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卸任物产中大副总经理!信泰人寿“拟任董事长”身份能否转正
创始人
2025-08-19 16:10:19
0

机构之家注意到,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泰人寿”)第一大股东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中大”)发布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吴斌因工作调动,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辞去包括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以及董事会投资者关系管理委员会委员在内的所有职务。

来源:物产中大公告

与此同时,吴斌兼任信泰人寿"拟任董事长"已长达20个月,这一异常状态或将迎来终局。物产中大此次显示,吴斌因"工作调动"辞去副总经理职务,且明确不再担任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尽管物产中大以33%持股位居信泰人寿第一大股东,但其董事会席位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对信泰人寿不构成控制。从一系列迹象来看,这位曾被视为信泰人寿掌舵人选的资深高管,很可能就此结束其在该公司的过渡性角色。

来源:信泰人寿信披文件

吴斌董事长拟任状态已近20个月

履历显示,吴斌,1974年出生,法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信泰人寿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此前此前兼任物产中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

其早期在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深耕投资领域,执掌投资发展部期间主导多起战略投资;2017年转战新成立的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操盘富浙租赁等平台完成资本运作能力的淬炼;2021年后进入综合管理快车道,在富浙资本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三职合一,最终在物产中大集团副总经理任上获得保险行业入场券。

2023年12月,吴斌以物产中大提名人选担任信泰人寿党委书记,次年7月,其董事任职资格获银保监会核准,看似顺遂的履新背后,董事长任职资格却始终处于“拟任”状态——从2023年12月算起,这一悬而未决的“过渡”已持续近20个月。这一异常状态背后,折射出监管对这家曾经深陷资本乱象的险企仍持审慎态度——在风险处置未完全收官、业务转型尚处攻坚期的当下,监管或许不愿在核心人事安排上留下任何隐患。

回溯历史,信泰人寿的董事长及治理历史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程。2013年至2014年,信泰人寿因偿付能力不足及挪用保险资金等问题陷入困境,时任副董事长兼总裁郑秋根被逮捕,时任董事长马佳被撤换。此后,公司通过增资缓解了偿付能力危机,包商银行成为实际控制者,期间,冯新生接任董事长,却在包商银行质押股权的阴影下黯然离场。

2018年9月,邹平笙成为信泰人寿董事长,但其任职期间却成为公司治理的至暗时刻。2019-2021年,这位董事长在任期间疯狂套取160亿资金,或用于股权收购,或挪作私用,最终在2022年领到终身禁业的行业极刑。其继任者谭宁仅维持两年便匆匆离场。

2020年,信泰人寿迎来7家新股东,但这些股东均在2022年被监管认定为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并被清退。2022年,存款保险基金与保险保障基金被迫接盘。直至2024年浙江国资携94亿元入主,这场持续十年的治理闹剧才终现落幕曙光。此次增资后,信泰人寿注册资本增至102.04亿元,形成国资主导、两大基金协同的股权格局。

持股比例在5%以上股东及其持股情况

来源:公司官网

吴斌的去留问题正迎来关键节点。此次公告显示,这位资本运作老手不仅辞去集团副总经理职务,更是彻底退出上市公司体系所有任职。此番人事变动似乎暗示着两个可能:作为主导信泰人寿94亿元增资和治理重塑的关键人物,其将功成身退;要么预示着其将全身心投入信泰人寿的工作,为长达20个月的"拟任董事长"身份寻求最终落地。

中高层人事换防,经营仍较为承压

目前,信泰人寿的高管团队正经历一场"空窗期"与"换血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在董事长、总经理长期缺位的背景下,今年5月,信泰人寿启动了一轮涉及16名中高管的密集调整,其中9人卸任核心职务,7人履新,变动范围覆盖财务、风控、人力等关键部门,其中,王君波、谢亮锋两位新晋副总同时亮相,分别执掌财务管理和常务运营要职。

来源: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这一轮人事调整背后,是信泰人寿新旧管理层的融合互补:李晨、林彦百等2019-2021年任命的副总仍在任,而总精算师余跃年(2019年任职)和合规负责人张静波(2012年任职)等"老臣"则构成了公司少有的稳定因素。这种"新老并存"的班子结构,既凸显了浙江国资入主后的用人思路,也折射出这家历经波折的险企在治理转型中的现实困境。

然而,信泰人寿的经营数据透露出持续承压的迹象。2024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529.9亿元,同比下滑1.1%,总资产3412.7亿元;进入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357.2亿元同比再降0.6%,总资产进一步收缩至3188.5亿元。此外,其近三年平均财务收益率2.49%、综合投资收益率2.57%的表现,在业内处于明显偏低水平。尽管公司按期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但关键经营指标的选择性公开,仍让外界难以窥见其真实财务全貌。

来源: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流动性指标方面。2024年全年,信泰人寿分红险和万能险账户分别录得净流出45.3亿元和75.8亿元,这一趋势在2024年上半年仍未缓解——仅分红险业务就出现72.1亿元净流出,其中第一季度集中兑付压力尤为突出。这一现象主要源于早期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集中进入给付高峰期,持续考验着公司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从偿付能力来看,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30.98%和144.46%。然而,公司对下季度的预测显示,三季度这两项关键指标将降至114.91%和131.78%,单季度分别下滑16.07和12.6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同时下跌态势暴露出:即便在浙江国资94亿元注资后,公司的资本消耗速度仍远超预期。

虽然,信泰人寿的风险处置已阶段性收官,但经营困境远未解除。当下,这家险企既要化解历史遗留的利差损风险,又要重塑业务模式;既要满足国资股东的战略诉求,又要重建市场与监管信心。中层落定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构建一个"站得住"的治理体系与"走得稳"的发展路径,这或将决定信泰人寿能否最终走出十年阴霾。

来源:机构之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