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超”悄然兴起,一场重塑日常消费图景的新变革。
创始人
2025-08-20 02:35:14
0

当超市的玻璃门被推开时,扑面而来的不再是单一的生鲜冷冽,从“买食材回家做饭”到“逛超市顺便吃顿饭”,从“生鲜区是配角”到“餐饮区成流量担当”,“餐超模式”正在用最直观的方式,把超市从“商品交易场所”变成“生活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它模糊了“买”与“吃”的边界,让购物不再是机械的清单式消费,而是一场“舌尖与生活的双重满足”。在这里,龙虾的鲜活、面包的焦香、牛骨汤的热乎气,共同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网,让每个走进超市的人,都能触摸到“人间烟火”的真实温度。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重塑着都市生活的节奏。超市不再是“匆匆路过的地方”,而是“可以停留、可以社交、可以治愈”的第三空间。

“即时零售 + 沉浸体验”的双轮驱动

“餐超”的核心并非简单地在超市里增加几张餐桌,而是对传统零售“人、货、场”逻辑的彻底颠覆。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卖场”,而是一个集购物、餐饮、社交、体验于一体的“消费场景”。

餐超”模式成功地将线上即时零售的高效率与线下实体空间的沉浸式体验紧密结合,构建了强大的流量闭环。通过“店仓一体”的模式,实现了“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送达”的服务承诺。这直接对标了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纯线上玩家的核心优势。

其次,在“沉浸体验”维度,“餐超”彻底改变了传统超市“买完即走”的枯燥体验。以盒马鲜生为例,其标志性的海鲜水产区,允许顾客现场挑选、即时烹饪、当场品尝,将购买食材的过程转化为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这种“所见即所得、所买即可食”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门店的吸引力和顾客的停留时间。再看曾经的探索者T11生鲜超市,其早期门店同样致力于打造高端、舒适的购物环境,其朝阳公园店曾创下超过180元的超高客单价,累计活跃用户近15万。

这充分证明了优质线下体验对于吸引高价值用户的巨大作用。而传统超市如永辉,虽然其仓储店改造侧重于性价比 ,但也开始注重通过优化动线和商品陈列来改善基础购物体验,这本身也是对“体验”价值的一种回归。

并且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购物功能,他们同时追求效率与品质、便利与体验。尼尔森IQ的报告明确指出,除了价格,便利性是26%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这正是“餐超”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所满足的复合需求。

面对线上电商的价格冲击和便利性挑战,实体零售也必须发挥其独有的“空间”优势。盒马从诞生之初就携带的“线上+线下”基因,使其能够天然地融合两种业态的优点。而T11的尝试,则反映了行业内部对于突破传统模式、创造更高附加值的渴望。

谁在为“餐超”买单?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却在显著提升。这催生了折扣零售业态的蓬勃发展,“餐超”阵营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餐超”的兴起,本质上是供给端对需求端变化的精准回应。

并且无论是泛行业的预制菜消费报告,还是盒马的用户分析,都指向一个群体:25-35岁的年轻人。这部分人群在盒马的用户中占比高达53%,在整个预制菜消费用户中,22-40岁的消费者占比更是超过了81.3%,其中31-40岁的购买力最强占比46.4%。

“餐超”的核心用户,就是这些构成社会中坚力量的年轻职场人,他们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能力强,且愿意为时间和品质付费。可见“餐超”面对的是一个由年轻、高知、高收入城市中产阶级构成的,需求极其旺盛的蓝海市场

其次,他们的消费意愿非常强烈。从客单价来看,虽然50元以上的高客单价目前占比不算太高,21-40元的主流消费区间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5%~70%。但这说明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习惯,用户愿意为一顿便捷、美味的晚餐支付30元左右的成本。

盒马、美团等企业,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早就描绘出了这群核心用户的清晰画像。他们知道这群人下班晚,没时间做饭;知道他们注重健康,对食材有要求;也知道他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美食,对菜品的“颜值”有期待。

因此,它们推出的“日日鲜”蔬菜、名厨联名款预制菜、一人食小份量套餐,无一不是精准地“投其所好”。这是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策略。而外部的推动力则更为宏大,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共同压缩了传统家庭烹饪的时间和空间。当“996”成为一些行业的常态,当年轻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和休闲娱乐中时,花一两个小时做一顿饭,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餐超”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社会需求缺口。目前我们看到的,还只是“餐超1.0”阶段。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消费者口味的日益挑剔,市场将迎来更深层次的变革。抓住这批核心用户,就等于抓住了未来十年消费的火车头。

“十字路口”的巨头们

“餐超”模式无疑为深陷泥潭的零售业指明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但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最典型的成功案例莫过于永辉超市的仓储店改造。面对业绩压力,永辉果断将部分传统大卖场改造为仓储会员店模式,效果立竿见影。

福州首店改造后,日均客流暴增136%,销售额猛增139%。这一成功实践证明,传统零售商并非没有出路,通过对现有门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完全有可能盘活存量资产,重获新生。另一个例子是盒马的持续盈利。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盒马在2024年实现了整体盈利 这标志着“餐超”这一复杂模式在商业上已经跑通,为后来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和信心。这些成功案例共同指向一个巨大的机遇:中国数以万计的传统大卖场,都可能成为未来新零售业态改造的“试验田”。

但是“餐超”赛道在未来将经历残酷的洗牌和市场出清,最终只会留下少数几个寡头玩家。而且生存下来的企业必须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新鲜、优质、便利”的代名词,从而获得品牌溢价和用户忠诚度。

所以对于新入局者而言,窗口期已经非常短暂,试图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全国性的“餐超”品牌,其难度堪比登天。未来的竞争,将是巨头之间全方位的实力比拼。而且“餐超”的兴起并非昙花一现的行业热点。

而是中国零售业在技术、经济和消费观念多重力量驱动下,发生的一次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价值创造逻辑的转变——从提供商品,到经营场景;从单点竞争,到生态圈的较量。然而,高昂的成本、复杂的运营、激烈的竞争,是每一个入局者都必须面对的“三座大山”。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日常消费市场不会被任何单一模式所垄断,而将呈现出一个由“餐超”、折扣店、前置仓电商、社区超市等多元业态共存的、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而“餐超”,作为其中最具雄心、最具想象力,也最具挑战性的一条路径,其探索和演进必定将继续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