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时期,品牌绕不过的三个追问
创始人
2025-08-17 00:42:25
0

8月初,一场大雨后的嘉兴西塘,草色蓊郁。小红书2025年的“种草大赏”上,听了很多鲜活案例后,过去几年一个隐约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

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重置:随着消费者的结构性变迁,品牌和渠道,都在完成一场洗牌——那些功能性的大消费品类正在被切割成更多以“生活方式重构”为导向的细分产品和品牌。中国消费市场上,“赛道”和“品类”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服务于“人”的具体需求,诉求的产品。

理解消费者,再不是一个战略上的“愿景”,而是自己产品能否卖出去,卖火卖爆,企业能否生存长大的关键。

但每个企业可能都需要拷问自己:我,真的理解当下的消费者么?

01

新的消费者:重新定义功能

怎么办?小红书团队在帮海信做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发现,“游戏”是彩电相关搜索关键词中增长最快的词汇之一,尤其“电竞电视”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80%。再想到此前与《黑神话·悟空》的合作中,很多用户讨论,为了打黑神话要买高清电视,大家意识到,不看电视的年轻游戏玩家们可能“玩电视”——终于,海信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将有限的预算重点去给那些很少被电视机营销关注的“电竞人群”种草。

草怎么种呢?用他们熟悉的场景和语言体系。

E8Q Pro贵在配置上:AI图像处理芯片、178度广视角、高清高刷……但这些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没多少感知力。所以这波草让游戏博主亲身体验来种:因为有了防抖芯片,“每一根猴毛都清晰可见”;因为 高清高刷,所以“打游戏完全不卡帧;因为有了广视角设计,和朋友双人打游戏的时候,终于不会“ 总有一个人看不清屏幕”了。

这波鲜活的种子撒在“电竞人群”这片尚未被开发的良壤之上,如春草一样破土而出:海信E8Q Pro以百来万的营销预算,种出8000多万的GMV,其中小红书占一半以上。

海信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过去几年,中国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溢价从功能性,实用性转向情绪价值,体验优先,还体现在对“功能”的重新定义上——

电视机不一定用来看《天气预报》或《还珠格格》,但可以用作打游戏更爽的“外挂道具”;

就像蜡烛不一定用来“照明”,而是用来“烘托氛围”;

水池不一定用来洗碗,但可以用来“醒花”;

汤圆不仅仅用来吃,还可以用来祈福;

洗衣机不仅仅是“洗护工具”,也可以成为养生搭子。

在这些产品“功能”被重新定义的瞬间和场景里,折射出的是这一代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02

新的消费者:我的需求要被看见

到2025年,85后到00后已经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绝对主力,他们有着和上几代人迥然不同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60后到70后都还有匮缺时代烙印,上一代品牌也大多是“我造什么你就买什么”的供给逻辑;从85后开始,越往后的世代,更大概率生活在丰裕时代,对功能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实用”,而是嵌入到审美、情绪、表达、关系乃至认同之中。

今年两会上,海尔总裁周云杰和雷军同框突然爆火,被玩梗称为“海米兄弟”。海尔敏锐抓住这波情绪热度,要将老板的IP流量化成产品流量:周云杰听劝快速入驻小红书,评论区热火朝天,有用户提出“要分区洗的三筒洗衣机”——海尔之前研发过这个洗衣机,但没有上线计划。一看这个架势,立马回应用户反馈,主打一个“听劝”:调动全部产能,加班加点将这款产品赶出来。周总账号则成了普通用户的“许愿池”——你的需求,我能看见,我想办法满足。告诉单身贵族,“你以后下班就再也不用手搓内衣内裤了”,告诉宝妈,“婴儿衣服可以跟大人分开洗,避免交叉感染”,告诉情侣,“女生内衣可以跟男生臭袜子分开洗”。用户辣评,“这个洗衣机比我对象还懂事。”——一波种草下来,海尔三筒洗衣机3月15日上线预售,前48小时就卖了1个亿,之后还带动了洗烘套、洗鞋机等“懒人”产品矩阵的销售。

看上去,这是一个关于社交媒体影响营销的故事。但仔细想想,背后折射是消费者心态的变化:“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消费者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袜子和内衣同时分开洗”的洗衣机,更重要的是,我的需求被看见,被认可,被满足。

03

在具体的场景里看见具体的人

我的需求怎么被看见?怎么被认可和满足?

不在企业的想象中或者粗颗粒度的消费者调研里,而在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里,在一个个具象的人物故事里。

伯希和是一个户外服饰品牌。这个创立12年的年轻品牌,近年来营收提升了数倍,目前是小红书冲锋衣品类份额top3品牌。

怎么做到的呢?在生活场景里定义人们具象的需求——

如果从产品出发,冲锋衣的卖点是“防风防雨”,适用于登山露营这种户外场景。但实际上,防风防雨的户外场景远不止这些。伯希和通过小红书的灵犀平台,挖掘出很多用户的实际场景。比如说,有一款叫“山海”的三合一冲锋衣,原本主打登山,但灵犀发现,比起登山,它更能解决的是“上班族冬季通勤”的穿衣痛点:早晚温差大、办公室空调冷热难控,一件能“拆解温度”的三合一外套,灵活在防寒保暖之间切换,找到了崭新的功能卖点。改变营销对象和策略后,这款三合一冲锋衣,在精准场景中被重新激活。再比如说,有博主提到,在上海骑车通勤,雨天单手骑车不能打伞,而冲锋衣自带帽子、全拉链防雨防风,完美解决打工人的痛点。再比如说,有用户留言说,他喜欢的一款冲锋衣不像另外两款那样具备“腋下拉链”的散热设计,伯希和也听劝,一个月后,这款冲锋衣就完成了改进。

看上去都是些小事,但本质就是用户为中心——只是现在的用户不再是粗颗粒度的“年龄、城市、职业”给出的画像,而是在具体场景里的具体的人。而具体的生活,其实从来都是非常细微的小事,只是原来或者因为供给匮缺,或者因为技术落后,这些需求没有被看见而已。到了今天,因为中国供给端的极度丰沛,也因为像小红书这样UGC社区的存在,使得人的需求,从来没有这样清晰地,具体入微地被看见,被挖掘,和被满足。

从海信,海尔,到伯希和,我能看到的是:今天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极度多元、极度细分,并带有一种“自下而上”的反叛特征:他们不愿再被上一代人教育,而希望被倾听;他们不是等着产品定义他们的生活,而是希望自己定义产品的模样——

这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之前让我们崛起的“高效,产能”现在只是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在产品力之上,企业需要更细微,更具体的去感知用户的“触动点”在什么地方。但这些触动点,没法凭借“经验”或者“想象”甚至“问卷调查”来获得,他们会在用户的分享,在弹幕,评论,搜索,和互动里。用户也不再是“被告知”的角色,而是主动表达,共创,从“你的产品是什么”变成了“我想要的产品是这样”。

消费终究是人的消费。

消费者变了,消费市场也必然跟着变化。

这个变化,欧美社会也曾经历过。但和欧美生活方式跃迁有长期积累和代际传承不一样,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发展迭代的速度太快,我们经历的是压缩式的跃迁,同时还经历了线上商业革命和城乡迁徙两个巨大冲击,代际之间几乎是生活方式的大断层。到了疫情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整个社会又开始从“打鸡血要增长”转向“求稳定好好生活”的情绪——世代交替,技术冲击,制度变迁,经济发展阶段等等外生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中国消费市场猝不及防面对了一场从总量到结构的大洗牌。

在消费上,大共识的刚需江河日下,但更多关于生活方式的微共识正在像满天星光一样浮现:

  • 家居不再是功能组合,而是审美,情绪,氛围,和自我的表达;

  • 大米,玉米,番茄这些最同质化的粮食果蔬上,短短数年内跑出一个又一个10亿级的品牌;

  • 之前边缘化的“小众需求”,如今长出30亿的专攻0-3岁婴儿的洗护品牌,10亿+的猫粮品牌;

  • 旅行不一定要名山大川名人故里,一个体验,一个故事,一个逃离现实的理由,都可以成为旅行的动力。

  • ......

我们习惯于从总量思维出发谈增长。但今天我们要意识到:总量的跃升不再是主旋律,结构的剧变,才是中国企业增长的机会。这个机会不在于营销的升级,甚至不是产品的迭代,而是以人的生活方式为锚点,重构整个消费价值链。每个品牌,每个产品可能都要重新定义——我是谁?我为谁存在?我如何参与消费者的生活?

这是最坏的时代吗?这是最好的时代吗?

一时间,我也说不清楚。

忽然脑中浮现出一句话:

你总得摧毁某些东西,好让它重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