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酒企因在啤酒中非法添加类似“伟哥”的成分而引发关注。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药品安全法规,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该酒企最终被罚款 15 万,这只是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此外,相关部门已对其追究刑责,以彰显法律的威严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此类事件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能够享用到安全、可靠的食品,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7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通报了5起食品违法典型案例。在一起啤酒非法添加案中,酒企在啤酒中违法添加功能类似于处方药“伟哥”的物质,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罚款15万元。
嵇小灵介绍,2024年9月,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其饮用“慕尼大帝金尊多肽原浆啤酒”后出现不适。经检测,该啤酒含有“O-丙基伐地那非”成分。这是一种功能类似于处方药“伟哥”的物质,过量服用会引发心血管异常、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属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严禁在食品中添加。
经查,涉案企业慕尼勃朗酒业(重庆)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该款啤酒67箱。2025年2月,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对违法企业作出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该企业及上游生产企业涉嫌犯罪线索一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记者 刘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