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港股都略作“修整”,趁机做个复盘。
不过截至周一,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年内涨幅已经分别突破27%、26%,不仅把A股所有主要指数甩在后面,更是大幅领先美股扛把子标普500和纳斯达克。
更猛的是资金面——南向资金今年像开了闸一样,截至上周五累计净流入已经超过8200亿港元,比去年全年净流入的总量还要多!而且,看这架势还在持续涌入,周一又大手笔净买港股92.53亿,共计将近8300亿港币,根本停不下来!
具体到各指数年内表现来看,港股今年是成长和红利双强。其中,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跑赢了美股和大部分A股指数,显示出港股高股息今年强劲的反弹动力。
科技指数方面,恒生科技的年内表现不如港股科技,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后者成份股含量更多,而且对港股互联网、AI、创新药、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科技赛道覆盖得更全面,所以年内上涨34.04%一骑绝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7.28
据了解,港股科技还是市场中唯一100%覆盖“中国科技十雄”——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和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权重占比高达70%。
目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指数,年内涨幅高达36.20%,规模从年初的1.18亿上升到本周一的6.37亿,直接翻了五倍。同时,这个ETF还是两融标的,支持T+0交易,玩法很多,不算是长期定投还是短期做波段都可以。
昨天,中银国际最新发布的报告又给投资港股的朋友吃了颗“定心丸”——指出是决策层会继续对经济底盘强力托举,发力点将聚焦以内需为主的消费龙头公司、低估值高息股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自主品牌。
翻译过来就是,不但要搞活内循环的大根基、国产替代加速的明牌、和重中之重的硬科技、AI互联网,而且还要稳字当头、守好“压舱石”——这几点恰好可以被港股科技指数与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哑铃”式覆盖。
其中,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跟踪后者指数,年内涨幅25.37%,今年1月成立以来已经47次刷新新高。目前,ETF已经连续21周获资金净流入,年内规模增长约490%,也创下历史新高。
港股这波行情,有政策预期托底,有估值优势吸引,更有南向的真金白银在持续流入。“哑铃策略”可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在当前港股这个特定环境下,它提供了一种相对均衡、风险分散的参与方式。
毕竟市场不会只涨不跌。成长股弹性大,但波动也大;高息股涨得可能慢点,但分红实在,波动相对小。两者搭配,市场风格切换时没那么慌,组合整体体验可能更顺滑。
一句话:与其纠结于选哪一只“黑马”或哪一行业,都不如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组合拳”。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