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一位90后IPO敲钟了
创始人
2025-08-01 11:43:56
0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一位 90 后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000 亿的巨额数字背后,是他的智慧与勇气。这位 90 后凭借着创新的理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带领企业踏上 IPO 的征程。当那响亮的敲钟声响彻交易所,仿佛是新时代的号角,宣告着年轻一代在商业领域的崛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不是限制,梦想没有边界。在 4000 亿的光芒照耀下,他成为了众多年轻人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 90 后勇往直前,在商业的海洋中掀起属于自己的波澜,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王露


报道I投资界PEdaily


创投圈年度IPO出现了。


投资界获悉,昨晚(7月31日),协作设计平台Figma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今年迄今美股最大IPO项目。


本次IPO,Figma每股定价为33美元,开盘后一路大涨,截至收盘暴涨250%,市值达到563亿美元(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21年以来美国风投支持的最大科技公司IPO。


公司创始人是位退学的90后。大二那年暑假,Dylan Field创立Figma,试图把Photoshop装进浏览器里,向工具巨头Adobe发起挑战。成立13年来,公司背后站满了数十家风投机构,队伍壮观。


如今随着上市锣声敲响,一场造富盛宴上演。


退学90后刚刚缔造一个超级IPO


正如大多数硅谷传奇,Figma的故事要从一个天才少年说起。


出生于1992,Dylan Field从小就展露出数学天赋,六岁常玩的游戏是解代数题,中学更是爱上网页开发和设计。有意思的是,他另一个兴趣是表演,曾出演过微软Windows XP的电视广告。


17岁那年,Field进入布朗大学就读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专业,期间在领英等公司实习。转折出现在大二那年,他进入新闻资讯应用Flipboard实习。这家公司以流畅直观的设计见长,试图在屏幕上复制阅读杂志的感受,彼时刚从一众资讯App里崛起。


“原来想法和设计这么重要。”Field萌生了创业念头。2012年,他毅然退学,接受了彼得·蒂尔(Peter Thiel)设立的10万美元“蒂尔奖学金”。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无人机,用于抓捕酒驾司机,但以失败告终。很快,他与大学同学Evan Wallace开始着手创立Figma。



中间为创始人Dylan Field


在他的设想中,Figma是一款在线图形编辑平台,所有用户可以协同设计、发挥创意,类似浏览器版本的Photoshop。当时这类产品概念尚在萌芽阶段,设计师大多使用本地软件完成设计,再导出压缩包发给客户或同事,并没有在线修改、批注功能,生产效率并不高。


这无疑是向巨头Adobe发起了挑战。“普通人学习使用Photoshop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Field表示,公司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使用免费、简单的在线工具来发挥创造力。


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创业初期,公司空有概念,产品路线、商业模式并不清晰,期间将产品设定为一款照片编辑器。在投资人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令人费解,不少人将其拒之门外。加上团队成员大量离职,Figma一度陷入困境。


好在大家没有放弃。经历无数次修改后,2016年Figma第一个正式版本才上线,先是以免费“Adobe平替版”收获了第一批用户,很快获得了良好口碑。


同年,一桩收购案彻底改变了Figma的命运——微软收购了软件开发平台Xamarin。该公司三百多个设计师全是Figma的初代用户,Figma也随之进入微软码农和高管的电脑里。


他们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对于个人用户和教育用户,Figma完全免费;对于企业用户,Figma则有不同档位的收费标准。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到了2020年,远程办公兴起,Figma契合了在线设计的需求,当年就创造了7500万美元的收入。仅仅在2021上半年,Figma的活跃用户就实现了翻倍。


如今,公司全力押注AI,发布Figma Make 2.0和生成式设计等AI驱动工具。只需输入一句自然语言,就能自动生成一个可编辑、交互、迭代的产品原型。AI也成为此次IPO的核心叙事,招股书中“AI”一词出现了超过200次。



营收情况令人印象深刻。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为7.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为4490万美元。照此速度发展,Figma今年营收有望突破10亿美元里程碑。截至2025年3月,Figma拥有1031家年付费超10万美元的大客户,同比增长47%,客户名单里包括Netflix、Duolingo、Stripe等一线科技公司。


创业十余年,33岁的Field终于站上IPO敲钟舞台。


身后VC/PE云集,赚翻了


一路走来,Figma早已是创投圈的现象级项目。


种子轮融资来自创始人的“亲友团”。早在2013年,Index Ventures领投了380万美元融资,领英前CEO等投资人参与。而Index Ventures也是创始人前东家Flipboard的投资方。


“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创业者们,愿意奉献未来至少三年的时间,去尝试打造一项意义非凡的技术。而不是像大多数硅谷人那样,先投入六个月,不断迭代再决定是否继续。”Index Ventures合伙人曾这样感慨,他在实习期就见过Field,印象深刻。


到了2015年,Greylock Partners领投了该公司A轮1500万美元融资,Iconiq Capital、Index Ventures、OATV、Soleio Cuervo、Adam Nash、DJ Patil和Jeff Weiner等参与其中。


当中还有一段插曲,Greylock是最早接触Figma的机构之一,却拒绝投资。彼时合伙人认为这并不是个好生意,也谈不上什么技术变革。直到A轮时,创始人带着逐渐成形的产品上门,Greylock才改变了想法。


2018年,Figma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领投。此前投资方Greylock和Index等也参与了本轮融资。一年后,该公司以4.4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由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领投4000万美元C轮融资。


高光时刻出现2020年,Figma完成由a16z领投5000万美元D轮融资,Durable Capital、Index、Greylock、KPCB、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Founders Fund等机构跟投,公司估值为2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融资神话还在继续。次年,Figma完成2亿美元E轮融资,较一年前估值增长了5倍,达到100亿美元。由Durable Capital和摩根士丹利旗下Counterpoint Global共同领投,其他参投方包括Index、Greylock、Kleiner Perkins、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a16z。也是在这一年,创始人之一Evan Wallace因工作倦怠离开了公司。


随后,嗅到威胁的Adobe试图以200亿美元价格收购Figma,但最终未被监管机构批准。收购叫停后,Adobe向Figma支付了10亿美元的“违约费”,比Figma此前的融资额还要多。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是2024年,Durable Capital、摩根士丹利、a16z、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凯鹏华盈、Index、Greylock等投资方参与,融资额为4.16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创始人Field是公司最大股东,IPO前持有5660万股,并拥有对另外2670万股的投票控制权。Index是最大机构方股东,持股占比17%。Greylock位居第二,持有16%的股份;其次是凯鹏华盈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分别持有14%、8.7%股份。


陪伴多年,创始人与身后投资人写就一个互相扶持的创业范本。


IPO造富创始人身家400亿


这次史诗级IPO,带来了一场造富盛宴。


令人眼红的是,根据招股书Figma计划发行超过3600万股A类股票,其中新股增发约1240多万股,老股出售则占2/3,现有股东们将出售近2470万股,按目前发行价估算约8亿美元。也就是说,大部分募资额将进入老股东腰包,集体落袋为安。


以创始人Field为例,他将出售235万股老股,计算下来,这部分股票可以套现约7700万美元。彭博指数显示,Field身价飙升至61亿美元,但他反应平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金钱了。”


最大赢家还有风投机构。如今,Index、Greylock、凯鹏华盈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持股账面价值约240亿美元。据Crunchbase报道称,此次IPO机构方投资回报率超过10倍,这还是股价尚未继续暴涨的情况下。


“Figma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也是IPO市场的风向标。”一位硅谷分析师称,“这将与超级独角兽Canva、Netskope和Databricks的未来估值直接相关。毕竟对于独角兽们而言,IPO的挑战在于获得他们想要获得更高市值。”


悄然间,IPO狂欢正卷土重来。正如美股,2025年第二季度共有59家公司上市,融资总额达到150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均高于第一季度。


与此同时,多只重量级新股表现火爆——Circle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飙升约168%,此后涨幅数倍。“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尽管首日表现平平,但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70%。


我们将目光移向大洋彼岸。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企境内外上市共109家,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1213.60亿元,同比上升分别为32.9%、158.7%。港股沸腾历历在目,A股也出现了IPO窗口,正如上半年科创板迎来首位90后敲钟,影石创新上市首日市值700亿,带给身后早期投资方千倍回报。


说到底,一级市场的情绪,往往由退出决定。过去几年,IPO收缩导致退出难成为共识。如今,VC/PE们看到了估值兑现的希望,这是一次久违的喘息机会。


然而,这场盛宴并非人人有份。冲到终点的,多是赛道龙头和长期主义者。潮水涌来,有人顺势登船乘风破浪,将纸面财富兑现为真金白银;有人却只能在岸边观望。


谁都不想错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