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芳:让丹青永葆生命力
创始人
2025-08-05 08:39:19
0

姚莉芳,一位致力于让丹青永葆生命力的艺术家。她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丹青之路上不断探索。她的画作中,色彩斑斓且富有层次,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与故事。她将传统的丹青技法与现代的艺术理念巧妙融合,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无论是山水的磅礴大气,还是花鸟的灵动婉约,她都能精准地捕捉其神韵,用丹青之笔将自然之美定格在画布上。她的努力,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丹青艺术前行的道路,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时代的长河中永葆生命力。


以敦煌艺术为源,融汇古今

姚莉芳:让丹青永葆生命力

姚莉芳。

2004年,姚莉芳的作品《雁儿们》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开启了其二十余载辉煌艺术旅程。她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机构及海内外藏家珍藏。

以敦煌艺术为源

姚莉芳的艺术根系深植于传统文化中,尤以敦煌艺术为源。2012年她来到莫高窟,千年壁画的生命力给予其灵魂震撼,沉淀为独特的艺术符号:高髻白衣、气质沉静的现代仕女,衣袂间隐现斑驳壁画、佛龛与大漠。树木、云霞、山水等元素被浪漫重组,构建跨越千年的虚实对话。

她深谙传统没骨画法精髓——舍笔墨勾勒,以重彩青绿朱粉直接晕染造型,“依势行笔,墨、色、水、笔融于一体”。此技法与敦煌壁画赋彩传统共鸣。她尤擅在生宣纸上施展“双面绣”般技艺:正面敷国画色与矿物岩彩,背面以墨、色衬底,正反交融渗透,幻化出细腻深邃、层次丰富、气韵流动的视觉效果,被誉为“纸上的阴阳画法”。作品《丝路之情——朝圣敦煌》获国家艺术基金优秀作品并全国巡展;《守望千年的回响》获首届福建省美术双年展金奖提名奖。

努力自成风格

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莉芳将艺术激情与学术严谨倾注于人才培养,成果丰硕。2022年,她推动成立“岩彩艺术工作坊”,带领团队积极承担壁画创作项目及大众美育活动。该工作坊获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及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24年,团队获批校级创新创业团队,创立“不止岩彩工作室”,标志着美育理念升华。她深化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构建“以学促教,学术引领实践,创新促进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的生态链,传递古老岩彩艺术火种。

姚莉芳的艺术探索充满实验精神与开放性,尤见于材料运用与即兴创作方面。创作《武夷马头岩》时,雨水溅落形成自然水痕,她顺势皴擦点染,将其融入山石结构,意外呈现氤氲流动质感,达到“天然去雕饰”之境。创作《黄檗寺》时遇雨,她将未完成画作置于雨中,体现其“天人合一”、不拘成法的洒脱理念。作品《牵丝如缕之线面奇韵》突破常规,在宣纸上大胆结合水粉、矿物质颜料,模糊画种边界,获“锦绣海西——福建当代美术作品(晋京)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融汇古今,努力自成风格”是姚莉芳创作的方向。她计划丰富绘画主题,并挑战拓宽载体——探索在不同媒材上结合岩彩进行综合材料创作。她始终以敬畏之心贯通古今,在色彩与笔触的秘境中,持续打通属于时代的艺术对话通道,让岩彩不止于岩,让没骨焕发新活力,令丹青永葆生命力。(记者 梁凯鸿/文 陈暖/摄)

扫码了解更多信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