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民国闽台关系档案汇编》正式发布,这一事件意义非凡。这些档案宛如时光的宝盒,打开了民国时期闽台关系的神秘画卷。它们真实记录了那段历史时期闽台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从商贸往来的契约到文化交流的书信,从教育合作的资料到社会风俗的记载,无一不彰显着闽台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份汇编为研究民国闽台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让后人得以更清晰地了解和铭记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近日,记者从福建师范大学获悉,由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馆藏民国闽台关系档案汇编》(100册)新书发布暨座谈会7月30日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
《馆藏民国闽台关系档案汇编》由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共同编纂,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的9000余件民国档案及30余种民国期刊文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多个维度,是大陆首次大规模、系统性地对反映民国时期福建和台湾两地交流往来关系的档案原件进行整理出版。《馆藏民国闽台关系档案汇编》的编纂出版,是福建师范大学继《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台湾文献汇刊续编》(100册)、《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100册)、《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30册)等重要文献之后的又一大型台湾文献整理编纂工程。
据介绍,《馆藏民国闽台关系档案汇编》突出反映了台胞在福建的活动及闽台社会关联,为研究大陆台胞管理、户籍及抗日活动等提供了完整史料。该汇编填补了相关领域史料空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深化两岸关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记者 蒋丰蔓)
上一篇:这场重要会议在福州高新区开幕!
下一篇:羽球搭台,两岸青年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