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能值多少钱?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国际电子竞技发展论坛上,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李小磊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估算——预计到2026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带动周边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从各地实践来看,电子竞技的魅力不仅在于打游戏本身,还在于它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快速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电竞与文旅融合,为消费市场点燃了“新爆点”。2024年KPL总决赛首次登陆北京工人体育场,吸引3.3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8%,带动工体商圈消费增长220%;浙江衢江将电竞游戏与“村运会”结合,2024年吸引超10万玩家参与线下赛事,带动农村电商农产品销售额增长280%——数据背后,是电竞年轻流量与文旅实体场景碰撞出的巨大火花。二者构建的“线上引流—线下消费”闭环,使电竞酒店、文旅综合体等新业态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找到了“年轻化表达”的电子版路径。电竞通过其强大的交互性与传播力,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时代气息。KPL西安WE战队举办“电竞+盛唐”主题活动,选手身着唐装参与线下挑战赛,设置“虚拟偶像合影”“电竞汉服租赁”等消费场景,“当电竞遇上盛唐”等相关话题阅读量破12亿,推动西安“年轻化旅游城市”形象升级;《王者荣耀》携手敦煌研究院打造的“飞天”皮肤,将古老壁画之美融入技能特效,使敦煌线上关注度猛增500%。文旅资源为电竞提供深厚底蕴,电竞则赋予传统文化破圈传播的翅膀,二者“内容共创”形成文化活态传承的良性循环。
融合的辐射力更延伸至社会层面与国际舞台。电竞牵手文旅后,二者共同催生了大量跨界岗位,各地新建改建的电竞场馆兼具比赛、孵化企业、配套商业运营需要人,懂电竞的旅游策划、专业的赛事解说、设备研发都需要人,这些改造需求和岗位缺口为城市更新与就业扩容提供新动能。
同时,电竞作为全球青年通用语言,已成为文化“走出去”的轻骑兵。《王者荣耀》国际版在东南亚赛事中植入“长城守卫军”“敦煌飞天”等中国符号,2024年新加坡总决赛期间,赛事周边的“丝路主题手办”海外销量突破100万件,成为文化输出的“轻载体”;腾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电竞文旅文化遗产保护计划”,通过电竞直播展示中国非遗技艺,2025年全球观看量超2亿人次,无不印证着电竞文旅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独特优势。
各地已有的成功经验显示,“电子竞技”,这个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务正业的产业,需要被重新认识。当然,发展挑战也不小,各地产品同质化、短期流量难成“长效留量”、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破局之道也许就在各自的文化基因里——设想一下,当苏州园林融入电竞地图、用成都熊猫IP开发特色角色,让文旅元素从“背景”跃升为“核心体验”,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数字经济的浪潮已奔涌而至,全球年轻人对电竞的热爱也是需要正视的精神文化需求。电竞文旅融合是线上流量赋能线下场景、文化内涵激活产业价值的试验场。若能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帆、以需求为锚,电竞产业也能释放澎湃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为中国文化自信增添新注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庆坤)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