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阳 实习生 冯心雨
“潘多拉要闭店了?”
一则关于潘多拉(Pandora)品牌将大规模收缩中国市场门店的消息,近期引发消费者关注。根据该丹麦珠宝品牌8月15日发布的二季度业绩公告,其原定在中国关闭50家门店的计划,将扩大至100家。
这股收缩态势在河南市场已然显现。据Pandora潘多拉珠宝官方小程序显示,目前品牌在河南省的官方授权门店仅剩6家,分布在郑州的正弘城、大卫城、杉杉奥特莱斯等商场。
而根据本地生活平台的公开信息,潘多拉郑州万象城店此前已撤柜。
8月19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潘多拉郑州正弘城店,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目前没有收到(闭店)通知。”当被问及服务时,对方称目前仍可正常提供首饰刻字与珠宝清洗等售后服务。
郑州大卫城店也给出了类似的答复,表示门店一切正常。
门店的“正常营业”,与品牌在全国乃至河南市场的实际收缩形成了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国际品牌在河南市场寻求扩张时,曾与本土零售企业胖东来有过一段插曲。根据此前网络流传的一段胖东来内部会议信息,潘多拉曾有意入驻,但其看中的位置,是胖东来店内坪效比极高的烤肠摊位。
一位胖东来管理人员在会议上表达了纠结:“冷吧那一块位置坪效也比较高,所以我很纠结。我不能确定潘多拉上来后,它的坪效能不能达到现在冷吧的水平。”
来自胖东来的内部讨论不得而知,但最后结果显而易见,胖东来各个商场并未出现潘多拉品牌,不少网友调侃潘多拉在河南“被烤肠打败”。
一个国际珠宝品牌需要与本土烤肠摊竞争坪效,这一细节,从侧面反映出潘多拉在下沉市场面临的现实挑战。
“我之前花四千多买了一套,没戴多久银链子就变黑了,影响美观。”郑州市民程女士向记者表示。她的经历,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共鸣,在社交媒体上,有大量消费者的购买反馈,多表示“确实漂亮,但是觉得不值”。
《华夏时报》曾报道,潘多拉产品多以925银、铜银合金及人造宝石为主要材料,保值性欠佳。随着国内消费者在珠宝选购上愈发看重“保值”属性,“不如买黄金”的观念成为主流。
这种价值感的落差,在二手市场表现得更为直接。据长城网报道,潘多拉产品在二手市场的回收价极低,多被按照银饰克重计价,每克价格在5至10元不等,不少商家甚至直接拒收。
在今年7月份,曾有市场传闻,丹麦珠宝品牌Pandora A/S潘多拉集团将退出中国市场,采用与Gap类似的方式,授权本地零售商运营,为期五年。据悉该公司正在与中国基金和公司谈判。
在公布一季度业绩时表示,该集团表示计划中国市场在年内关闭不少于50间门店,继续缩减中国业务。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