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娱乐圈真是让人感慨万千。那一场网红的蒙面演唱会,竟然敢将门票售价定至近千元。或许是当下娱乐市场的一种奇特现象,又或许是人们对于新奇体验的追逐。然而,当我们看到这高昂的票价时,不禁想起全内娱的歌手们。他们在舞台上兢兢业业地歌唱,却往往难以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回报。这场网红演唱会的高价,仿佛在提醒我们,内娱歌手们的付出与收获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失衡。或许是时候该重新审视和调整这个行业的价值体系了,让真正有才华的歌手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这几天,“旺仔小乔”的名字传遍了各大平台。
许多此前从未听说这个网红的网友,现在也对她留下了印象——“那个让汪苏泷和张碧晨吵起来、争谁是《年轮》原唱的网红。”
26日晚,旺仔小乔发布道歉信,看似给闹剧画上了一个尾声,表示将接受所有批评与指正。
为不了解的朋友解释一下,这场上周最大闹剧的起因,是坐拥2000万粉丝的网红旺仔小乔宣布要开蒙面演唱会,被骂圈钱上了热搜。
她在短视频平台是唱歌网红中的顶流,发布的翻唱作品动辄几百万点赞,从未在视频中露过脸。
旺仔小乔宣布要开线下演唱会后,网友们最初并不意外,今年以来已经不少网红都在尝试参加音乐节、开演唱会,已然是一大趋势。
但细看却觉得不对劲,旺仔小乔的演唱会票价竟然堪比一线明星,内场最高票价968、看台最低票价268。
蒙面演唱会的形式,也让网友们产生不信任:“蒙着脸怎么保证台上是旺仔小乔?”“怎么确保不是假唱?”
现在网络上对旺仔小乔本人的争论愈演愈烈,许多人都对她原定于8月的演唱会能否召开保持疑虑。
从那艺娜、何秋亊到旺仔小乔,唱歌网红扎堆开演唱会的现象也被再度被审视。
它原本被认为是演唱会热潮中微不足道的边角料现象,如今则被怀疑成为了最新的韭菜地。
今年的演唱会热潮,成了唱歌网红变现第一站
旺仔小乔引发的演唱会争议,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唱歌网红开演唱会现象的缩影,此前曾陆续引发过讨论的三大问题一次性集中爆发:
受众、定价与原创度。
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样的网红开演唱会有人看?网红演唱会定价多少合理?以翻唱他人歌曲为主的网红配开演唱会吗?
相较于其他唱歌网红,旺仔小乔的作品有两大特点,一是前文提及的从未露脸,哪怕参加线下活动进行演唱也是以戴面具的形式。
在青岛一场演出中,旺仔小乔身着礼服与夸张的布艺面罩。
在抖音平台的一次汇演节目录制里,她戴上了二次元风的全包头套。
另一大特点,则是她的人脉成谜,时不时发布与韩红、姚晨、张韶涵等大牌明星在现实中见面,并共同唱歌的视频片段。
这些合拍的唱歌视频,和旺仔小乔发布的大多数翻唱视频一样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只唱网红歌曲或经典歌曲的热门片段。
不露脸、经常与明星合拍,这些特质都加剧了旺仔小乔的神秘感,粉丝数与视频播放量水涨船高。
论号召力,旺仔小乔称得上“有资格”开演唱会,她的线上粉丝数量不少,票不愁卖。
但论演唱会实力,那些让旺仔小乔在网络爆火的因素反而成了阻碍她开拓线下渠道的限制,也是大众集中质疑的部分。
比如不露脸,在线上意味着神秘感、距离感。
网友们此前也是支持旺仔小乔在唱歌视频中不露脸的,觉得大家都有在网络中保留隐私、不被打扰的权利。
但换到演唱会这种线下消费场景中,不露脸意味着内场座位的体验会大打折扣。
常规演唱会里,花大价钱买内场票的许多观众都是为了离喜欢的明星更近,能更清晰地看到明星本人与舞台编排。
歌手在台上慢慢进入状态、表情与歌声愈发投入,本身就是线下演唱会的魅力之一。
旺仔小乔选择不露脸,便让网友们质疑难道买内场票是为了看你的面具有多精致吗?
更何况旺仔小乔的内场定价还不算便宜,她的演唱会票标价最高968元、最低268元。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近期正在举办巡演的歌手胡海泉的票价为180—1080元,看台价比旺仔小乔低,内场价也只比她高一百左右。
不露脸带来的另一大问题是假唱疑云。
在前文提及的青岛活动中,网友们发现旺仔小乔戴面具现场说话时声音有点发闷,但唱歌时声音依旧清脆,当时就曾引来一些质疑讨论。
这种差别到底是因为假唱?还是因为旺仔小乔在面具之下单独用了耳麦唱歌收音?至今尚无官方回应或定论。
如果旺仔小乔只在线上活跃,假唱疑云或许并不会掀起太大风波。
毕竟大家往往默认线上发布出来的作品往往经过了一定修饰,并不会细究一个网络视频内的歌声是否足够原生态。
但落在演唱会形式上,假唱疑云将与消费者权益挂钩,性质完全改变,因而备受关注。
事件发酵后,演唱会主办方华纳音乐发布回应,可以通过签约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接受有关部门监管等方式,来确保是“旺仔小乔”账号所有者出场真唱。
表示门票定价遵守了市场规律与行业标准,是综合考虑演出制作成本后的结果。
但回应中依旧扎眼、引发许多网友质问的还有原创度问题。
本次演唱会上,旺仔小乔预计演唱30首曲目,其中15首为翻唱歌曲。
“演唱会上一半时间在唱别人的歌”的行为,同样冲击着大众对个人演唱会通常演唱自己曲目的朴素认知。
“赚钱不寒碜,但吃相别太难看”
蒙面演唱会的形式陷入舆论漩涡前,旺仔小乔曾在直播中将蒙面的表演形式形容为:“虽然国内没有先例,但国外其实有很多前辈这么做过。”
这句形容后期成为了争议导火索之一,因为国外采取蒙面形式的歌手大多都是原创能力强的个人歌手。
比如被称为社恐天后的Sia“洗牙姐”,在演唱会上常年以夸张遮脸的假发造型露面,但能获得听众们的认可与支持。
因为她实在太有实力,写出《Unstoppable》等多首全球大热歌,听众们乐于为才华横溢但社恐的创作者让步。
且哪怕是用假发遮脸,洗牙姐通常还是会漏出嘴部区域来保证麦克风收声,观众也能确定是真唱。
相较之下,账号中更多是翻唱其他歌手现成作品的旺仔小乔,目前还难以获得大众对才华者的宽容赦免权。
大众关心的定价问题,说到底也是对能力或才华值不值这个价的讨论。
大多数人并非是觉得网红就不该开演唱会、不该赚这份钱,而是认为有时“赚钱的吃相不该太难看”。
实际上,网红开演唱会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现象,在过往一直存在,只是今年才陆续引发关注。
举例而言,早在2019年,知名主播冯提莫在重庆举行过演唱会,近两年来,唱歌网红、网络歌手们早成为了线下音乐节的常客,举办过多场活动。
今年五一期间的太湖湾音乐节阵容就曾引发讨论,被音乐爱好者质疑是否太过混搭。
阵容中既有周深、吴克群、单依纯等正经歌手,还有唱歌网红何秋亊,以及相声演员岳云鹏。
这些现象此前并未被大众关注到,因为不少唱歌网红虽然在所在平台上备受热捧,但受限于当下无处不在的信息茧房,往往处于出圈后查无此人的状态,普通人哪怕看到了名字也不知道是谁。
网红们想赚钱卖票,粉丝们乐意买票线下见一眼喜欢的博主,作为小圈子内双向奔赴,原本无可指摘。
比如同为唱歌网红的井胧&井迪、王翊恩,目前已经开过多场巡演演唱会。
这几位网红的定位更接近于原创型歌手,有几首属于自己的网络热门歌。
他们的巡演演唱会票价普遍低于500,最低低至88元,场地大多是室内小场子,处在大众认知中与小明星相当、价格相对合理的区间。
其中井胧&井迪售卖的最高档位588元VIP票,包含了观众与歌手进行1V1合影、获得签名照的环节。粉丝可以线下直接与歌手近距离互动、握手、拍摄视频。
前段时间因搞笑、抽象引发关注的那艺娜巡演,票价同样在99元—229元区间。不过单独设立了一个666元的合拍票,买了票后可以和那艺娜合拍一条短视频。
客观分析来看,666元合拍视频也是一种特殊的圈钱行为,把那艺娜的抽象流量利用到了极致。
但因为那艺娜足够火,与她合拍的视频往往也能收获一定流量,666元是特殊情况、99元才是普遍票价,网友们认为还算合理。
当然,旺仔小乔的粉丝基数或许比以上举例的网红歌手更大,理论上定价可以比他们更高。
只是现在反扑的舆论证明,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当下的价格与她能带来的线下体验是匹配的。
网红演唱会经济里,想赚钱的不只有网红
本剧闹剧风波中,不少网友都产生了“这年头谁都能办演唱会了?”的疑惑。
疑惑不只指向网红歌手本人,也指演唱会举办的客观难度。
毕竟在大众认知中,举办一场演唱会是高难度高专业的事,需要歌手与主办团队反复打磨、设计,再专业的歌手也不会小觑举办演唱会的难度。
但现在一场又一场网红、演员为主角的演唱会的举办,让人们不免好奇演唱会的难度是被打下来了?
在演唱会经济这股热钱面前,的确涌现出了许多专业开演唱会的主办方团队,来实现“谁都能开演唱会”。
6月份时,网红何秋亊的演唱会曾陷入抄袭争议。其舞台美术、服装造型、应援互动等多个环节,都被质疑照抄、照搬其他明星歌手们。
网友们戏称这是“演唱会界的拼好饭”,多家粉丝发帖声讨。其中服装造型撞车尤为严重,几乎一样的演唱会创意造型被扒出近十个。
他的演唱会票价当时也引发了“割韭菜”质疑,最便宜的看台票410元,最贵的内场票1314元。
事后何秋亊本人在直播间做出回应:
“票价不是我定的,定得再高我也拿不了很多钱,每一场多少钱都已经和主办方定好了,不是卖得越多我挣得越高。”
工作室表示服装问题也来源于外部,重合的造型来自演唱会服装团队提案。
尽管声明中明确将责任归属为第三方合作团队,许多网友认为何秋亊方在这次风波中也难辞其咎,何秋亊的抖音账号在10天内掉粉超280万。
据新榜报道,像何秋亊这种与第三方主办团队合作举行演唱会的模式其实并不少见。
艺人赚的是演出费,业内称之为“秀费”,每场多少钱是写在合同里固定的,演唱会门票价格则是由演出公司来全权把控。
“责任分割很明确,艺人本身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不用担心入座率多少、打不打折,也不管票房赚了多少钱,不参与分红,除非演出公司是艺人团队自己入股的。”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演唱会经济报告中也提及,演出公司赚门票和赞助费,但需要承担艺人费用、票务、场馆租金等成本。最后主办方的利润率为40%—45%,艺人约为42%—47%。
因此作为市场行为,想赚钱的并不只有唱歌网红们本身,还有广大的演唱会主办方市场。
过去一年时间内,大大小小的歌手有能力开演唱会的都开了,没那么大能力的也都涌入了音乐节、拼盘演唱会等场合。
在艺人资源相对枯竭的背景下,有粉丝基础的唱歌网红们,自然而然成为了市场眼中尚待开发的蓝海或绿洲。
毕竟这是一个有成功先例的赛道,刘宇宁正式进入娱乐圈、成为演员之前的身份是唱歌主播,作为网络乐队摩登兄弟的一员,2019年时开了首场万人演唱会。
从专业歌手到演员,从演员到网络唱歌主播,能被推上演唱会舞台的人越来越少,类型在大众眼中似乎也越来越“偏门”。
这似乎证明着,已经燃烧了两年的演唱会热潮似乎还没有到偃旗息鼓的时候。
它依然是搅动线下经济的大鲶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作者:叶橙子
上一篇:今起填报!福建考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