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这本漫画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创始人
2025-07-30 21:43:23
0

《[漫画名字]》真的是一本神奇的存在,豆瓣评分高达 8.2 分实至名归。它就像一束温暖的光,悄然治愈了我长久以来的精神内耗。在那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所有的焦虑和不安都渐渐消散。漫画中的故事简单而又深刻,每一个情节都能直击心灵,让我在欢笑与感动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它用最温柔的方式,陪伴我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时刻,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不再被精神内耗所束缚。它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值得被更多人珍藏和喜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刀锋时间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张蔚婷,编辑:桃子酱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认识自我的过程。《相反的人》就在陆冉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诞生。着眼于当下,观察自己的状态,度过每一天,静待时机成熟——这样就可以了。


每天都有怪兽要打,这样荒诞的设定在漫画里并不稀奇。


在漫画作者陆冉的《蓬蓬变成了一只猫》中,主角蓬蓬的生活就是不断与心底涌出的各种怪兽搏斗。蓬蓬觉得,要成为一个作家就必须写出畅销书,这些成功学规则让她窒息,于是,她幻想自己变身为一只猫。怪兽则象征着各种生活挫折:每当怪兽袭来,挫败感和尴尬感就会累加。


陆冉借此提出疑问:如果每天都有无数“怪兽”等着你去击败,你会怎样抉择?她的作品总聚焦于如何解决生活问题,这与她的创作习惯有关。


在《蓬蓬变成了一只猫》中,陆冉设计了一个插入的小游戏:你是主人公,你每天有好多怪兽要去打。在这当中,你会遇到反射兽、包袱兔、毛球、乌云等障碍物,也会得到提供安全感、短期内缓解不适的温柔箱。(图/受访者提供)


5年前,陆冉从一家媒体辞职。辞职后,她内心的痛苦有所缓解,但与外在世界还处于相互对抗的关系中。总是想反抗什么,看什么都不顺眼,情绪驱动之下,她想画一个跟大家都不一样的人:形象是首尾颠倒的,喝水会发酒疯,喝咖啡会睡着……


“当时觉得生活很无聊,很沉,很沉闷,自己的状态也有点被困住,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就想借这样一个形象来抒发。”陆冉说。这就是她的新作《相反的人》诞生的缘由。主人公“相反的人”昵称小反,长着一颗屁股做的头,脸上总挂着怪异的笑容。


在书中,除了外形,小反似乎跟外界没有太大冲突,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疯感。陆冉说,小反的“相反”或者“不恰当”,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相反的人”不论被放进哪个环境中,都会感到格格不入,他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对抗的人。


《相反的人》


陆冉著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奇遇时刻,2025-4


这样才像人生


成为自由职业者的第五个年头,陆冉依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漫画家,她更倾向于自称为“漫画作者”。原因很简单,漫画行业尚属小众,她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稿费。


她典型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6点左右起床,先做瑜伽让自己清醒,再去做早饭、看书。上午9点后或午饭后,是整整3小时的创作、工作时间。有时她上午工作,下午画画;有时则反过来。


《相反的人》就诞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她最初设定每篇漫画只画两格,通过一次反转讲清楚一件事情。有时跑步或做家务时,冒出一些想法,她就在脑子里先进行“编剧”,将故事理顺,再拿起纸笔打草稿。她会边画边修改剧本,直到将想说的话呈现出来。


画着画着,她发现两格的形式无法完整表达,便改成四格。她必须先抓住一个情绪,再为它找到合适的场景,然后用四格的节奏把这个场景有效地切割出来。画中几乎没有现实细节,没有对办公室或城市的描绘,背景是空白的。陆冉采用隐晦的寓言式手法,通过架空场景来传达情绪,而不是写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有时,合作找上门,陆冉判断项目难度很高,自己未必能做好,但还是接下了,试图借机锻炼自己。但是当事情太难,被甲方反复折磨时,她又在想,或许自己太贪心,什么都想要,所以不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于是,被思绪拽进大坑里,痛苦挣扎。


她会羡慕那些在地铁上紧抓扶手的人,因为对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抓不住扶手,像被风吹动的草,左右摇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的人,戴着墨镜和耳机,躲在角落里,至少能避免不想要的东西。而她自己,明知道眼前是灾难,还是心潮澎湃地跳了进去——“Go to the hell”。


小反总是礼貌地微笑,手插口袋,平静地说“今天太过完美”,随后被绊倒,怀抱大便,“这样才像人生”。


日常生活中,人们惯于用“屎尿屁”来表达情绪。比如,英文中的“shit”,既是骂人的词语,也用来代表极其糟糕、令人厌恶且难以摆脱的情境。大便在书中出现的频率极高,陆冉认为这个意象非常巧妙,没有什么比用它来表达糟糕情绪更高效了。它带来的不适感,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厌恶,远超过普通的“不好”。


“我是一个天才,可惜没人知道”


“天才”对陆冉来说似乎很重要。在她看来,“天才”意味着某种才华。她从小就相信,有一些才华等着她去发挥,如果未能实现,或未能充分展示,就等同于浪费生命。


最初,这种天赋体现在学习上。对她来说,学习从来不难。她觉得课堂内容很容易听懂,作业也不让人烦躁,写作业、记笔记都是有趣的事情。她从来没有经历过“上课很烦”“不想写作业”等状态,一直都是主动、乐意地去学,不需要任何人逼迫。


尽管如此,有一阵子,陆冉在学习上还是有些分心。父亲告诉她,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去读美术学校。在成为全职画手前,唯有在那时,画画作为一种“威胁”出现在她的生命里。更多时候,她喜欢随手画着玩儿,从没想过将其作为毕生的职业。她甚至没想过上正规的美术课,把画画当成一件正式的事情。


她当时心想:“不行,我不能去读美术学校,我还要当学霸。”于是,她收了心,继续在学习上努力。整个求学过程,她几乎没遇到太多挑战。成绩好、学习轻松,看起来是让人羡慕的状态。


成年后,她去学法语。语言学习需要反复记忆——背单词、掌握语法和时态,一步步推进,她发现自己特别难以努力。她本能地期待自己能立刻学会,像从前一样。


她发现,过去的“松弛”,其实也带来了问题。或许很多人在童年时都需要控制自己,抵挡各种诱惑,才能投入学习,但陆冉没有这样的经历。后来她想,当其他人长大,开始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她却过早地依赖某种天赋,习惯于知识能轻易习得。她无法适应努力的过程。


在她的书里,天才与傻子总是交替出现。小反希望自己是一个天才,外界不一定知道,这会让他感到挫败。那他是个傻子吗?


构思《相反的人》时,陆冉总在每个故事里加入自嘲,并通过小反之口表达:“至少我可以表现得像个天才。”“可是人们喜欢天才吗?”而“傻子”仅作为幻想出来的对立面出现,没有具体所指,也不完全是贬义,“没有做成事情,沦为凡人的状态,我可能就会说那是傻子”。


陆冉从小就认为自己一定能做成一件事。后来她才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因为她是好学生,所以大家一直在她耳边灌输:以后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塑造了她对自己的想象以及使命感。


其实父母对她的管教并不严厉,但他们也会释放这种期待。作为一个小朋友,只能默默地承受,把期待内化成对自己的要求。她习惯了顶着压力前行,反而不能适应放松下来享受生活。


“我可能会无所事事地过一生”


《相反的人》作为首部作品出版后,陆冉终于敢承认对自己的苛刻。


她回忆起去年某段非常难过的时期,几乎每天都想哭。但她坚信,只要熬过这一天,情绪就会好转。排解情绪的方式是画画。就像高中时,她画过一幅地形剖面图,地上几个人的脚走过,地下则是一个类似鼹鼠洞的空间,里面蜷缩着一个女孩。还有一次,她画了一颗种子经过眼泪浇灌,开出一朵花,命名为“我的伤心”。


她发现,情绪总会过去,关键是那段难熬的时间怎么度过,她选择的是画画的方式。被问到是否是因为内核稳定,她不能确定,但感觉经历过多次低谷后,她渐渐熟悉了糟糕情绪的模式,像有了免疫力,不再被它控制。就像打游戏,经历了打怪升级,从而获得了某种技能。


她笔下的人物可能带有厌世情绪,但最终传递的是乐观的态度。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些人总是觉得事情会变糟,这就是悲观导致的消极想法。相反,即使预见到困难,仍决定去做,这就是乐观。陆冉认为,她从这种乐观的心态中获得很多动力。


小反之外,《相反的人》还有两个角色:安于普通人定位的大黑,以及性格刻薄的雪人。


雪人象征着一种傲慢。陆冉会有和雪人一样的厌世情绪、对世界的对抗感。她曾经误入旅游区的一间咖啡馆,看到周围都是游客在打卡拍照,突然爆发了强烈的反社会冲动,觉得那些人很讨厌。那一刻,就是她内心“雪人”的表现。雪人的情绪里含有对他人生活方式的价值判断,他会觉得他们太肤浅——为什么不能认真生活?


相较之下,大黑是个非常复杂的角色。通常,大黑独自生活得很好,突然间,小反或雪人出现,把故事的主角地位抢走。前三格画面里,主角是大黑,但最后一格转向其他人,突出强调自我存在感强烈的人。就像扔球,要先让球触地反弹才能抛得更高。


大黑的性格不激烈,像相声里的捧哏。这也是大黑的特别之处——他不需要通过突出与众不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冉越来越喜欢大黑,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多感情。她觉得,大黑支持小反,就像支持她自己一样。她向往大黑那种天真宁静的状态,也向往拥有放松的心态、无所事事地过一生。但她觉得自己做不到。


“只想一个人待着”


除了高标准的自我要求,社交给陆冉带来的压力更直接。在媒体做编辑时,她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她的社交对象不仅限于同事,还包括采访对象、介于朋友和工作伙伴之间的人,要应付艺术展览开幕式等场合。这些都是社交压力的来源。有时候,她甚至连见朋友都需要调整状态,这同样给她带来压力。


她还抗拒出差,因为出差就意味着大量社交,而且要离开家很长时间。她想带上家里的小熊玩偶,被朋友疯狂嘲笑。其实,她就是想要一个能带来安全感的东西陪在身边。以前状态不好的时候,她只想一个人待着,见任何人都会觉得有压力。而拒绝别人也会成为一种负担。


她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在家,坐在地上放空,脑子里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者盯着自己的双手,幻想着左手和右手在打架。她总是让左手扮演坏人,代表一些“邪恶”想法;而右手代表好人,压制左手要做的这些坏事。有时,父母甚至要“赶”她出门,因为她的室外活动实在太少了。


在校外遇到老师,或者碰到隔壁班不熟的同学,都会让她“冻住”,不知该怎么跟对方打交道。一旦超越朋友范围的交往,她就会觉得要有一个“应该怎么做”的标准,但她对那个标准一无所知,因而觉得恐慌。


学习成绩好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很多人会主动靠近她。她跟同班同学的关系都很好,但她始终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种“可以倾诉秘密”的朋友。她始终没想明白,自己是因为习惯独处所以不擅长社交,还是因为觉得社交太可怕了所以宁可独处。二者也可能一并出现。


她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尽管高中时期学习任务变得繁重,但她仍然非常在意被人喜欢。“好蠢,”她忍不住说道,将时间和精力白白消耗在这种事情上,“但是那时完全像是(出于)一种生存压力,你觉得必须这样做,而不是主动地去谋求什么。”


“诚实对待自己”


陆冉承认,从前自己比较脆弱,会在意别人的评价。这几年,通过自我对话和观察,无形的防护甲被她一笔一画地勾画出来,并逐渐变得牢固。再次面对外界,她更加从容、自在。“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画的。诚实对待自己,这样就好。”


她目前仍然以每周至少一次的频率,在社交平台上更新画作。偶尔登录后台,她看到有不少人留言,表示她的漫画曾陪他们度过低谷期。每次看到这样的评论,她都会觉得自己没有白画,确实有人在认真看,也真的有人需要。“小反”们的故事本就在她的低谷期诞生,如果他们安慰过自己,自然也可能安慰到别人。对她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反馈。


她曾困惑于无法画出自己真正的状态,也考虑过是否需要树立某种市场形象、打造个人IP。有时,画不同题材时,她的脑海里会出现各种参考声音,好像在无意识地模仿或表演其他状态。她后来发现,这种担心很幼稚,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维。写作者苦于找不到自己的风格时,唯一的办法是不断创作。只有持续写作,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真正喜欢、擅长的东西,形成自己的风格。画画也同理,只有多画,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如今,创作过程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她不希望自己的作品风格固化,也不会继续画一成不变的内容。小反这个角色可能还会出现,与此同时,她也会尝试新题材和新形象。


如果想做IP或品牌,需要专注打造市场认可的形象,那是一条合理的路。但她发现自己对此不感兴趣。如果被要求朝一个方向走,她会感到痛苦,觉得好像又回到了上班的状态。她对目前走的路感到满意,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比较自洽、稳定的阶段:没有感到痛苦,反而觉得挺有趣。


能进入这种状态非常难得,她也自觉很幸运,比如父母没有给她太大阻力。她看过的纪录片中,有些人想追梦,却因为父母不支持,或者家境不好,到了30多岁还跟家人挤在一起生活,这些现实条件很难让他们实现梦想。而她没有这些束缚。


从漫画内容就能感受到陆冉的转变,她变得更平和了。当被问到画画是否起到治愈作用时,她表示肯定,但同时对“治愈”这个词有所警惕。她强调,这不是一种自我安慰,也不是简单地告诉自己“接受现在,觉得这样就好”,而是更好地认识自己,就像驱散了眼前的迷雾,变得踏实,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她回到了一种比较安定、心定的状态,就好比在地铁上抓稳扶手,状态自然变好了。


那么,她会后悔没有更早进入全职画家的状态吗?陆冉的回答是“不后悔”。如果更早辞掉工作,她或许意识不到应该保持怎样的自律性去创作,随后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甚至更糟糕。这样的话,她可能就永远走不出创作这条路。


她是一个节奏很慢的人,社会时钟在她的身上流动得格外缓慢。有人可能年纪很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这就是她的节奏。接下来,在创作方面,除了碎片式的漫画,她想画更多的故事性漫画,比如图像小说。短篇、中长篇叙事漫画,她都想尝试。


她希望大家不要被一句“做你自己就好”蒙蔽。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包含很大的暴力。可能有人会感到无措——“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做自己?”,从而陷入更加失望,甚至绝望的状态。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认识自我的过程。《相反的人》就在陆冉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诞生。着眼于当下,观察自己的状态,度过每一天,静待时机成熟——这样就可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