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奶茶店内,曾有一位暑假工努力工作着。然而,不知何时遭遇了“0 元购”的困境,最终选择了跑路。他每小时仅能获得 10 块的微薄时薪,却连续干了 10 小时,本以为能通过辛勤劳动赚取一些生活费,却遭遇了这样的打击。这不仅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也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或许他是无奈之举,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底层劳动者在面对困境时的艰难处境,希望这样的事情能越来越少,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黄小邪
自今年5月份淘宝外卖平台上线以来,几大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一波不平一波又起,7月份的“0元购”大战更是如火如荼。
奶茶咖啡店是平台补贴最集中的领域,作为“薅羊毛”的重灾区,诸多茶饮店经历了无数魔幻时刻——打烊时几十杯奶茶无人领取,店员最后只能扔掉;不停出票的小票机干到冒烟;催单的外卖员和店员大打出手。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外卖商战第一批受害者”的讨论层出不穷。认领“受害者”身份的,有差点被商战干毕业的商家——“一天营业额干到8万,回头一算赔了2万”,你不花钱薅到的一杯奶茶,商家可能只能从平台那里得到几块钱补贴,连成本都覆盖不了;有“连吃三天外卖薅了10杯奶茶,体重直飙128”的大馋丫头;也有像唐禹这样的茶饮店店员。
在社交平台上,唐禹晒出了自己的右手,除了小拇指,其他四个手指上都有大面积的破损,这是在茶饮店后厨泡茶时,接触热烫的器具后,又长时间在水里浸泡形成的外伤。
唐禹的右手
大三学生朱星星今年6月底从湖南来到深圳,在龙岗某茶饮店找到一份暑假工。第一天下班后,她双手酸痛,脚背肿得老高。干到第六天,还未到下班时间,她就跟店长提出了离职。
在惠州某茶饮店打暑假工的肖琴只熬了三天,第三天她就撞上了店里爆单,同样还未等到下班,她连工钱都顾不上要,匆匆跑路了。
在社交平台上刷一刷,你会发现,被补贴大战吓跑的暑假工不止朱星星和肖琴,“奶茶店暑假工狗都不干”,“0元购差点给我干翻了,拿了几杯奶茶就跑路了”等帖子层出不穷。
累垮的茶饮店店员
“手烂只是小事,其他职业病才是最折磨人的”,唐禹说。唐禹是深圳某茶饮店的员工,从今年5月份入职到现在,平台补贴大战接连而至,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她经历过6、7个爆单日。
唐禹所说的职业病,包括腱鞘炎,长时间站立导致的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摇奶茶很费手,手指要使很多力”,每天早上醒来时,她的手是酸痛的,拿手机都费劲,“有点握不住东西”,洗漱完后这些症状又会缓解,但碰上大单子或者爆单,忙完后她的手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唐禹每天的工作时长是8小时到9.5个小时,在深圳,多数茶饮店员工的日工作时间在9小时以上。在唐禹工作的店里,几乎没有人能坐下来,这也是多数茶饮店的常态。店里的空间和工作节奏,不允许店员坐下来。
唐禹留意到,如果不是在后厨工作,店员连蹲下来的机会都没有,“一天站下来,脚趾都没有什么知觉,脚很麻,还有浮肿”。想在店里坐下来根本不现实,在她工作的店里,操作台的位置相当狭窄,只能容两三个人侧身通过,店里同时上班的员工都有十来个,没有位置留给凳子。
“再说,从早到晚都很忙,你要走来走去干活,根本没空坐下来”。唐禹说。自她入职以来,除了台风“韦帕”过境那两天,店里生意清淡,她和同事偶尔才有10分钟时间,放松下来聊聊天,其他日子里,店员们从早到晚,几乎都处于繁忙紧绷的状态。
唐禹20岁左右,和她一起工作的店员几乎都是00后。如果你留意过路边奶茶店的招聘启事,你会发现,这些店对店员的年龄要求,基本在35岁以下,甚至还有30岁以下、26岁以下。
为了准备这篇文章,我曾试着应聘华强北A茶饮店的店员,这家店门口的招聘启事上,对店员的年龄要求是18岁到35岁,我打电话给店主时,对方先问我的年龄,听到“30多岁”以后,店主立即拒绝了我。
“你干不来的,站一天你受不了的,我也是30多岁,我都受不了”,店主诚恳提醒我。
在唐禹印象中,爆单加上遇上团单(公司一次性订购几十杯或上百杯),是店员们最崩溃的时刻。小票机像呕吐一样不停地往外吐单,骑手们在柜台外不停地催促。店员们手脚不停,“左边的人催你这个,右边的人催你那个,恨不得生出10双手来”。
忙乱中最容易出错,比如给奶茶杯封口的同事,被临时叫去忙其他事,一堆未封口的奶茶摆在台面上,谁经过时不小心碰洒了,大家又得停下手里的活儿,打扫、重做奶茶。上个月的一个爆单日,唐禹酸痛的右手突然麻了一下,她没握住手里的奶茶,杯子掉在地上,奶茶撒了一地。
所有工作当中,唐禹最难于接受的工作是早班后厨。
店里的早班从早上8点开始,早班后厨只有一个人,要在店面营业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即把所有的半成品制作出来——泡茶、切柠檬、打奶油。
早上进入后厨,负责准备工作的这个店员,要在半小时内独自泡好15种茶底,店里只有两台泡茶机器,其余13种茶需要手泡,手泡的工序非常繁琐复杂,要记住水量、水温、泡茶时长、冰块克数,茶叶被滚烫的开水泡开以后,要加入规定数量的冰块,冰块入茶水的30秒内,店员要用勺快速搅拌,保证冰块全部融化。
唐禹手指上的皮外伤,就是频繁泡茶导致的,她的双手既要碰触热烫的容器,又要经常在水龙头下冲冲洗洗,手套不能完全防水,用久了手套口又容易进水,况且双手在手套里闷一天也很难受。除此之外,手指还要接触消毒水、茶渍粉这些化学品,搬重物时又会产生摩擦,这些都让她手上的伤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泡茶这个工作,令唐禹痛苦的另外一点是,她要预估好接下来的订单需求,准备出数量恰当的茶底。这一点实在难以把控,“一旦大单子来了,或者突然爆单了,你就很难应付”。
茶饮店的品控规范极度细化且条目繁多,比如餐台的茶渍、水渍要第一时间清理,制作奶茶时不能遗漏任何一步操作,比如冰块倒入茶底时,店员必须在30秒内快速搅拌……
品控监管是自上而下的,茶饮品牌对门店也有很多品控要求。每日人物的报道中,一家瑞幸咖啡的加盟商,介绍了品牌方对门店的品控监管,店员操作不规范,冰箱表面有奶渍,地上有一粒咖啡豆,被监控拍到或者品牌方经理检查时发现,品牌都会扣分,扣多了就会对门店进行罚款。
“廉价牛马”
浏览社交平台时你会发现,多数茶饮店店员,尤其是暑期工,对自我的定位高度一致——“廉价牛马”。
到底有多廉价呢?
暑假工朱星星的时薪是20元。这个时薪,在茶饮店兼职员工的薪资中相当有竞争力。
半个月前,我曾应聘过华强北B茶饮店的兼职店员,按照店长向我分享的薪资标准,试工期7天,每天工作9.5小时,日薪100元,通过试工后,时薪12元/小时。
最终,店长还是拒绝了我,这次不是因为我的年龄,而是我告诉他“只能干到8月底”。“我们现在只考虑长期兼职”,店长回复我。
肖琴,也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在惠州某茶饮店做过3天暑假工的大学生。肖琴在这家奶茶店前后工作三天,前两天是试工期,按照店长要求,试工期她每天工作5个小时,日薪40元,如果未通过试工,就拿不到80元薪资。通过试工以后,暑假工每天工作9小时45分,其中45分是中间的休息时间,日薪为100元。
肖琴到店的第三天,正好赶上店里爆单。作为新手,她对店里的协作尚不熟悉,忙得脚不沾地的老店员嫌弃她帮倒忙,还未到下班时间,肖琴就决定离职,考虑到自己“跑路太快”,她主动放弃了三天的薪资。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暑假工吐槽,在茶饮店工作数天提出离职后,店里“以工作时间不足X天”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唐禹所在的茶饮店位于商场内部,打烊时间也与商场关门时间相当,都在10点半以前。这比深圳多数茶饮店的打烊时间要早一些,不少茶饮店的营业时间是早上8点到凌晨1点,甚至还有茶饮店实行24小时营业。
在多数茶饮店里,店员们实行三班倒工作制。碰上爆单日,店员们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往后排,“忙起来的时候,大家根本不会想上厕所。吃饭,等到订单没有那么多的时候,再轮流去”,唐禹说。
平台的“0元购”等补贴,确实增加茶饮店的销量。但这不代表茶饮店,以及过度疲惫的店员们能赚得更多。
据每日人物报道,外卖平台推送给用户的低价订单,商家能获得补贴只占到10%——30%。比如用户在平台得到一张10元的优惠券,平台只出2块钱,剩下8元还要商家来垫。江南都市报报道过,7月12日零元购当天一家茶饮店的收支情况,该店一天订单有1600单,实际营收只有1000多元。
我走访了深圳多家茶饮店,据各家店员们透露,全职员工的薪资中包含订单提成,但兼职员工是固定薪资。龙华一家瑞幸咖啡的店员告诉我,0元购提高了门店销量,全职员工的提成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位于华强北的一家古茗店店员表示,即便是全职员工,也拿不到“0元购”订单的提成,“平台补贴给店里的不到一半(价格)”,爆单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但他们的收入没有任何变化。
店员和骑手的冲突
5月份唐禹第一天到茶饮店上班,就碰上了店里爆单,以及骑手与店员的冲突。当天下午,四五十杯奶茶堆在餐台上,小票乱成一堆,一堆骑手站在柜台外催单,“你找到了小票又找不到茶饮,找到了茶饮又跟骑手对不上号”。迟迟拿不到茶饮外卖的骑手,对着店员破口大骂,争执中店长衣服上的扣子被拽掉一颗。
在唐禹看来,打包岗是压力最大的岗位。尤其是遇上爆单日,柜台前“一群黑压压的骑手”。她知道这个外卖员等了很久,想去催一下做茶饮的同事,又不敢随便张口,“催多了人家也不耐烦”。“催同事你又不敢,你还要应付一堆骑手的催促,可以说是双重夹击”。
忙乱中最容易出状况,“有时候顾客、骑手拿错了饮品,偷奶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你找了半天找不到,还得让同事重新再做,骑手又得继续等,那就更着急了”。在店里工作两个月,唐禹目睹过的骑手与店员的冲突有3次以上。
7月的一个夜晚,在罗湖一家蜜雪冰城店外,刚刚下班的暑假工韩真告诉我,7月12日0元购当天,茶饮店柜台内外一整天都是乱哄哄的,订单太多了,小票与饮品或冰淇淋对不上号的情况时有发生,催单的顾客和骑手在柜台外吵翻了天。那天,门店在平台上莫名多了许多差评。
华强北一家蜜雪冰城的店员也曾跟我诉苦,“骑手来到这儿,他的外卖必须是做好放在柜台上,如果他来了你还没做好,他肯定要抱怨你,破口大骂的也很常见”。0元购当天,店员们太忙了,无暇顾及与骑手的冲突,老板只能站到门前,应付焦灼暴躁的骑手们。
7月份的外卖平台大战,虽然被监管部门叫停,但从各家平台公布的战报来看,平台又一次突破了增速规模——淘宝闪购+饿了么双平台7月5日突破8000万单后,7月12日再次突破8000万单。美团7月5日单量突破1.2亿,7月12日峰值更是突破了1.5亿。
而在这条商战链条上,茶饮店员和外卖员几乎都处于最底端,他们的收入、话语权最低,都被时间和效率高度挤压,却不得不在平台的无序混战中相互伤害。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