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年的固收相关文章中,我已多次提示,纯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收益率会下降,波动率也会提升。
投资者若还想保持之前3%-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就必须转投“固收+”,学会忍受更高一点的波动和回撤。
相关逻辑不再复述,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看前几篇:
《债市巨变!固收投资进入“乱纪元”,如何调整投资?》
《长债今年波动剧烈,固收基金后续怎么投?》
从结果来看,今年也确实如此:纯债类基金表现一般,权益仓位较高的固收基金,收益表现也更好。
表1:今年以来各类基金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7-10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挑选到省心的“固收+”基金呢?
一、如何挑选“固收+”基金
选固收基金和选权益基金的差别还挺大的,选固收基金相对容易些,主要看以下3点:
1
有强大投研团队的基金公司
很多人都会说,买主动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话虽然没错,但在买固收基金时,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更加重要!
因为投固收最重要的是资产保值,如果遇到债券爆雷,基金净值会出现剧烈回撤,将对收益造成难以预估的冲击。
可是债券数量又非常多,有几万只,筛选的工作量极其庞大,必须靠团队协作。
对“固收+”基金来说,是债券和权益“两条腿走路”,还需要一个强大的权益研究团队推荐好股票给基金经理。
因此,优选权益和固收整体实力都很强的基金公司,可以获得更好的业绩保障,并尽可能地规避踩雷风险。
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和分析,固收和权益都比较强的基金公司有:易方达、广发、招商、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
固收团队比较强的基金公司有:南方、博时、鹏华等;此外,华夏、富国、国富、安信、东方红、嘉实、中银等基金公司的固收实力也很不错。
2
经验丰富、历史业绩好的基金经理
债市不像股市,市场风格变化没有那么大,也没有学习新商业模式、新兴产业的压力。过去已经证明有效的投资方法论,未来更容易延续。
此外,固收类基金往往有更大的规模容量,管理规模上升对超额收益的影响更小一些。
因此,挑选固收类基金经理,选历史业绩好、经验丰富、已经有一定名气的,大概率不会差。
3
注意基金的目标定位
同为“固收+”基金,不同的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差异可能很大。有些基金波动率2%、最大回撤4%;有些高波动率的产品,最大回撤可能达到15%。一高一低,波动差异接近4倍。
比如下图的两只“固收+”基金(黑线和蓝线),虽然都跑赢了同类平均水平(红线),但净值走势差异非常大,投资体验差异也很大。
图1:高波“固收+”VS低波“固收+”历史表现
所以,投资者在选基时,一定要了解基金的目标定位,别买与自己风险不匹配的产品。
根据组合的权益仓位和净值波动水平,我将“固收+”基金分为两类——稳健型和积极型,业内有时候分为中低波和中高波,意思差不多。
二、广发基金:固收团队实力强,近一年整体业绩优秀
说到固收综合实力强的基金公司,不可不提广发基金。根据二季报数据,按照纯债+含权债的口径算,广发旗下的主动债券基金规模合计3423亿元,在基金公司中可谓是数一数二。
当然,我们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业绩。观察近一年的业绩,广发旗下的“固收+”基金,收益率和夏普比率普遍好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5-6-30,数据来源:Wind)
表2:广发旗下稳健型“固收+”基金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30,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表3:广发旗下积极型“固收+”基金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30,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下面,我从广发旗下的固收基金中,挑选几只符合前述条件的优秀“固收+”基金为大家介绍一下。
1
积极型(中高波)“固收+”
考虑到当前股市表现较好,且比债市有更好的性价比,当前建议优先关注积极型“固收+”。
所谓积极型“固收+”,就是权益仓位较高(一般在15%-30%左右)、年化波动也较大的“固收+”(年化波动率4-8%,最大回撤<15%)。适合持有时长能达到2年以上的资金。
张芊·广发招享:
股债双馨的老将,
成长风格的“固收+”
张芊有24年从业经验,超12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目前在管8只产品,独立管理的有4只。她管理时间最长的是广发聚鑫(000118),任职以来(2013-7-12至2025-6-30)的累计回报达到175.70%,区间年化回报8.90%。作为二级债基,这只产品的长期业绩相当突出。
不过,我个人更偏好的是她管理的广发招享(009121),这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上限30%,可以投港股。基金成立至今的平均股票仓位约为23.39%,符合积极“固收+”的定位。
自成立日至2025年6月末,累计回报37.73%,年化回报6.36%,大幅跑赢了同类平均水平。(2020-04-22至2025-06-30,数据来源:Wind)
张芊擅长通过经济周期、宏观政策及估值水平等动态调整股债比例,积极捕捉权益市场的弹性。
固收部分,以信用债为主,获取稳定的票息收益。
权益部分,张芊的选股有鲜明的“广发特色”,擅长挖掘成长股获取超额收益。下图是其管理广发招享成立以来的股票持仓风格,大盘成长占比较高。
图2:广发招享股票持仓风格
我们以近期披露的招享二季报为例,张芊在个股配置上具有鲜明的成长风格,对于看好的公司敢于长期坚持,比如汇川技术已持有达21个季度,腾讯控股重仓了15个季度。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强势,尤其是创新药,广发招享早在2023年底就布局了创新药龙头——信达生物。
表4:广发招享2025年二季度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持仓标的仅供举例,不做个股推荐
展望后市,随着市场回归成长风格,张芊的表现可能更值得期待!
张雪·广发恒通:
擅长大类资产择时,
连续10个年度正收益
张雪也是一位深耕固收多资产的投资名将,从业近17年,管理公募组合超10年。与其他基金经理不同的是,她毕业后先在银行工作了7年,涉足过人民币债券、外币债券、外汇、衍生品等多种资产类型和多个市场。
这使她对多资产间的关联性有了深刻的认知,也培养了较高的市场敏锐度,并逐渐构建了全球化的宏观视角和良好的资产大局观。
2015年至2021年期间,她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任职,管理过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2021年12月,她加入广发基金,次年3月陆续接手管理广发价值回报、广发恒通等“固收+”基金。
10年来,她做到了每个完整年度是正收益,今年以来也是正收益,这对于积极型“固收+”来说非常不容易。因优异的业绩,张雪也是《固收基金经理TOP50》的常客。
张雪管理的广发恒通六个月(010036)(偏债混合型基金)的任期累计回报是18.69%,年化回报5.47%,大幅战胜了同类基金的平均表现。(数据来源:Wind,2022-04-14至2025-06-30)
张雪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把握大周期的拐点,这是固收基金经理中非常稀缺的能力,也是她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张雪敢于在市场回调时出手加仓,不惧逆向的孤独;等到股市上涨后又逐步减仓,不贪恋趋势的收益。下图是广发恒通六个月的仓位估算和沪深300走势的对比图,能看到多次逆向而行,体现出久经沙场的淡定从容。(数据来源:Wind,2022-04-14至2025-06-30)
图3:广发恒通六个月股票仓位(估算)VS沪深300走势
固收方面,以信用债为主,也会把握利率债的交易机会。
权益方面,张雪在行业均衡配置的基础上,也会根据中观产业判断,超配少数行业,把握行业轮动带来的收益。
下图是张雪管理广发恒通六个月以来的行业变化,近一年持续逆向加仓了医药行业,较好地把握了本轮医药行情。
还能看到,她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通过布局黄金股,较好地对冲了其他股票的下跌,间接实现了资产配置的目的。
图4:广发恒通六个月资产配置情况
展望后市,随着债市的黄金时代离去,加上宏观层面的剧烈波动,张雪的资产配置能力更显可贵,有望给持有人带来穿越周期波动的稳健回报。
2
稳健型(中低波)“固收+”
稳健型“固收+”,就是权益仓位较低(一般在0%-15%左右)、年化波动也较低的“固收+”(年化波动率2-4%,最大回撤<8%)。适合1-3年持有期的资金。
可参照指数:中证非纯债债券型基金指数。
王予柯·广发招泰:
股票赚股息、债券谋收益的
另类“固收+”
王予柯是在广发基金自主培养的优秀基金经理,2007年毕业后开始担任固收交易员,2011年开始管理债券专户,2015年开始任基金经理,有18年从业经验和10年基金管理经验。
他管理的广发招泰(008420)是偏债混合型基金,波动率较低。观察其净值曲线,特点是在上涨行情中有较强的进攻性,在震荡行情中又能守得住。(2020-03-05至2025-06-30,数据来源:Wind)
固收部分是王予柯的强项,擅长债券交易,近几年通过配置长久期的利率债获得了不少超额收益。下图是他管理广发招泰以来的持仓券种变化(数据来源:Wind,2020年二季报至2025年二季报)
图5:广发招泰持仓券种变化
权益部分主要配置红利资产,获取稳健的股息收益。下表是2025年二季报股票持仓,以公共事业和有色为主:
表5:广发招泰2025年二季度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持仓标的仅供举例,不做个股推荐
王予柯管理的广发稳睿六个月(012943)也很不错,可以投港股,波动率略高一些,历史收益也要更好,成立以来累计回报20.15%,年化回报4.96%。(2021-09-16至2025-06-30,数据来源:Wind)
吴迪·广发鑫和:
小盘成长风格的“固收+”
吴迪也是广发基金内部培养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有10年从业经验和5年基金管理经验,现任特定策略投资部总经理。
她最为擅长的是固收资产,管理的广发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003376),是广发债券指数基金中的旗舰产品,也是全市场持有人户数最多的债券指数基金(剔除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达到73.05万户。
广发鑫和(004750)是吴迪的“固收+”基金代表作,她在“郁见投资”的访谈中说,低波“固收+”对资产配置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要追求绝对收益,大概率要做仓位择时。另外,权益部分对个股基本面的反应要求更高,其团队中有量化投研人员,主攻Alpha策略,用量化策略来解决选股问题。
从广发鑫和过去6个季度的报告来看,组合的股票仓位不超过5个点,可转债持仓不超过3个点。从持仓变化来看,自上而下对资产类别进行灵活轮动的特点鲜明。
以股票持仓为例,去年上半年,持仓以红利低波为主,阶段性参与资源品和出口产业链;进入三季度,加仓受益于经济企稳的标的,并配置了一定的可转债仓位。
今年上半年,AI、创新药等成长风格资产表现占优,她的股票持仓也以成长股为主,在上涨行情中表现出更好的弹性。(2021-04-08至2025-06-30,数据来源:Wind)
下表是2025年二季报股票持仓,以中小盘成长股为主,前十持仓平均市值329亿。
表6:广发鑫和2025年二季度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持仓标的仅供举例,不做个股推荐
除了广发鑫和,吴迪还管理两只“固收+”基金,分别是广发恒祥(014738)和广发集瑞(003037),都是二级债基。虽然接手时间不长(2025-5-7至今),但看了一下业绩,截至7月23日的任期回报已有3%-4%,可见吴迪在量化选股方面很有一套,后面再细细研究。
本轮行情小盘成长显著占优,广发鑫和可能会比较好地把握住小盘股的东风。
三、结语
7月以来,股市比市场预期走得更强,权益基金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不少投资者开始想着配点权益基金。
但考虑到经济基本面复苏尚未确认,股市的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我认为,“固收+”基金还是更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回撤和波动风险相对可控,尤其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不是很强的投资者。
这次只介绍了广发旗下4只“固收+”基金,但不得不说,广发真是一家股债双强的公募大厂,做含权债的基金经理不仅多,而且风格和策略各不相同。
除了前面提到的张芊、张雪、王予柯、吴迪,还有曾刚(从业超22年的固收老将,管理集裕、恒鑫)、姚秋(股债协同配置,稳润)、谭昌杰(深耕固收多资产,趋势优选)、邱世磊(低波固收+,安悦回报)、宋倩倩(低波“固收+”,安盈、聚泰)、李晓博(聚荣、聚盛)、吴敌(安享、安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猫头鹰研究院的文章《市场结构性震荡,寻找高波“固收+强队”》。
同时,广发也是一家主动权益大厂,可以为“固收+”基金的投资管理提供宏观策略、股票研究、稳健权益等多方面的投研支持,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远川对张雪的专访(《广发基金张雪:以宏观视野驾驭“固收+”的成长之道》),基金经理口述她是如何在这个平台做成长股。
我猜,正是因为完全开放的投研平台支持,让广发基金这些年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先后加盟。也是因为有一体化的投研协同机制,在权益市场向好的环境中,其旗下“固收+”基金经理的表现更令人期待。
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研究分析,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