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上洲村正全力打造四季文旅目的地。春天,花海烂漫,五彩斑斓的花朵铺满山间,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吸引游客们前来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夏天,绿树成荫,清凉的溪水潺潺流淌,人们可以在溪边嬉戏玩水,享受夏日的清凉。秋天,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微风拂过,稻浪滚滚,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温泉氤氲,人们在温暖的泉水中放松身心,忘却冬日的寒冷。上洲村凭借四季不同的特色,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文旅胜地,让游客们在这里尽情领略四季的魅力。
百年荔乡激活文化基因
闽侯上洲村:打造四季文旅目的地
生态优美的上洲村。
在闽侯南通镇上洲村,大樟溪畔的荔枝林绿浪翻涌,紫红色的元红荔枝压弯枝头,空气里弥漫着甜润的果香。荔枝林中,全村600多名村民正忙着将摘下的荔枝装进竹篓。
“以前荔枝熟了摘下来只能摆在路边卖,现在村里的‘元红’成了宝贝,客商都抢着要!”上洲村党支部书记林世文说,这个曾因荔枝滞销每年丢弃约100吨果实的传统村落,正将百年荔乡打造为承载农耕智慧与民俗记忆的四季文旅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的新样本。
从滞销困局到产业转型
2021年之前,上洲村虽坐拥700亩荔林、1.3万多株荔枝树(其中百年荔枝树400余株),却深陷“果贱伤农”的困境。
每年7月中旬,荔枝集中上市。特色品种“元红”的采收期仅15天左右,常温下隔日即坏的特性让果农们焦头烂额——凌晨3点采摘的鲜果,若当天未售完,只能低价处理或扔掉。
外销渠道不畅,大部分果农存在“等、靠”等依赖思想,加上广东桂味、海南妃子笑等品种大量涌入福州市场,使得上洲荔枝的价格被压至8元/500克,果农收入难以保障,每年至少有100吨荔枝因滞销被扔掉。
2021年8月,转折点来临。闽侯县公安局选派陈点成担任上洲村驻村第一书记。他没有急于谈产业,而是先在荔枝林以及7公里外的南通水果批发市场转了整整3个月,寻求“救治处方”。
村民采摘荔枝。
在陈点成和上洲村“两委”的共同推动下,闽侯福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7名种植大户、村干部加入,以村集体土地上300余株荔枝树为基础,整合全村资源,实行“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
合作社成立后,第一件事是打通物流堵点。他们一方面向县内20余家基层工会推送荔枝,引进“社区团购群”“同城配送”模式,一方面与顺丰冷运合作,采用“冷链+空运”模式,确保省外客户24小时内收到新鲜荔枝。
文化因子推动品牌破圈
网络主播助力上洲村荔枝销售。
“荔枝不仅是水果,更是上洲的魂。”陈点成意识到,要让“元红”走出深闺,必须要唤醒其文化基因。
为此,他一方面设计品牌包装——将荔枝的紫红果皮、晶白果肉化作水墨图案,印上“上洲元红”的篆体商标和诗句,让荔枝文化融入日常。另一方面,推动举办首届上洲荔枝文化节,这成了村子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
首届上洲荔枝文化节以“闽中福荔,上洲元红”为主题,融合开幕仪式、荔园市集、产业论坛、采摘体验等环节,吸引数千市民游客参与。
村民们将自家种的500多公斤荔枝免费提供给游客品尝。其中,林世文拿出了300多公斤荔枝,因为他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味道,必须让更多人记住”。
在包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的大力推动下,南通镇党委还邀请专业团队宣传推介“上洲元红”品牌。比如,邀请网络主播担任“上洲元红”品牌推荐官,并参与拍摄、创作,发布推广20余条短视频。多阵地、多场景、多类型的传播方式,让上洲福荔在抖音、快手、微视等多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并创造了30万以上的传播流量。
一系列运作的成果迅速显现:上洲村荔枝收购价从2022年的8元/500克升至2024年的13元/500克,涨幅超六成。今年,全村荔枝产量突破575吨,最高价可达15元/500克,产值达千万元。
“以前各家各户单打独斗,现在合作社统一采摘、包装、销售,再也不怕被压价了!今年荔枝快递已发出200多单,最远卖到了黑龙江。有客户一次性订购了1吨。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我家比去年增收了10多万元。”种植大户林宪说道。
着力打造四季文旅目的地
上洲村以荔枝种植和滨水景观为特色。
依托大樟溪的天然生态廊道,上洲村正以“荔香”为轴心,通过文化赋能、生态转化与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传统农业村落向文化型乡村转型之路。
2023年,返乡青年林贵将村内的一处闲置地改造为“上洲壹号”微度假空间,以荔枝文化为核心,引入荔园露营、房车基地、村晚+美食、文创元红、水上游船、荔枝副产品、休闲运动等10余个体验项目,探索“本地特产+滨水休闲+吃住玩一体”发展路径,高峰时期一天最多可接待600多位游客。“城里人看重的不仅是荔枝,更是这里承载的乡土文化记忆。”林贵的话道出了空间改造的文化内核。
上洲村“两委”还在大樟溪周边,精心设计“美丽乡村打卡”“亲子田园童趣”等主题文旅新线路。
同时,村里的43名党员组建“荔枝先锋”服务队,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带头试种井岗红糯、观音绿等11个优新品种。这些品种的上市时间各不相同,他们希望通过引进特早、特晚熟品种,来延长上洲村荔枝的销售周期。目前,优新品种荔枝已陆续结果,明年即可采摘。上洲村“两委”后续将对这些优新品种荔枝进行评估,选取最为合适的品种进行推广嫁接。
上洲村还通过传统工艺创新,将荔枝转化为文化载体:古法制作的荔枝干和荔枝蜜,赋予产品文化辨识度,成为可触摸的乡土记忆载体。
陈点成表示,他们希望将“夏日限定”的荔枝产地,拓展为承载农耕智慧、生态美学与民俗记忆的四季文旅目的地。
□交通小贴士
福州市区—福湾路—G355—上洲村。
(记者 陈木易 实习生 孙晗晞/文 记者 林双伟/摄)
上一篇:《明末:渊虚之羽》:小聪明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