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日 13 时 52 分!福州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刻。这一刻,阳光洒在福州的大街小巷,仿佛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街道上的行人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对新时刻的期待。福州的标志性建筑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随着正式进入,福州将开启新的篇章,在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为福州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共同书写福州的精彩故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8月7日13时52分,福州正式迎来立秋节气,一起来关注最新天气情况。
7月全国平均气温
1961年来历史同期最高
7月以来,我国高温如火如荼,监测显示,今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23.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但在福州,却有另外一番景象。据福州气象消息,今年7月福州(乌山站)高温日数(≥35℃)仅11天,比常年同期(1981—2020年)少5天,与近5年同期高温日数相比少了一半以上,为近5年来最凉爽的7月。
福州未来7天或高温“全勤”
目前,南北天气将有反转,6日开始,我国高温将总体减弱、南压,北方多地高温停歇,不过江南、华南等地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将发展增多,杭州、福州等城市未来7天可能高温全勤,同时相对湿度较大,体感闷热的桑拿天将上线。
气象部门提醒,虽然7日即将迎来立秋节气,但立秋不等于暑热终结,南方容易出现“秋老虎”,仍需做好高温闷热天气的防范工作。户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老人及小孩等重点人群尽量避开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行,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预计8月7日白天,山西中部、山东中西部、重庆、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9日,还将开启三伏天中的末伏。
不过,虽然即将高温控场,但福建省气象部门提醒,7日-8日全省多云,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大家要关注雷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和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就在6日傍晚,福建清流就出现了,10级雷雨大风(26.5米/秒)。
福州立秋有哪些习俗?
立秋节气,福州有哪些习俗?记者采访了福州民俗专家。
在福州,流传着一句生动的谚语:“六月大暑热未死,七月秋烘烘死人。”足见此时节福州的暑气有多“霸道”。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解释说,虽然立秋带了一个“秋”字,听起来仿佛与凉爽相关,但这不意味着秋天会立刻到来。
民间还有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根据生活经验,人们习惯将立秋划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即以中午12点为界,如果立秋时间在12点之前,就是早立秋;如果是在12点之后,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时间属于晚立秋。
炎炎夏日里,不少人常常被暑气扰得胃口不佳,此时,福州人总有自己的应对之道,几道清凉爽口的应季美食便是驱散暑热、提振食欲的好选择。
01
藕糕
这道美食的做法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讲究。用晾好的凉开水将藕粉轻轻调和,再倒入滚烫的热水,一边倒一边用勺子慢慢搅拌,使得藕粉变成晶莹剔透的藕糊。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桂花糖或蜂蜜,轻轻搅动,一碗散发着淡淡桂香、清甜爽口的藕糕便成了。入口微凉,带着藕粉特有的清香,瞬间便能抚平夏日的燥热。
02
白丸子
这是福州人十分喜爱的一道解暑美味,用糯米和饭米掺和的米浆,用石磨压干后,搓成条,再逐一捏成一粒一粒圆润小巧的丸子。煮的时候可以打入蛋花,蛋液在沸水中散开,形成金黄的丝缕,与洁白的丸子相映成趣,既美味又有营养。“糯米有养阴生津的功效,既能补充能量,又能滋养身体,夏天吃再适合不过了。”邱登辉介绍。
03
豆腐花
除了藕糕和白丸子,这个时节的福州人还总惦记着一碗豆腐花。红糖水加上滑嫩的豆腐花,入口即化,带着豆香的清甜在舌尖蔓延,同样是解暑降温的上佳之选。
这些应季美食不仅是福州人对抗暑热的智慧结晶,更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
(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