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个月前,尼日尔公开抢夺中国财产,驱赶中国公民,现状如何?
创始人
2025-07-25 19:55:36
0

尼日尔的能源危机:一场由贪婪和误判引发的灾难

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在经历了长达三天的全面停电后,其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工厂停工,炼油厂损失百万美元,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几个月前尼日尔政府的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驱逐中国石油技术人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场危机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累积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让我们从尼日尔政府的“暴走”开始,一层层剥开这起事件背后的复杂性。

2024年3月,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尼日尔军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签订了一项资源换贷款协议。然而,协议执行近一年后,尼日尔政府突然变脸,先是向中石油索要巨额税款,随后又要求追加贷款,遭到拒绝后,便开始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的报复性行动。

今年3月13日,尼日尔政府驱逐了三名在中石油、西非原油管道股份有限公司和SORAZ任职的中国高管,并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这些举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5月23日,尼日尔政府更是下令要求部分中国石油工人必须在月底前离境,目标直指在尼日尔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

尼日尔政府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员工平均月薪高达8678美元,而尼日尔员工仅为1200美元,且中国员工占据大部分管理岗位,而尼日尔员工则主要从事操作和劳务工作。尽管存在工资差距,但尼日尔政府却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在驱逐中国技术人员后,他们接管了位于尼日尔东部的津德尔炼油厂,导致尼日尔石油行业几乎完全瘫痪。

这并非单纯的“无理取闹”,而是与尼日尔的深层政治和经济结构息息相关。西非萨赫勒地区曾是法国的核心殖民地,法国长期以来对该地区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新殖民主义”的延续体现在尼日尔的经济命脉——铀矿和石油资源,都牢牢掌握在法国企业手中。

尼日尔军政府上台后,试图摆脱法国的控制,收回被法国企业垄断的资源。在与法国军队对抗中,他们寻求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的帮助,成功夺回了铀矿的控制权。然而,这并非免费的午餐,俄罗斯企业随后参与了铀矿开采的竞标。

在收回部分资源后,尼日尔政府似乎错误地认为可以轻易摆脱对中国技术的依赖。他们没有意识到,中石油在尼日尔二十多年的投资(累计46-60亿美元)建设了油田、炼油厂以及尼日尔-贝宁输油管道,将尼日尔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尼日尔驱逐中国技术人员后,其自身的石油产业却无法支撑,导致能源系统瘫痪。

面对经济困境,尼日尔外交部长桑加雷上个月访问中国,试图修复两国关系,但为时已晚。尼日尔的鲁莽行为,不仅导致经济崩溃,还激怒了中国,这个曾经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这场危机深刻地揭示了尼日尔政府的短视和误判。为了摆脱法国的控制,他们选择了错误的策略,最终导致自身经济的严重倒退。尼日尔的故事,也为其他非洲国家敲响了警钟:在争取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盲目排外和短视的政策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这并非简单的“活该”,而是对一个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复杂挑战的深刻反思。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