止盈卖出,及时把价差利润兑现掉。尽量为组合持有人创造超额收益的同时,还控制好回撤。
3、盘后发布了《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拖杆政策措施》。前段时间宣布准备IPO上市的中科宇航就在广州。上个月,中科宇航与广州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银行授予中科宇航意向性授信额度20亿元人民币,专项支持中科宇航航天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另外,广州市政府控股的一家公司--海格通信就是跟商业航天有关。PS:不是荐股。
4、继续给大家展示我们的网格交易记录。下面是佐罗统计的网格交易记录,第二个表是网格组合,我们自己跟投的会多一些
上一篇:开渔时节抢“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