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犹如揭开了一场暗潮汹涌的博弈。6月,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激增至353吨,比前一个月增长了接近7倍。这个数字的发布恰逢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时刻,成为了中方在谈判桌上的“明码筹码”。
美方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显然没有做好准备。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谈判前曾强硬表态,威胁将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然而当两国代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坐下来时,美方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一转折的背后,是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紧迫困境,尤其是其军事产业的稀土库存仅能支撑三个月的使用量。美国的F-35隐形战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需要4吨稀土,没有这些至关重要的材料,美国的尖端武器生产面临停滞的风险。
在民用领域,稀土短缺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福特公司位于芝加哥的工厂因缺少钕铁硼磁体而被迫停产,特斯拉的生产线也因稀土短缺濒临瘫痪。关键制造环节的中断,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动脉。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美国国防部迅速注资4亿美元,收购了国内最大稀土生产商MP材料的优先股,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提前支付2亿美元,预订了该公司生产的磁铁产品。
特朗普政府显然决心采取强硬措施应对稀土危机。白宫高级官员召集了稀土企业举行闭门会议,计划借鉴疫情期间研发疫苗的极速行动,全面推进开采、加工、回收及磁铁生产等各个环节,力求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美国的稀土产量。为了扶持本土企业,美国政府为两种关键稀土元素设定了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收购价,这一价格几乎是国际市场价的两倍,足见美方的焦虑。
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加复杂。MP Materials虽然拥有美国唯一在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但该公司2023年却亏损了超过6500万美元。更为严峻的是,尽管美国有稀土矿开采能力,但其产业链依旧严重依赖中国,稀土精矿仍需要送到中国进行提纯和深加工。
在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临近时,贝森特曾发出过威胁:如果中国继续与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美国可能对中国加征高达100%的关税,这一言论被外界解读为美国试图通过增加稀土谈判筹码来施加压力。然而,中国的回应依旧坚定:“关税战没有赢家”。面对中方的坚决立场,美方的态度很快软化,谈判后,美方主动撤销了12项针对中国的制裁,特朗普甚至表示,“现在只等中国签署协议”。
这种态度的转变,折射出美国面临的战略困境。特朗普政府不仅需要稳定中美贸易关系应对国内的通胀压力,还急需通过技术让步和关税延期,换取中方在稀土供应、美国国债增持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中国在稀土博弈中展现了精准的节奏掌控。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严格限制稀土出口,并要求所有出口企业必须获得出口许可证。这一举措恰好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当美方在谈判中作出让步,取消了一部分对华关税并放宽了芯片出口限制时,中国则适度放宽了稀土出口管制,并给予美国6个月的过渡期。
然而,这并不是无限制的开放——所有出口到美国的稀土,必须标明“民用”用途,严禁用于军事目的。同时,中国加强了对资源安全的法律保障。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并正式实施,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被扩展到36种矿产。此举为中国在稀土博弈中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并非偶然。中国不仅占据了全球61%的稀土产量,而且在全球市场中占有90%的份额。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中国拥有从矿产开采到分离提纯,再到应用的一整套产业链和技术体系。这种优势是经过数十年积累的结果。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中国三十年积累的系统优势,不是短期资本投入可以撼动的。”
即使美国投资巨资建立自己的稀土产业链,依然需要5-10年才能完成建设,且成本远高于从中国进口稀土。美国此时陷入了战略上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是投入巨资发展稀土产业,成本极高,代价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放弃自主生产,便永远受制于中国的稀土供应。
中国则展现出极大的战略耐性。通过精准的出口管控和适度的市场开放策略,中国在保持对美国的压力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度激发美国全力发展稀土替代产业。这种灵活的战略为中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助力巩固技术优势和开发替代材料。
从长远来看,稀土的博弈其实是一场科技主导权的争夺战。从战斗机到风力发电机,从电动汽车到医疗设备,稀土已成为现代科技产业的命脉。在这场产业博弈中,中国展现出的战略智慧与耐心,正在悄然重塑全球科技竞争的格局。
在稀土博弈的棋局上,时间无疑是最公正的裁判。当美国国防部以双倍价格收购本土稀土时,中国的企业正通过提纯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出高纯度稀土产品;当特朗普呼喊着“特朗普速度”追赶时,中国的工程师已经在研究下一代永磁材料。资源可以购买,技术可以攻关,但全产业链的深耕,必须依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五角大楼文件夹中的“三个月库存”警告,白宫会议桌上关于“疫苗研发速度”的应急方案,都无声地讲述着一个事实:真正的王牌,从来不是握在手中的筹码,而是刻在时间中的远见。
参考资料:
1.《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2025-07-30 05:55|来源:人民网
2.《中方取消或暂停稀土出口管制?商务部回应》2025-05-15 20:16|来源:中国日报网
3.《特朗普欲动用“疫情手段”支持美国稀土,“纳瓦罗私下承认,现在对中国没胜算”》2025-08-01 09:42|来源:观察者网
4.《张思南:不满稀土被卡脖子,特朗普靠撒币就能逆天改命?》2025-08-02 21:25|来源: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