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仰泳鱼
不久前,厨师黎子安在深圳街头吃午饭,一辆小车突然刹停。车窗摇下,陌生人举着手机喊道:“黎师傅!能合个影吗?”这是黎子安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己收获了“综艺粉”。这位常被比作“厨师界宫崎骏”的中国香港主厨,凭借松弛的个性和创意料理,在腾讯综艺《一饭封神》中意外走红。
相比之下,23岁的厦门厨师燃少则是另一种风格。作为生活里的“卷王”,强势的个性和飞快的工作节奏,让观众调侃他“肯定在大厂干过”。节目播出后,他将比赛中研发的“脑花蒸蛋”加入餐厅套餐中,预约量激增,不少食客专程为这道菜而来。
对他们来说,这是这个夏天独特的综艺体验。而他们的故事,也为这个暑假平添了几分鲜活与烟火气。
“被看见”的他们,
拓宽综艺题材与内容
在暑期的一众综艺中,《一饭封神》是其中话题度最高的节目之一。它不仅打破了大众对餐饮行业的刻板印象,也让真实、生动的厨师们走进了更多观众的视野。
站在《一饭封神》的竞技厨房里,大厨黎子安最初是蒙的。这位习惯在自家餐厅安静钻研菜品的主厨,原本以为是来“玩玩”,到了现场才发现:“朋友都是当评委,自己却成了选手。”
《一饭封神》让观众看到大厨们的个性、成长与选择的同时,也为综艺题材和内容悄然打开了又一扇窗。
黎子安的餐饮经历漫长而曲折。少年时在美国,他最初学习的是艺术和艺术史,却因为对烹饪的热爱走进厨房。他从在小餐馆打工、靠免费实习获得机会,最终在中国香港开出属于自己的餐厅Neighborhood,并连续多年跻身“亚洲50最佳”。
对他来说,参加综艺是一次独特的体验。面对陌生的拍摄流程,他说:“整个过程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做菜、与风格迥异的厨师们合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命题作业”……都是他过去不曾有过的体验。
比赛中,黎子安将牛肝菌做成“惠灵顿牛排”,并用看似粗犷的钢盆装盘,其创意惊艳四座。人们不仅看到一位资深大厨跳脱、有趣的一面,也照见当下餐饮行业的创新活力与无限可能。在舞台上,他松弛、“微醺”的姿态,与在餐厅里的严谨形成了鲜明对照,反而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与黎子安的“云淡风轻”不同,23岁的小厨燃少,状态则和他的称谓一样,“进击的少年”带着明确的目标站上舞台。这位中国最年轻的黑珍珠一钻餐厅主理人,在第一期节目中就展现了超越年龄的自信与专业:“我拿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
一进厨房就喊“开火”,大手一挥,动作夸张,气氛瞬间热烈。燃少是节目中性格最鲜明的厨师之一,也因此格外真实。尽管过去他也参加过不少厨师比赛,但对燃少来说,《一饭封神》依然是最特别的。“没有提前准备,赛制进程总是突然发生”。
“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新生代厨师的面貌、看到00后厨师们的勤奋,和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燃少说。
当大厨和小厨在综艺里相遇,他们的碰撞也激发出独特的化学反应,让“做饭”这件事拥有了更多的舞台感与故事性。餐饮行业的烟火气,透过舞台进入更多人眼中。“被看见”的厨师们成为了屏幕中的主角,而他们的形象早已超出了“厨艺比拼”的范畴,让观众看到他们的个性、成长与选择的同时,也为综艺题材和内容悄然打开了又一扇窗。
这个暑假,也有一些令人难忘的女孩被观众认识。比如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中靠着自我信念,从新疆走到线下的脱口秀演员小帕和《心动的信号8》里令人过目不忘、得体大方的徐如蓝。
小帕,这个夏天语言类节目跑出的第一匹“黑马”。
作为这个夏天语言类节目跑出的第一匹“黑马”,小帕发现“脱口秀真是个好东西”。不仅让她在最初迈入行业时有了一场演出费300元——“不算少”的收入,也让她在这个暑假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与喜爱。这位90后维族女孩,所有段子几乎都藏于疼痛的经历中,有观众看完她笑谈“六个妈妈”的表演后直言“原生家庭奇观”。但她自己却说,她的成长中也伴随着很多笑声,“小时候,听爷爷讲‘恰克恰克’,我总被逗得哈哈大笑,也觉得有幽默感的人极具魅力”。而如今的小帕也成为了曾经自己眼中极具魅力的人。
徐如蓝的魅力则是凭借“清醒大女主”与“高社会化”人格,成为节目中的独特存在。她习惯用“肯定的眼神”来交流:微笑时嘴角轻扬,专注目光始终锁定对方,偶尔点头或眨眼,无声传递“我很享受和你聊天”的信号,让互动浸着松弛暖意。
徐如蓝凭借“清醒大女主”与“高社会化”人格,成为节目中的独特存在。
她的观察力更是加分项,初见焦峙衡就被对方感叹“第一次有人把我猜这么准”;面对方益炯,她既能从星座话题捕捉对方特质,又能在职业揭秘后自然拉近距离,不刻意地与对方进行深度对话。和她相处总让人觉得亲近舒服,却又忍不住想多了解她——这种吸引力来自她对社交节奏的精准把控。对徐如蓝来说,社交更像自然展示自己的窗口,提问时总能巧妙带动话题,又始终留着一点神秘感引人探索。温柔的背后,本质是她藏在骨子里的自信与松弛,不摆架子、不刻意迎合,把“高配得感”融进日常里。
好内容的三味配方:
真人、真心、真共鸣
这些人物各具特点,他们的出现和交织,令节目成为了一幅生动的群像画,他们的故事、表达或性格被镜头放大、被人们看见,并随着社媒发酵,让观众感受他们的个人魅力。而在更大的综艺版图里,嘉宾和普通观众也用各自的故事完成着更大维度的拼图。人们看到,综艺不仅仅是娱乐,在舞台内外,往往还藏着很多真实的人生切片。
核桃生活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城,从事着创意工作,她说,自己和脱口秀的关系是一种“陪伴”。从最初的《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再到如今的《脱友2》,她一季一期不落,却自嘲“身边同好寥寥”,于是把喜欢的各种好段子视频,向朋友们单向投喂。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节目内容不断创新,让新人更多进场,也让老人更敢深挖。
对核桃来说,脱口秀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好笑、有趣、优质的文本输出和对梗的巧妙运用。而更让她觉得“爽”的,是那些贴近生活的主题被搬上舞台后,真正开始改变现实。比如:“以前‘月经’两个字谁都小声说,但在被菜菜等人编进段子表演出来,仿佛一夜之间就不是事儿了”。
在这一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最令核桃惊艳的新人是王大刀,她把性骚扰话题搬上舞台,“其实第一遍看的时候不觉得有力量,但重新再刷,就感受到那种和世界轻轻交手的感觉”。一些脱口秀老朋友何广智、孟川在她看来也比之前有了更多新意,核桃认为“时代对议题的包容,让新人更多进场,也让老人更敢深挖;只要创作扎根真实生活、带着真心,就能更打动人,也更能引发共鸣。”
今年的《心动的信号8》在前几季的基础上,更强调“去标签化”。
和核桃一样一路和节目陪伴成长的,还有《心动的信号》的老粉们。八年八季,他们把节目看成“云室友”的同时,也不断推高着国产恋综的天花板:嘉宾在小屋门口刚露出犹豫的表情,弹幕就刷满“演我”;还有人干脆把节目嘉宾短信截图发给闺蜜,配文“下周相亲照抄”。羞涩、心动、已读不回……透过观众的二创,热度反哺节目,节目内容也成为年轻人的“恋爱宝典”。
今年的《心动8》在前几季的基础上,更强调“去标签化”,嘉宾初登场并不以社会身份示人,制作团队更愿意让大家在一个松弛的环境中自然互动,强调“真心连接”和“真实共鸣”。而其他节目同样有这样的趋势:《战至巅峰4》作为电竞综艺,完全可以走“高强度对抗”的老路,但节目组却选择弱化对抗,把重点放在“团魂”的展现上。《地球超新鲜》打破“熟人局”范式,让“夹生”地球团在北纬40度的旅程中逐渐“全熟”,观众能清晰感受到嘉宾之间情感的自然流动;《开始推理吧3》则把逻辑推理与人际互动结合,轻松的游戏氛围里既有智力挑战,也有人情温度。
无论是灶台边燃起的柴米烟火,还是舞台上抛出的犀利段子,抑或小屋里的暧昧眼神与电竞场的团魂协作,这些综艺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好内容离不开“真人、真心、真共鸣”三味配方。真人让故事可信,真心让情感动人,而真共鸣则让节目从荧幕溢出,进入观众的生活与情绪之中。
在“吃喝玩乐谈恋爱”里感受新意
综艺作为内容,形式可以推陈出新,赛道可以不断细分,但能够穿越时间、持续触动观众的,始终是这些真实的人和真挚的情感。因此,综艺从来不是简单的“Show场”,而是一种贴近生活、与观众产生深度连接的内容形态。
2025年暑期,腾讯视频《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一饭封神》《地球超新鲜》《心动的信号8》等节目接棒热播,屏幕内外创造出真实情感的持续共振,为这个暑期刻下了鲜活的印记。
这些节目通过“吃、喝、玩、乐、谈恋爱”的主线,织就了一张情绪价值网络。这张网络不仅让人感受到腾讯视频综艺的源源新意,也满足了观众不同维度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年轻用户,他们在这里找到情绪的出口、社交的素材,甚至生活的灵感。
《一饭封神》播出后,引发线下打卡热潮。
《一饭封神》让餐桌不再只是味觉的体验,而是变成情绪流动的舞台。无论是黎子安在节目中松弛的状态,还是燃少坚定的自信,都让“吃饭”这件普通的事情,延展出更多层次的意义。对观众来说,观看节目时的代入感,几乎等同于坐在餐桌旁,与厨师们共享一餐。如黎子安的Neighborhood在节目后“爆红”,更多人开始愿意打卡节目中的餐厅,这也给正在经历挑战的餐饮业注入了活力。
在“玩”上,《开始推理吧3》把观众熟悉的推理游戏玩法,与连续剧情相结合,既满足了逻辑推演的智力快感,又满足了成长陪伴的情绪线索。节目中,“赫丽摸金宇”组合等嘉宾通过信任与协作建立起强烈的团魂感,也精准回应了当下年轻人对群体归属和真情实感的渴望。
《地球超新鲜》不断扩展“玩”的边界,嘉宾们频频在游戏中找到自我的“隐藏属性”。
类似的,《地球超新鲜》把“玩”的边界扩展到北纬40度黄金文化带,在陌生的意大利,欧阳娣娣和李乃文同时挑战了“跳水”,当李乃文喊出“地球超新鲜”的那一刻,地球团的家族感具象化了。嘉宾们频频在游戏中找到自我的“隐藏属性”、碰撞出梗,也让观众笑得停不下来。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彰显新一代的生活态度。
《脱友2》等节目,则是“乐”的极致表达。不同于传统喜剧节目的“单口段子”,它们更强调通过笑声传递理解和观念碰撞。新生代喜剧人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搬上台:侯智元调侃自己的“外包”经历;小帕吐槽父亲用“生弟弟防家暴”等荒诞观念;小奇讲述自己东北老家的奇妙往事……在描述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彰显出新一代的生活态度,而观众则在笑声里找到共鸣和释放。
“谈恋爱”始终是年轻人的刚需,今年《心动8》在嘉宾选择上,更侧重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中医馆学徒、眼科医生、管培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节目中徐如蓝和王乐晨的CP最引观众在线嗑糖。有观众评价道:“看他们犹豫、试探、勇敢,就像在看自己。”这种“替代性体验”,正是恋综拥有一众粉丝的最大原因。
与此同时,综艺越来越多地走出屏幕,延伸到线下场景。例如刚刚在青岛火热登场的Jump Park音乐嘉年华,就成为年轻人专属的线下狂欢派对。观众不仅能现场享受超长压轴舞台,还可以和艺人嘉宾互动,甚至重现节目中的经典环节,让线上积蓄的情绪在真实的狂欢中得到释放。
从餐桌到推理现场,从线下派对到恋爱心动时刻,暑期档鹅综,把“吃喝玩乐谈恋爱”串成了一条完整的情绪链条。它不只是节目内的笑与泪,还能承接住观众的日常,让情绪在屏幕与现实之间循环流动,构成了独特的价值闭环。
当然,综艺内容并非天然稳态长青,持续高口碑内容输出的背后,得益于腾讯视频系统性创新能力和长期稳定的价值观支撑,以及始终以“积极、阳光、美好”为底色,无论是厨师的奋斗故事、旅行中的友谊,还是恋爱里的真心瞬间,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同点:在真实的情绪里寻找连接,也“和世界轻轻交手”。
好的综艺带来的情绪价值,是能让观众在笑与泪之间安放自己的方式。鹅厂用系统性创新,让内容“长期主义”渐渐显形——在速食时代,唯有真实的人与情感,才是破局密钥。暑假还剩最后两周,如果还没补上这些宝藏综艺,现在正当时。
上一篇:最新!福建公布改革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