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环保,一家专注于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产品销售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其股价走势与基本面表现呈现出鲜明对比。2024年初,该公司的股价还在30多元徘徊,而时至今日,已飙升至176元附近,年内涨幅超过80%,表现抢眼。
然而,就在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惠城环保的基本面却传来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信号。据其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259.9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9.25%。进入2025年上半年,情况并未好转,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09%,归母净利润为502.04万元,同比更是骤降85.63%。净利率从上年同期的6.57%骤降至0.9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近413%。
作为一家为炼油企业提供废催化剂处理处置服务、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处理处置服务,并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惠城环保近年来主营业务面临多重挑战。其石油焦制氢灰渣处理处置服务的毛利率大幅下滑,废催化剂处理处置服务及FCC催化剂(新剂)的毛利也均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的期间费用持续增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攀升。
公司下游客户的集中度风险也较为显著,对中国石油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若市场上出现技术突破或环保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客户选择其他合作方或处理方式,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
尽管基本面表现不佳,但惠城环保的股价却持续上涨。这背后,与其所宣称的“全球首创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等创新技术概念密不可分。公司自主研发的CPDCC技术,据称能实现混合废塑料的一步法制成多种资源化产品,且其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成功试生产。这一创新技术被视为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对于解决塑料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新技术和新项目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从试生产到全面达产需要时间,且可能面临多种风险,包括国家和行业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同时,若技术出现替代或项目建设进度落后,公司业绩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惠城环保于近日披露了新一轮定增的募资说明书,拟募资8.5亿元。其中,约2.5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剩余资金将用于两个项目的投资。公司表示,若按计划实施重大在建项目及募投项目,将有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财务稳健性。
然而,资本市场往往只看结果。惠城环保能否凭借这些新技术和新项目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仍需时间验证。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公司创新技术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其基本面表现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