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男人来说,车,既是身份标签,也是角逐场。
“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能不动声色展露底气和尊严的机会不多了,而车,就是他们在这个现实江湖里,最后能全权主宰的领地。因此,男人一旦有点情绪,总喜欢在驾驶舱里敲敲木鱼,就像是回到了母星一样舒适。”
在“谁开的车更高级”的说法上,向来只有模糊的鄙视链,没有绝对的定论。然而,无论层级怎么分明,你都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不管是开豪车的小老板,还是开比亚迪的滴滴老司机,或者仅仅是骑电动车的外卖小哥,车屁股上都会郑重地贴着一张“此生必驾318”的贴纸。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贴纸的高频出现,还以为是某个公司搞文化团建。”
图源:木南
“此生必驾318”中的“318”,特指贯穿中国东西的G318国道,尤其以成都至拉萨段(川藏线)为核心,据说,这是旅行圈公认的终极公路梦想,也是男人一旦有了车,总梦想走一趟的星光大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此生必驾318”贴纸已经成了中年男人车屁股上的自由战旗。“就像是一场加冕,无论去没去过318,只要贴上这张纸,一脚油门踩下的不再是通勤的疲惫,而是许巍《蓝莲花》里那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澎湃。”
路上的“318”多了就形成了规律。有人说,“车越破,贴此生必驾318的概率越高。甚至有人调侃,感觉贴此生必驾318贴纸的车主会随地吐痰。实际上,通常贴这标的多半没真去过318。早些年,小城市的越野、坦克车主尤其爱贴,这几年,一线城市的公路上也多了起来。”
有人调侃,这贴纸是“路上壮胆符”,贴了默认别人不敢加塞,仿佛自带社会大哥Buff。“贴可爱图标,会被认为是马路新手,贴此生必驾318,对方路怒症上来,也得自行压制一下,反思是不是自己太着急了。”
人到中年,此生必驾
在中国公路的辽阔平原上,你会发现一种独特的群体。他们常在高架桥与写字楼之间迁徙,车屁股上有醒目的“此生必驾318”贴纸。有人说,他们的名字叫“中年男人”,贴纸是他们对自由领地的主权宣誓。
“这是男人到了中年的集体行为艺术。无论是豪车车主,还是电动车骑手,都用这一张9块9包邮的贴纸,对平庸日常竖了个中指。”
“此生必驾318”贴纸,就像是男人中年的显影液,无论你是否承认自己“爹”了,一旦贴了,就彻底实锤了。
北漂大哥军军的车屁股上,常年贴着“此生必驾318”和“中国国家地理”这两张贴纸。他自称文艺大叔,在他看来,对于中年男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关注点才是真正让人中年到无所遁形的参照。
“比如,微信头像从渣男三件套,换成雪山草原,朋友圈的日常分享,也统一变成一键转发别人镜头下的自驾风光。”
而“此生必驾318”则是中男审美的一种外显。如果你自认为还不是中年人,却也加入了这场贴纸跟风,或许只是因为你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一脚踏进了中男行列。
图源:fennelily
“中男是一种风格,不仅仅是年龄,更是一种行为的姿态。就像没上过战场却喜欢在脖子上挂子弹吊坠,没去过川藏线却能侃得天花乱坠。人到中年的剧本里写满冒险,导航却永远设置在家和公司之间。”
90后小泽车屁股上贴的是“此生必驾二环高架”,“纯恶搞。”在小泽看来,把此生必驾318贴在车屁股上的,“就跟年轻时纹身一个道理,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精神小伙,最大的战绩就是在网吧通宵两宿。现在贴‘此生必驾318’的,可能连外省都没自驾过。”
图源:一颗栗子
当然,也不乏真的跑过G318的,比如吕品,他强调自己的318贴纸可不是PXX同款,而是实打实的景区文创,“就算已经结束自驾了,也会把这段经历贴在车上,时刻提醒自己,重要的不是走过多少路,而是有‘随时可以出发’的底气。”
此生必驾318,也被视为中年男人的爽文口号。85后老刘告诉我,“此生必驾318”其实可以换成此生必看一次北极光、必和初恋再喝杯酒、必去无人荒岛求生一次,都是人到中年的奢侈品,“都是没法实现,但想想就很爽”的东西。
“此生必驾318”的男人,你伤不起
有人如此形容“此生必驾318”的车主:
他,不过三十出头,头发已经比年龄先行十年。发际线的走势,就像一条苍凉又悲壮的盘山公路。喜欢穿宽松的工装裤和机能风外套,时尚风格主打一个“老实人豁出去了”。裤袋里揣着的是保温杯和每天一粒的生蚝素。车是台两驱SUV或越野外形的城市车,轮胎干干净净,底盘没有泥,最近一次“长途”是开去郊区摘草莓。
图源:李子坝
后备箱里放着露营椅、打火石和压缩饼干,这些东西的使用率,比健身房年卡的出勤率还低。手机收藏夹全是“川藏线自驾攻略”、“318沿途必打卡景点”。
车屁股上是最叛逆的“此生必驾318”,上路却喜欢压着线慢慢开,每次被别人超车,都被“果然是在玩手机的老哥”的眼神中伤。
有人因为贴了“此生必驾318”而被质疑土,发帖找安慰,结果直接确诊了“中年男人”。
有趣的是,即便是贴纸这么小的赛道,也存在着鄙视链。据说,贴“此生必驾219”的看不起贴“318”的。北京车主木子李说:“贴318一看就是跟风党,真正跑过318的老司机都懂,219才是真神。”
当318贴纸成了淘宝爆款,“别人都贴我就不贴”成了新的优越感来源,“就像某天忽然听顺耳《蓝莲花》了,却开始嫌弃曾经的自己了。”
“G318”,中男的白月光
毫无疑问,自驾G318,已经成中年男人的毕业礼。“这条从成都蜿蜒至西藏的公路,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成为中男心中的‘西部片’。”
“雪山、牦牛和炮弹坑路是背景,高反是特效,任何一个去318取过经的男人,都可将其变成一段能吹嘘半辈子的经历。”90后建国调侃说,“即便你已经50岁了,但你没走过G318,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年。”
即便,那些贴着“此生必驾318”的车主,可能连318公里都没开出去过,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拿起话筒唱草原歌。军军说,“贴318不是为了真去,就是交笔‘情怀税’,证明自己还没彻底给生活的琐碎下跪。”
但当“此生必驾318”的贴纸跟旅行传单一样无孔不入时,那些被“种草”后,就敢开着家用小轿车上路的“勇士”,回来都老实了。“油底壳干穿、翼子板摩擦都是常规操作,G318对家用车来说简直是条‘要命路’。”
图源:栗子林
而成都到康定段,因为“此生必驾318”的网红打卡效应,早已变成“全国各地车牌展览会”,天天上演着堵车大戏。
图源:栗子林
“G318就像小马过河,有人说要避坑,有人说此生必驾。但多数中年男人要的或许只是一个‘诗与远方’的标签。G318就像是安妮宝贝的墨脱,郭敬明的大上海,光是念出这几个数字,都能让你不自觉地将声音拉高几个分贝。”
ENDING
从”越野E族“到”内涵段子TV”,从“走遍全中国”到“此生必驾318”,有人调侃说,葬爱文化永不落幕。
对于被早年穷游文化熏陶的中年人来说,上路,永远是最好的医美。即便此时穿着龙牙战术服挤地铁的他们,就像一个迷路特种兵,人在二环打转,也阻挡不住他们内心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之家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