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惠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以来,惠城高新区推动园区管理机构升格为惠州市惠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惠城高新区发展能级迎来重大跃升。
作为惠州首个省级高新区、全市七个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园之一,这片承载着“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经济功能区”等多项殊荣的热土,正坚持“市区一体”和“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锁定“产业集聚、项目为王”的关键命题,全力实施《惠城高新区2025年度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挂图作战,在优化企业服务、提升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领域全面发力,推动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新成果,成为推动惠城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
今年上半年,惠城高新区经济底盘持续夯实。规上工业企业达338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298.51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加值达到68.66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85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63亿元,完成工业投资41.1亿元。
土地动能加速释放,千亩土地正蓄势待发。今年上半年,园区共完成土地收储1268.8亩,出让土地358.7亩,整个园区拥有多块超1000亩可供连片开发的土地。签约并摘牌供地项目6宗、平台引进非供地项目44宗、推动供地项目新开工建设7宗、非供地项目开工装修51宗、推动供地项目竣工投产6宗、非供地项目投产45宗。
今年起,惠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肩负起招商引资新职能。“过去我们专注于优化‘家’(园区)的环境与服务,迎接企业落户;如今则要主动‘走出去’,招引更多优质‘宾客’(项目)。”惠城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浩宇表示。
当前,惠城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这三大主导产业占比70%,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占比34%,新能源新材料占比20%,先进装备制造占16%。智能家电集群获省级认定,正在加速增资扩产,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
服务 “保姆式服务”为企业节省成本70万元
2023年5月,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王高科”)在惠城高新区摘得2.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启动工业园建设项目。作为从惠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佼佼者,力王高科不仅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消费类、新能源类电感与变压器,客户名单中不乏华为、比亚迪、OPPO、vivo、小米、蔚来、荣耀等行业巨头。
然而,项目在拿地初期便面临基建空白的困境,周边路网未通、水电匮乏,给施工建设带来极大阻碍。关键时刻,惠城高新区管委会迅速打出服务“组合拳”,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针对道路不通导致建材运输受阻的问题,管委会第一时间协调抢修临时通道,抢通“运输线”,保障建材高效进场。
“当时工地没有通水,项目施工每日需要洒水车运水,费用高,效率低。”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柳教成说。惠城高新区管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协调铺设临时管道,连通邻近学校水源,彻底解决施工“用水荒”。
在用电保障上,惠城高新区管委会创新举措,联合供电部门推出“永临结合”方案,将建设期临时用电接驳点改造为永久设施,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省成本约70万元。
正是得益于这样“保姆式”的服务,力王高科工业园项目从2023年12月动工到2024年12月竣工,仅用一年时间;再到2025年2月正式投产,全周期仅用14个月,刷新了产业项目建设的“高新速度”。
基建 建成横沥大道等13条道路
如今,从惠州市区中心驱车出发,仅需17分钟即可抵达惠城高新区。作为毗邻市区的产业高地,惠城高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正加速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区域承载能级。
今年以来,惠城高新区已投入资金15.63亿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青屶一路、横沥大道等13条道路,总里程11.8公里,以及建成雨污管网19.5公里供企业接驳使用,串联各大片区形成产业集群。
据介绍,东江湾产业园荔城片区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项目总投资1.76亿元,计划2026年4月完工,主要涉及岃洛六路、青荔四路等7条道路的改造,洛塘四路、青荔四路等4条道路的新建,道路总长约6.28公里。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荔枝城片区的城市道路网络,提升交通出行效率,为营商环境改善注入新动能。
配套 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预计年底开工
与此同时,园区也在打造一批优质配套回应民生期待。其中,马安下良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三层梁板建设,计划2025年11月份封顶;东江湾文体中心项目主场馆结构已完成,计划9月底完工;荔枝城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完成项目部搭建及临水临电建设;鹿岗片区科创大厦、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已完成初步建设方案,预计2025年年底开工建设。
7月初,两项惠民举措接连落地。7月3日,惠城高新区暖心驿站正式揭牌,解决园区劳动者“休息难、饮水难、如厕难、热饭难”等问题。7月5日,惠城高新区(东江湾产业园)定制公交项目落地运营,两条连接市区的定制公交专线免费乘坐,破解了企业员工“通勤难、耗时久”的痛点。
医疗配套的升级同样备受关注。今年6月9日,水口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江湾院区(下称“东江湾院区”)投入使用,惠及园区及周边6万多群众。此前,在惠城高新区工作或生活的居民若需看病就医,需前往约5公里外的水口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或夜间就诊多有不便。
升级改造后的东江湾院区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内设急诊科、全科、妇科、中医科、康复科、预防接种科、体检科等9个科室,设备设施一应俱全。“院区设立了体检科,可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体检服务;同时开设夜间门诊,切实解决上班族白天无暇就医的难题。”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江湾院区)主任邹日明说。
目标 规上工业总产值今年实现700亿元
展望2025年下半年,惠城高新区将聚焦产业空间拓展、民生短板补齐、城市精细管理三大主线持续发力。
产业发展上,锚定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700亿元的目标,全力攻坚乐庭二三期、鹿岗04单元片区等地块开发建设。
民生配套方面,加速推进荔枝城邻里中心、鹿鸣山公园、鹿岗高标农田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城市管理提质方面,在荔枝城片区增设交警支队,严查乱停车,并规划新建停车场,同时加强流动摊贩管理。通过一系列举措,惠城高新区正为冲刺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筑牢根基。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周文媚 林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