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的一隅,常常能看到一群男人在度过他们的中年危机。他们或许曾经在事业上拼搏,如今却在岁月的打磨下感到迷茫与不安。健身房成为了他们释放压力、寻找自我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挥洒着汗水,仿佛要将心中的焦虑一并排出体外。每一次的举重、每一次的拉伸,都是他们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他们看着镜子中渐渐发福的身躯,心中暗暗发誓要重新找回曾经的活力与自信。这些男人,在健身房中,努力地与中年危机抗争,期待着能在时光的洗礼后,重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男人到了中年,在“动一动”这方面,就会分化出两派:
有氧派,将跑步视为禅修,用配速对抗焦虑,仿佛只有这样,生活里的烦心事儿就追不上自己。
无氧派,沉迷于举铁的快感,用大重量抵抗衰老,就像雨林里的大猩猩,在每一次发力时发出低沉的嘶吼。“配重片增加的不仅是重量,更是对抗时间的筹码。”
图源:Will
但是,不管他们选择哪个派,最终都殊途同归地挤进了健身房:
最近的健身房正在变成“中男兵工厂”,有人说,这是一个既能逃避现实、又能假装积极向上的完美场所。“是有限的,人到中年,再怎么折腾也不怕亏的地方。”
在这里,你不必掩盖脱发的事实,毕竟块头练大了,头发稀疏在所难免。
在跑步机上跑步,你不必面对孤独,不用担心膝盖磨损,毕竟配速5,就算走上1个小时,也不过是在舒适圈遛弯。“而且,原地踏步走,你还看了两集蜡笔小新,听完三集军事博主的国际形势分析。”
有人说,中年男人开始健身多半是恋爱了——实则,中男走进健身房的动机,就像他们的发际线一样简单,仅仅是因为怕死了。
以前笃信,人到中年的快乐就是下班后敞开了吃,真的到了中年才明白,健康才是资本,“对于中年男性来说,瘦下来能解决生活里大多数的鸡零狗碎。”
健身房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让人暂时忘记现实身份。在杠铃面前,没有张总、李哥、赵工……只有那个每天准时出现在力量区的威猛先生。
“比起在车库抽烟发呆,在健身房放空,至少有点上进心。比起钓鱼空军而归,力量训练后的酸胀,至少让你在酒局上没有负罪感。而且一个月不过200块,简直就是最有性价比的兴趣了。”
——这群突然集体健身的中年男人,正在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解决着相同的中年危机。
健身房,中年男人的忏悔室
以前健身房是年轻人的迪厅,操课、单车、拳击课,灯光一打音乐一躁,健身就像蹦迪一样简单。结果风口一过,年轻人撤了,只剩下一群中年男人在跑步机上负重前行。
有人说,健身房就是中年男人的教堂。年卡就是赎罪券、杠铃就是十字架、教练就是神父、聆听你对昨晚酒局的祷告……每到周一,中年男人来到龙门架前,开始了自己的忏悔仪式。
对于这群算盘子打得比配重片还响的中年男人,健身才是最佳投资:人到中年才懂,找到一个不怎么花钱、还能耗时间、顺便比较健康的兴趣有多重要。
而且,跑步只能让你老得慢点,撸铁却能让你“看起来很贵”。
当然,无论一个中男如何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来健身房只是来练练,都掩饰不了他们的野心:中年男人走进健身房,就像过季水果走进冷藏库,表面上是来保鲜的,实际上是想把自己重新摆上货架的。
在保险中介Joe看来,健身是仅次于保险的第二重保命方式。每个工作日上午十点,他都会准时降落在健身房的力量区。“20岁练肌肉是为了开屏,40岁练肌肉是为了让体检报告看起来没那么吓人。”
“男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变成‘日本人’,动不动就泛起‘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惶恐,不是怕死,是怕死得不体面。”Joe说,怕的是酒局太多、应酬太频、猝不及防就换来三高,接着半身不遂、一周三透,最后不是拖垮自己,是拖累家人。“一旦意识到这点,很多人就会来健身房忏悔改命。”
图源:Qp
年轻人来健身房,更像是赶时髦的过客,来了又走。中年人,成了这里的常住民,把器械区变成了自己的领地。据Joe观察,在北京,健身房的力量区早已成了中年男人的码头。一大早,不是在聊昨晚的酒局,就是在比谁家白州藏得久、谁媳妇又拿茅台炖了排骨。
85后医美销售君君告诉我,即便只来健身房待一小会,负罪感也会减轻。他把跑步机视为冥想室,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作为新晋奶爸,君君说自己自从开始定时定点来健身房,全家都以为他被夺舍了——从前下班瘫沙发刷短视频,现在到家就对着镜子摆造型。“老婆问我是不是有啥想法,哈哈,体脂一降,很难不自恋。”
而且,当一个中年男人皈依健身房,随着身体出现训练痕迹,很快就会像教徒一般到处宣扬健身的好处,“毕竟人到中年的这种转变代价,要远比年轻人高。”
健身房,中年男人的茶话会
都说中年男人最大的共同点是“丧”,话越来越少,精力越来越短,连吵架都懒得张嘴,一句“算了”就能终结所有争论。
但是,健身房里的中年男人恰恰相反,他们像是被按了静音键30年后,突然找到了遥控器,短短1小时的训练时间,能把前半辈子没说的话全补上。
图源:猩迷
40岁的李哥,体脂率只有10,属于力量区的素人OG,他说自己以前在公司生怕被年轻人说“爹味”,开会都只敢说“挺好的”。自从来了健身房,突然就找回了话痨属性:“在这儿说教不会被嫌弃,毕竟健身这块的资深,都是看得见的。”
有人说健身房是中年男人的饭局,只不过把白酒换成了各种补剂,把菜换成了鸡胸肉。话题永远在安全区游走:朋友家孩子上学花费、小区的停车位、本地奇葩事……唯独不提股票和工作。
“多数人的话题都是起个头,终于下一组深蹲。在这里聊天是最安全的,大家只在健身房碰面,加上年龄相当,不管你说啥,都能获得同感反馈,而且没人会深挖你到底行不行。”李哥说。
而且,对于不少中男来说,健身房可以毫无忌惮地嘶吼,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发泄的快感,“甭管你有没有委屈,听我的,叫就得了。”李哥说,这跟饭局的本质一样。
除了话痨,力量区也时常会落座一批沉默党,西安的老周就是典型,坐在器械上刷十分钟手机,起来做两组动作,再回去继续刷。“就像年轻时在图书馆假装学习,现在在健身房假装运动。”
图源:大MOMO
失业大半年的老周觉得,没有比健身房更舒服的圈了。“在这里,真的可以消解中年危机,尤其当看到有人对着镜子自拍半小时却只练了5分钟时,终于接纳了‘假装努力’也是种人生态度。”
不爱回家的中年男人,爱上健身房
对中年男人来说,来健身房,健身不一定是目的。“跑步不是为了瘦,是为了逃。逃离公司、逃离家庭、甚至逃离‘自己怎么混成这样’的无奈。”
健身房赋予了中年男人天然豁免权,下班不回家,是因为“今天我练腿。”回家坦然玩手机,是因为“今天练废了。”总而言之,健身既是借口,也是正当理由。
对于这些观察,老周有点无奈,“毕竟‘我去健身’比‘我想静静’更容易避免各种鸡毛蒜皮的家庭矛盾。”
于是,每天去健身房,就成了中年男人的例行公事。
跟年轻时候不同,人到中年,决定到健身房找解法时,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不再发毒誓了。他们早就明白,靠一时热血没用,靠的是“每周三练、每练必到”的稳定节奏。
ENDING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定期进健身房,是生活还没彻底失控的佐证,“能规律健身,首先说明你有时间、有节制、其次,你还得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君君说。“能走进健身房,你已经跑赢很多同龄人了。”
毕竟,人到中年,活着体面点,全靠这几个硬条件:钱包不瘪,圈子干净,家里不炸,身材不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作者:之家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