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清市西部山海之间,南岭镇以党建为笔,在6500亩大姆山草场的生态画卷上,书写着从“空心村”到“活力镇”的蜕变传奇。依托新时代“堡垒工程”的纵深推进,这座曾面临发展分散、资源闲置的乡镇,正通过组织重构、产业联建、人才回引三大战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振兴动能,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乡村美”的特色发展之路。
组织再造,“握指成拳”构建发展新格局
面对8个村庄同质竞争、资源碎片化的困境,南岭镇党委以“中心村党委”机制破题,以红色引擎破除行政壁垒,将全域统筹为 “山上景区游、半山牧场游、山下乡村游”三大板块,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
山下活力圈:梨洞村借篮球赛事吸引青年客流,文祚村以“童心小镇”聚焦亲子家庭,吉岚村凭古厝田园开发银发旅游市场。2024年三村集体经济均突破50万元,吉岚村更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半山融合带:上岭村与南岭村成立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联建,引入国企统一运营,打造农特产品馆、飞牛集市等平台,推动茶油、南香橙等特色农产品产销融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山上景区核:大山村、西溪村采取“国企联村”党建共建模式,在党员调解室协调下化解历史纠纷,联合云上南岭公司开发红色文旅路线,建成风动石公园、西溪宋街、食菜厝党史馆、大姆山草原景点等特色项目,2024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
这一“全域一盘棋”布局,精准对接资源,将组织力转化为发展推力。
梨洞水库全景
西溪宋街一角
大姆山路入口
文祚童心小镇
链上党建,引爆业态升级“红色引擎”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南岭镇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以红色动能激活生态文旅高质量发展:
横向融合强业态,以云上南岭公司为链主企业,组建景区餐饮联盟,统一定价与服务标准;打造 “飞牛集市”“眉峰聚星咖”等18个非标商业体,形成“红色文旅”一站式体验。在党员项目攻坚专班推动下,今年2月,泛南岭度假区首个文旅项目落地——投资1090万元的半日闲亲子酒店与精品民宿正式启动,填补高品质住宿空白。
纵向贯通全周期,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党建护航”机制。民宿产业集群建设中,党建专班驻点督导,牛巢营房顶奢民宿群一期5栋主体完工、梨洞水库步道经济带环湖木屋首批4间开放、7.7公里长的环湖步道建成。
智慧赋能拓场景,投资600万元建成智慧旅游配套项目,西溪宋街地面互动投影、AI音乐互动区等科技体验,拉动夜间经济升温,今年春节期间,在“党员志愿服务驿站”保障下,游客量同比增长40%。
大姆山眉峰聚星咖
环湖步道
鸳鸯阁
归雁兴乡,人才“红飘带”织就共富网
面对“空心村”人口外流、党员分散的痛点,南岭镇创新 打造“红飘带”党群联络机制,以“红色纽带”凝聚人才返乡合力,点燃人才返乡热潮:
党员先锋破困局:吉岚村在福清城区设立联络点,组织近20名外出党员参与村级事务,成功收回被侵占土地,成立党员带头的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筹资1000万元发展南岭吉家、智慧养牛系统项目特色产业;文祚村原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攻坚小组”奋战6年,解决旧八仙楼搬迁难题,新建28栋安置房,吸引常住人口增长3倍。
归雁创业注活水,梨洞村推行 “一核三联动”党建模式,建立“返乡人才党支部”,外出党员带头返乡投资建设亲子酒店。创新实施“雏雁计划”,择优选拔2名返乡大学生党员担任梨洞、文祚村党支书。目前全镇新增农家乐12家、民宿8家,2024年农特产品馆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青年扎根育新苗,依托闽台乡建乡创平台,组建“青年党员创业联盟”,引进9家企业与7所院校签约,设立福清南岭青年创业中心“党员先锋岗”。返乡大学生主导的 “残墙花园”改造项目,将废弃草棚改造为乡村会客厅,成为网红旅游地。
党员创业基地——南岭吉家
树下咖啡
返乡党员大学生打造的乡村会客厅——残墙花园
古厝新生,红色基因铸就文化魂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振兴的载体。南岭镇以党建赋能古厝保护,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价值双赢:
大山村食菜厝古建筑群(全国最大单体石厝)在党员护厝队的守护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下焕新,依托闽中游击队驻地历史,打造红色纪念馆,设立“党员讲解员”队伍,年接待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
创新“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引入“西溪明月・山泉石厝”等民宿项目,保留石厝风貌的同时植入休闲功能,构建“古建+生态+文旅”融合样板。
堡垒工程再深化,从“点上出彩”到“全域开花”
机制升级:深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将护水治绿、农旅开发纳入党员责任清单,建立“党员责任区”,2025年上半年村集体收入逼近2018年全年总额。
规划引领:抢抓泛南岭度假区开发契机,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推进大姆山路道路提升改造、智慧导览系统建设,目标创4A级旅游景区,打造 “云上南岭、避暑山庄、星空草原”文旅品牌,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芒。
食菜厝党史馆
从党建联合体到产业链先锋,从古厝守护者到归雁领头人,南岭镇以组织之力激活每一寸山水、每一栋老宅、每一个梦想,书写着“党建强镇、生态立镇、文旅兴镇” 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