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躺平学原理,作者:躺即可得,原文标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将“主理人”一词批倒批臭》,题图来自:AI生成
第一次接触“主理人”这个名词,是在脱口秀行业。每个脱口秀俱乐部都有几个“主理人”,我微信里也有几个,我曾误以为“主理人”是脱口秀行业的专有名词。
但我当时也不知道“主理人”是干什么的(虽然现在也不知道),“主理人”的定位是老板、合伙人还是经理?我就问了一位脱口秀常客朋友,她说她也不知道。
后来才知道,不只是脱口秀行业,“主理人”一词广泛存在于上海的咖啡厅、酒吧等等,之前还有人说我是公众号主理人。主要我的公众号就我一个人,我想不主理我的公众号都很难,我不是主理人谁是主理人。我在小红书上请了个学弟运营,但由于我不给他发工资,所以也不好意思请他主理太多事务。
但我还挺喜欢“主理人”这个词的。比如律所合伙人,可以叫律所主理人。学院院长,可以叫学院主理人。班主任可以叫班级主理人。衡斯维辛校长,可以叫集中营主理人。我们班的团支书,可以叫团支部主理人,一家机构往往也不只有一个主理人,团支书、副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都可以叫主理人。
都可以叫,没什么不能叫的。
即使是网友经常阴阳怪气的服务员自称主理人,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一个小店可能就一个老板一个服务员,主要的活都是服务员干的,说他是主理人也没什么,并未超出“主理人”文意的射程范围。所谓“主打不理人”也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只要能承受东西卖不出去的市场反馈,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那也无可厚非。不自称主理人但服务态度dio差的店,我也见过不少。
我是觉得称呼这事不重要,如果觉得只有谁才能叫什么,谁就一定不配叫什么,属于等级制入脑了。在现实中遵循尊卑秩序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你在某个行业内谋生,就得遵从该行业之内的规矩,尊卑有序只是出于现实考量罢了。
古代平民百姓不能穿特定颜色的衣服,特定颜色的衣服只有有特定身份的人才“配”穿,没有这个身份资格的人穿了要杀头,所以只能压抑一下自己对穿衣的追求。但现在大清已经亡了很久了,身份与称呼不该绑定。且人家根本不在你的体系之内,为什么非要提醒别人你只是个服务员?这波是有人僭越了衣服的颜色,但老爷还没急,太监也没急,黔首迫不及待去衙门举报了。
之前我跟脱口秀的公司的主理人之一说,能不能封我做个法务专员。主理人大手一挥,反正又不用给你发工资,别说是区区一个法务专员,我封你做法务总监兼总裁秘书。因为就我一个法务,我不是总监谁是总监。虽然总监的实际地位在主理人之下,但连叫什么都看不惯的话,管得就太宽了。剪掉心里的辫子之后,称呼本身并没有神圣性。
如果有人讨厌一种所谓的假精致,认为“主理人”是假精致文化的体现,我也可以换个别的称呼。而且目前“主理人”这个称呼已经被批倒批臭了,我现在也不好意思用了。
“总舵主”这个称呼就不错,我是躺平学原理的“总舵主”,运营小红书的学弟是躺平学原理小红书分舵舵主。等有了抖音分舵和B站分舵,各封一个分舵主,为了构建法治自媒体,如果分舵主是学法的,兼领法务总监衔,将法务和舵主提升到一个地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躺平学原理,作者:躺即可得
上一篇:高温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