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这回是真的“歪”了。一边是外资高调抛售美债,单月跑掉1200亿美元;另一边,犹太资本集团默不作声地撤出华尔街,突然把钱扔到以色列科技和远东新能源产业。仔细一看,连巴西的稀土矿上都开始挂起罗斯柴尔德家的徽章。
这场资本大迁徙,肌肉已经不在美元和航母,而在钱和技术正在去哪儿。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很扎眼。外资今年第一季度抛售美债前所未有,光一个月就跑了一千多亿美元。别说什么相声段子,大资本出逃哪怕不放烟花,谁都能闻到火药味。
钱为什么要跑?答案就写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嘴里——“美国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仅次于以色列。”你说滑稽她还挺认真。但这不是段子,中国、印度、东盟、法国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正用真金白银投票。47国搞本币结算、沙特用18%的石油贸易转用人民币,美元全球储备份额直接跌穿58%。
美元霸权出现这么大的裂痕,并不是发生了运气不好那么简单。
美国制造业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GDP只能分一杯11%的羹,其他都靠印钞票和借钱。结果债务利息啃掉了联邦税收的22%——钱都被债吃了,还想继续充大头。
其实过去三年,美国玩金融制裁玩上了瘾,出手240%的增速,号称世界警察,但却给了全球各国一个共同“作业”——怎么才能不受美元支配。印度干脆用卢比买俄原油,法国道达尔用欧元包下卡塔尔上千亿天然气。而东盟呢?他们直接自己清算本币,绕开美元。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早就警告过:“美元特权会反噬。”现在看,说的再明白不过。
历史就像复制粘贴。十九世纪的英镑曾经不可一世。靠金本位、靠皇家海军、靠全世界的“贸易保护费”。但遇到一战这个“黑天鹅”,黄金储备见底,制造业被美国反超,一夜就变成了废墟。美元这两年,怎么看怎么像当年的老英镑。
只不过这一次,拎包跑路的,不仅仅是普通资本家,而是犹太财团掌控着的财富发动机。
别忘了,美国的投行有六成在这群人手里,硅谷那块有四成的科技公司也是同一套人马撑着。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快变成他们的会客厅了。72%美国关键军工企业靠犹太资本输血。难怪2024年美国股市波动率创十年新高,对冲基金一撤就是新纪录。
更加扎眼的是,以色列自己都没想到,过去年里吸引的犹太风险投资增加了320%。这不是“回家”,是保险柜外移。毕竟以色列人均创业数量全球第一,科技公司密度三倍于硅谷,连网络安全出口也拿下了全球12%。但别忘了,以色列除了特拉维夫这一小块地方,国土面积比北京市的一个区还小,战略纵深等于零。2024年军费吃掉GDP的5.8%,战争一开,外资直接撤离37%。芯片制造、动力电池,产业链基本是空白。
看着的确很美,但真有钱灌进来,经济体量撑不起几个浪头。2023年以色列GDP才4230亿美元,不到中国广东的三分之一。这就是资本深知的短板。
犹太资本为什么看上中国?不是市场规模,是“基础工业能力”。
中国稀土产量、锂电池、半导体、工程装备,没有一个是“花架子”。稀土集团能做到99.999%超高纯度量产,而美国矿企三年了,产出率还卡在65%。盾构机一天22米下去,印度的水电站还得防螃蟹。量产电池直接干翻硅谷本部。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比加州总部高40%。
所以,中国这盘棋,犹太资本一进来,思路就很明显:只投硬科技,不碰消费互联网。像28nm芯片、有生物医药园、量子实验室这种领域,2024年全被他们押注进去了。连私下里大佬都说:“在中国赚钱,靠的已经不是资本游戏,而是技术壁垒。”
另一头,全球资本的避风港,正悄悄转向南美,特别是巴西。从巴西进口稀土,一年时间中国激增两倍,2100万吨的储量,全球第七。罗斯柴尔德家族联合中国主权基金,直接吃下淡水河谷15%的股权。人民币和雷亚尔结算,已经覆盖铁矿石贸易的35%。圣保罗也学会了硅谷那套玩法,搞了个“拉美纳斯达克”,170家犹太科技公司冲进去就在这两年。
资本不傻,知道美国制裁那么狠,钱一去不回。于是巴西成了最佳转运站,既不被美国盯上,还能连着中国赚产业链的钱。这就是“资源 技术 货币”的三角同盟,南美资本市场变新避风港。
不得不说,资本流向的逻辑,就是全球权力迭代的路线图。
当财富、制造业和技术不再以美元为锚,而是投向能造东西、能实验、能落地的地方,全球游戏就变了。看似底气十足的美国,已经在“自称老二”时悄悄松口。沙特买中国无人机,德国电池订单给了宁德,巴西总统抱着一堆人民币贷款回家修高铁。
美元霸权的裂缝越来越大。谁还信光靠印钞和派航母就能定天下?资本用脚投票,告诉世界: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产业链、创新力和劳动者韧性”的国家,而不是一摞摞越来越薄的美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