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提供具体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内容我没法准确写出为什么总是在担心别人看法的 200 字描述呢。
你是否曾因过度担忧他人的评价而束手束脚,错失展现自我或追求梦想的机会?高效能心理学家迈克尔·热尔韦(Michael Gervais)将这种普遍困扰,称为“FOPO”(对他人看法的恐惧),其根源深植于人类为生存而进化出的古老大脑机制。这种大脑机制成为现代人潜能发挥的最大枷锁之一,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被急剧放大。
热尔韦与世界级表演者和组织合作的20年职业生涯中,开发了一个与FOPO相关的心理技能和实践框架,帮助组织、团队和个人能够在压力重重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他的客户包括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选手、各大体育项目的MVP、国际知名音乐艺术家和顶级公司首席执行官。他曾在奥运会上担任高效能心理学家,为美国队等提供心理支持。热尔韦最近基于其职业生涯的经验和见解,出版了新书《没关系,别在意》。我们藉此与他聊了聊这个话题。
在对话中,他谈到过度担忧评价,正在影响现代人们作出保守选择,限制人生可能性。结合自身经历与顶尖运动员/艺术家的案例,热尔韦分享了从“痛苦诚实面对自我”到“深度专注当下”的实用路径,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他人目光的束缚,拥抱更自由、更具潜能的自我。
以下是本次对话全文(含删减),分享给大家:
一、为什么我们总是担心别人的看法?
Edu指南: 获得掌控感的第一条规则是不要担心别人的意见。为什么它会起作用?
热尔韦:对他人看法的过度担忧,是限制我们潜力的最大因素之一,它根植于我们历史遗传基因库中,是为了生存机制而传承下来的。我们祖先必须找到一种实现安全的方式,其中一种安全机制就是归属。安全与归属感是相互关联的。
在现代社会,归属感是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因此,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非常敏感的机制,它能让我们审视周围的世界,甚至能察觉到潜在的拒绝或认可的细微迹象。我们会过度担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因为如果我们可能会被拒绝,在我们的祖先那个时期,这意味着我们生存的真正危险和威胁,可以说是被部落驱逐。我们现在仍然拥有同样的大脑机制。只是它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Edu指南:追溯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归属感,为了生存,在意别人的意见是件好事。为什么如今在意他人看法变得有些负面了?
热尔韦:我想说,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过度担忧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两者之间有细微的差别。我们不想生活在一个人人冷漠的社会里。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深切关注。但我指的是反复思考中过度的担忧,是那种像在脑海中反复播放的电影那样,想象着如果有人对我们皱眉、轻蔑、拒绝、嘲笑、取笑我们,会发生什么?
公开演讲这个例子再合适不过了。很多人都对此有很大的恐惧:站在一屋子人面前,甚至站在舞台上,向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如果观众进行批评和评判,那么这种嘲笑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体验。这就是我们如此害怕它的原因。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首要任务是真正认识到,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
Edu指南:你认为现在过度在意或担心人们的看法,变得更加普遍了吗?
热尔韦:绝对是。社交媒体是让我们担心别人看法的加速器之一,因为社交媒体在很多方面,展示的都是你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大部分都是最幸福的时刻。它变成了一个人生活的精彩片段。所以对很多人来说,他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你必须展示出一些惊人的东西。它激发了大脑的这种机制,以满足融入和归属的需求。这就像是在燃烧了数千年的火焰上添柴。这是加剧这种情况的机制之一。
Edu指南:最近我们和大学教授进行了一些讨论。他们提出一个现象:现在的学生,尤其是精英大学生,他们太在意社会的评判和期望了。所以他们通常选择传统的学业、职业路径,这些选择可能会让人们以一种稳定的方式取得成功。但不会让他们冒险,去探索新的东西。因为他们非常担心社会的负面评价。
热尔韦:这个例子的解释,正是我们在这本书中所指出的,即当人们过度担心被拒绝,过度担心是否会被接受时,换句话说,我们过度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会倾向于采取安全、保守的做法。
那些勇敢的人们,他们更有目标,他们从根本上专注于试图了解自己真正的能力。我们需要那些勇于开拓的人,提醒我们内心还有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审视FOPO(对他人看法的恐惧),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真正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我们可能无法以最深刻的方式去爱,无法以最深刻的方式去表现,无法过上真正美好的生活。
所以这就像是敲响了一个小铃铛,你能听到吗?你是否意识到,你对他人看法的恐惧可能也在阻碍着你?
我在生活中也深受其害,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是一名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我表现得相当不错。然后,一到比赛的时候,我就会紧张,会不安,满脑子都是各种担忧:要是我犯一个错误怎么办?要是我犯两个错误怎么办?要是我犯三个错误怎么办?要是我让我的团队失望了怎么办?要是我让自己难堪了怎么办?要是我让我的家人难堪了怎么办?所有这些内心杂音让我陷入了焦虑的状态。我很紧张。因此,我无法做到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所以在练习日,我表现得很好。比赛日的时候,我表现得很糟糕。我的身体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我的技术能力并非一夜之间发生改变。唯一改变的是我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首先认识到运动或表现心理学的重要性。这是一门研究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们,如何运用他们的头脑,来成就自我的科学。
二、如何减少对外部评价的恐惧?
Edu指南:正如你刚才提到的,如今社交媒体的存在,放大了人们对社会评判的恐惧。我们是否有某些方法或某种过程,来帮助我们学习,不被这些外部评价左右。
热尔韦:真正改变的第一步,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痛苦。就像一种痛苦或疼痛,或者当你有那种感觉,并且你已经厌倦了那种感觉时,你就想做出改变。
对我来说,当我还是一名年轻运动员时,我有很大的抱负。但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真正坦诚面对自己时,我发现问题既不在于我的装备,也不在于比赛条件,既不是我的教练,也不是我的队友。是我自己。人们很容易把责任归咎于设备、环境、天气、教练、队友、竞争对手,或者其他任何东西。但当你真正对自己诚实,想要过上美好的生活时,你就会想用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些特别而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你会真的很坦诚地告诉自己,是什么阻碍了自己。通常是你内心的某种东西。是你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我很高兴在年轻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时刻,能感受到自己的尴尬。那时候我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一位教练说:“嘿,迈克,你真应该了解一下运动心理学这门科学。”我想你会喜欢的。他知道我需要帮助,但他不会表现出“嘿,你真的很挣扎”的样子。“我觉得你得去看看心理医生”那样。他对此很冷静,这对我帮助很大。
在现代社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些奥运选手、世界顶级运动员和音乐家都表示,他们的心理技能、心理健康和内心世界非常重要。如果我不努力,如果我不投入,我永远都不会成为我有能力成为的人。所以在精英体育和大企业中,我们会思考,我们的投入是什么,它们如何实现产出最大化?
投资自己的心理、自己的思想、自己对如何处理情绪的理解,是最大的投入之一。如果你不投资于此,你永远不会得到你所希望的产出,因为有一个阻碍,有一个限制,有一个东西在拖你后腿,那就是无法发挥出来的能力。与自己的想法好好相处。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这一切都要从承认或体验痛苦开始,你要诚实地审视自己,问自己在这件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而不是去指责别人。
Edu指南:是不是那些表现出色、想追求高成就的人们,可能更在意别人的看法?
热尔韦:我们认为,对于那些工作需要公开露面的人来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直待在金鱼缸里,每个人都在盯着他们,这种感觉让人难以承受。他们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我们看到的那些在自己的领域表现非凡的人,他们都是公众眼中的高成就者。那部分,他们至少已经习惯了。
并非每个在电视上出现的、真正擅长某项运动或技艺的人都喜欢抛头露面。事实上,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全身心地专注于当下。当你面前有摄像机,当你面前有竞争对手,当你有球迷在嘘你,当你知道媒体大多数时候都很残酷时,你很难专注于当下。所以他们必须训练自己的思维,以便能深度专注于当下。
我在这里要指出的另一件事是,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获得自由,减少对他人看法的恐惧,第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第二,培养技能,让自己更多地活在当下,深度专注于此时此刻。
三、明确目标,面向未来
Edu指南:当你帮助精英运动员或一些艺术家更好地实现目标时,是否有一些一些印象深刻的例子?
热尔韦:有很多。在过去的25年里,我有幸与来自多个领域的世界顶尖人物合作,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运动员,有一些例子已经在我的作品中公开过,比如肖恩·蒙德兹、法瑞尔·威廉姆斯、西雅图海鹰队、一级方程式赛车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提醒我们的是:要回归到你为自己设定的愿景中去。
你认为自己有什么能力?而这种愿景需要转化为某种电影,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引人入胜的未来,在这个未来中你是主角,这是一部关于未来状态的最美丽、最神奇的电影。这个未来如此美好,你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它成为现实。这意味着要诚实地面对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和折磨,从那个地方出发,培养技能和能力,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并不意味着你看到自己在电影中手持奥运奖牌。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一种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变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当你成为那个人时,你就能看到你的社区如何改变,看到你如何能够影响成百、成千甚至上百万的人,去做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所以这就是目标如此重要的原因。所有最伟大的文化推动者,无论是当代的还是历史上的伟人,无论是孔子、佛陀、甘地、特蕾莎修女,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目标。其实,你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不仅仅是他们。这是我们所有人可以拥有的。所以要真正了解你的目标,感受阻碍你的痛苦,我认为FOPO(对他人看法的恐惧)就是其中之一。
然后我们要深入钻研相关技能,让这部精彩的电影有机会成为现实,这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们,做事的方式。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我无法想象如果我们一直害怕和担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怎么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要忠于自己,确实需要大胆地迈出一步。
Edu指南:对很多人来说,直接痛苦,承认脆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经过这个过程?
热尔韦: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我可以谈谈我是如何做到的,我可以谈谈围绕它的一些科学原理。我还可以说,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开设在线课程提供指导的原因之一。
但我认为独自尝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确实认为,当你在一个社区里做这件事,或者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做的时候,会稍微容易一些。但是你也可以独自完成。这完全有可能。有时这个过程会稍微长一点,因为我们会自欺欺人,对自己说谎。当有人了解我们时,他们会问我们真正的问题。“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所以当你有教练、导师、良师益友,甚至是人生伴侣问你,你的回答是诚实的吗?我知道这样能加快速度。
首先,这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你是谁?现在,我要在这里列举一些事情。你人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原则是一种你赋予了某种形式的价值观。这是什么意思?例如,如果我重视诚实,那么我对诚实的理解,可能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诚实、毫不留情的诚实,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或者我可以说,这是一种带有同情心的诚实。所以我们会诚实地尽最大努力,这样我塑造和坚持的价值观,就被认为是第一原则或基本准则。当你确定了生活中最重要的几个原则后,你就会形成一种个人哲学,一种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为人处世的方式。 这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需要培养的技能。
其他的方法,例如在与智者的对话,进行正念,或者日记练习,它们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目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第一性原则,帮助你规划一个引人入胜的未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人生哲学。如果你要做这项工作,我还是要用“诚实”这个词为例,它需要讲真话。有时我也会自欺欺人。有时候我会想,我不想感受所有的不适,所以我编造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和其他人一起在社区里做这件事时会更好,因为他们可以支持我们,为我们提供反馈。
Edu指南:如今讨好型人格似乎变得更普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的成长背景会让人倾向于形成讨好型人格?
热尔韦:当人们经历了生活中的早期体验,它会重新组织他们在生活中的角色。“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的大人都让我们失望了。我猜是我来解决”。所以你成了这个专业的帮手,你承担了一个角色,你是那个负责任的人。你是那个解决问题的人。你才是更懂的人。你是那个需要去帮助、去服务的人。
但当这是你唯一知道如何扮演的角色时,它就成了一个问题。当这个角色对你的健康有害,或者对其他人的成长有问题时,它就成了一个问题。它通常源于童年早期的创伤。
我想说,我们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所以我更敬畏人们试图弄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经历了什么的方式。我相信人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Edu指南:对于非常在意外界评价的人们,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热尔韦:我不一定会给出建议,但我想说,我知道这是什么感觉。我也经历过痛苦和挣扎,它一直阻碍着我。我知道,你这么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当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你制定的那个策略是有效的——可以去解决一些事情,是生存机制的一部分。但要知道,这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我会说,我能感受到你,我理解你。但现在有更好的办法。你可以感谢过去的自己,制定了这个策略。然后,为现在的目标投入,为所有你能与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合作的方式投入,让自己从对他人看法的过度担忧中解脱出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du指南,嘉宾:迈克尔·热尔韦(《没关系,别在意》作者),作者:Edu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