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全力打造县域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在这片土地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携手合作,形成强大合力。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企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重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维护;社会组织则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等工作。通过这种多元共治的模式,仓山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激发了创新活力,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知识产权根基,成为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打造县域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专题访谈之八
近年来,福州市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知识产权保护典型经验。为充分展现高地建设工作成效,现遴选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单位开展系列访谈活动,为奋力开创知识产权发展新局面,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知识产权工作参考。
据悉,近年来,仓山区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要点,扎实推进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共治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本期专访仓山区人民政府,全面了解仓山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情况。
仓山区打造县域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总体进展如何?
仓山区自2022年8月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以来,再接再厉,扎实推进各项工作,2024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截至2025年4月,全区共拥有有效商标注册量约6.87万件、全市第二;各级示范优势企业及贯标培育企业178家、全市第一;有效发明专利4544件、全市第三;高价值发明专利2134件、全市第三;有效实用新型专利1.24万件,有效外观设计专利3439件。仓山区市场监管局获评2024年度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仓山区在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统筹领导上有哪些做法?
一是高位推动,健全机制。仓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的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全区考评体系,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高位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工作。二是深化学习,提升能力。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学习交流,着力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工作能力。三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坚持聚焦体系建设、执法监管、特色服务、氛围营造等重点精准发力,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强化执法保护水平、提升服务保护效能、增强社会保护意识。
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驿站成立。
仓山区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方面有哪些关键举措?
仓山区以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为核心策略,始终坚持推动协同共治与社会共治。
一是行政司法协同护权增效。着力打通行政与司法保护衔接的堵点,仓山区市场监管局与鼓楼区人民法院签订诉非合作框架协议,成功参与诉前调解案件15件;今年以来举办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活动4场,探索搭建案源线索信息平台。
二是跨区域联动聚势赋能。仓山区市场监管局与长乐区市场监管局签订“5+3”知识产权跨区域合作协议,形成办案机构结对共建机制;与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交流知识产权产业集聚经验,推进三江口“沿江向海”区域知识产权信息互通互享、经验互学互鉴、优势互补互促。
三是服务驿站点亮共治新局。在上渡林产品交易中心等五大专业市场,金山街道丽景社区、对湖街道师大社区、螺洲镇排下社区三大社区以及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创新设立9个“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驿站”,整合14家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力量,形成辐射全区的公共服务网络布局,有效凝聚了镇街、社区、市场方、高校院所、代理机构等多方力量,初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强有力的执法与监管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屏障,仓山区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仓山区创新推行市场监管所“组团办案”2.0模式,科所联动,大所带动小所,优化辖区所人员结构布局,有效整合执法资源,建成3家市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先行所,夯实基层保护基础。2024年以来,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7件,其中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4件。2024年的专利纠纷受理量同比增长164%,位居全市第二;打击侵犯“冰墩墩”标志专有权案件入选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将违规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力维护了行业秩序。
仓山区在提供特色化、精准化对企服务方面有哪些创新实践?
仓山区创新打造环南台岛知识产权服务“灯带”,构建多元特色服务平台,有效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拓展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陆续建成16个各级服务站点。成功打造全市首家橘园洲商标品牌指导站,落地全市首个“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并率先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金融工作驿站,形成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全方位、立体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024年以来依托该服务体系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企业100余家,不定期梳理并推送知识产权政策及实务指引,部门联动镇街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惠企服务,精准辅导企业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现场协调解决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专利快速预审通道等关键问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仓山区在创新闽都文化街区保护方面,目前有哪些重点区域和特色做法?
重点推进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和螺洲古镇的保护实践,着力建设“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示范街区。依托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驿站”,开展“烟山话知产”活动,围绕烟台山“福文化”与商业融合,探讨文创IP开发等知识产权价值转化策略。协助福州市打造“山·海·城”地理标志矩阵,并以此为抓手,强化福州特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共治,在福州市局的推动下,部门联动镇街,在螺洲古镇区域打造福州特色地标宴,助企对接各区县地理标志产品,加大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力度。
仓山区在支持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具体有哪些突破性做法和成效?
仓山区成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区三级海外纠纷线索快速响应,高效整合资源,为企业海外纠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区内企业富兰光学应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诉讼时,组织专家、律师、业务骨干成立专班团队,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及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胜利应诉,避免巨额索赔的同时成功守住美国市场,该企业也因此获得省级知识产权海外保护补助;及时为锐捷网络应对“337”专利纠纷提供专业线上培训支持,成功使原告方撤回3件专利起诉,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走出去”发展信心。
福州市知识产权与质量文化公园揭牌。
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仓山区是如何提升社会大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
仓山区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引导。一是创新宣传阵地。在飞凤山公园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与质量文化融合主题公园,打造茉莉花造型亭,以智能显示屏等载体集中展示名企风采、创新成果及消费维权知识,构建集宣传、教育、休闲于一体的重要宣传阵地。二是强化主体培训。针对市场创新主体,联动国家、省、市、区多部门精准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培训活动,2024年以来已举办“知识产权合作发展谱新篇”“专利转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防范侵权风险,守护品牌价值”商标与地理标志保护维权培训等近40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创新保护能力。三是深化公众科普。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社区等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升全民保护意识。2024年以来相关活动已覆盖学校、社区、专业市场等重点领域,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有力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记者 朱丽萍 通讯员 游振云 文/摄)
上一篇:懂车帝的测试可信吗?
下一篇:月入多少,才甘心做团播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