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独角兽走向资本台前
创始人
2025-07-25 02:23:49
0

A股正迎来一批势头强劲的先进制造新锐。据统计,在过去的30天时间内,先后有3家头部国产GPU公司推进了自己的上市进程。

谈及近段时间国产GPU企业密集上市的热潮,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北京商报记者颇为乐观地表示,国产GPU企业在技术突围、政策支持和市场替代三重动力下,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升级。

资本与需求的互选

国产GPU企业密集冲刺上市,背后是行业特性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催化。

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壁仞科技、格兰菲、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瀚博半导体等至少5家头部国产GPU企业陆续启动了IPO进程。据《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及天眼查等数据统计,上述5家企业目前估值均已突破百亿,其中估值最高的摩尔线程,在2024年末完成Pre-IPO轮融资前的估值就已达到约246.2亿元。

据公司招股书,沐曦股份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的投后估值也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0.71亿元。

柏文喜认为,对整个国产芯片产业而言,上市潮标志着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产芯片生态迈入体系化、工程化建设新阶段,从研制一颗芯片到打通一条产业链,再到支撑起一个生态,国产芯片占比上升就是例证之一。

从技术研发的默默深耕到资本市场的集中亮相,时代即将见证国产GPU行业从技术积累向资本赋能的关键跨越。

摩尔线程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GPU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基建,技术壁垒极高,从硬件架构到软件生态都需要长期系统投入,上市融资能为持续研发“输血”,助力突破核心技术;面对国际巨头的强势竞争,上市可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生态培育,还能吸引顶尖人才、增强全球竞争力;而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推动下,叠加AI等领域对高性能GPU的需求激增,上市也能帮企业更好地响应战略需求,完善布局,抓住市场机遇。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认为,国产GPU企业陆续具备上市条件并先后推进上市,首先表明国内玩家的技术已经能够进入到产业化阶段,研发和产品落地有了实质性进展,不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其次,这也代表着资本市场对国产GPU认可度的提升,众所周知,GPU等先进制造的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单芯片研发成本动辄数十亿,且需持续投入以保持技术迭代。在一级市场融资趋紧的背景下,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企业获取稳定资金流的重要选择。投资机构愿意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反映出市场对国内玩家、“国产替代”前景的看好。

以另一家处于上市进程的GPU企业沐曦股份为例,根据其招股书,公司拟募资39.04亿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AI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几项描述均指向通过资本“补血”支撑技术攻坚的逻辑。

尽管暂时仍处于投入期,但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对国内硬科技企业的包容度叠加国内对自主可控算力的刚性需求(如政府、金融等领域的安全算力部署)等,都为国产GPU企业拓宽了通道。

实际上,各条国产硬科技赛道近期都掀起了上市热潮:AI领域,“AI六小龙”之一的智谱华章于2025年4月14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有望登陆科创板。机器人行业同样活跃,今年上半年,包括斯坦德机器人、卧安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其中仓储机器人极智嘉成功上市,明星企业宇树科技也于7月开启A股上市辅导。生物医药板块更是动作频频,2025年6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提供清晰路径。7月1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成为该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企业,目前还有必贝特、恒润达生、北芯生命等企业也正在科创板排队冲刺。

与国产GPU企业类似的是,这些企业都面临研发投入高、现阶段自“造血”能力弱的情况,但借助这股资本、政策与技术联合推动的上市潮,有望实现突破性发展。

上市流程的推进,意味着其技术成果具备了商业化落地的土壤,这也让资本市场看到了技术转化为收益的具体可能性,形成需求牵引资本,资本反哺技术的良性循环。

多维度升级

“除了推进上市进程,近期公司也在积极准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技术分享。”摩尔线程方面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在近期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摩尔线程将参会并带来不少技术分享。

对于以摩尔线程为代表的头部GPU企业而言,除了推进研发迭代之外,对外进行技术力展示的窗口似乎也逐渐变得重要。

上市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同时也是重塑国产GPU行业竞争格局的可能性——这代表着机会,也暗含着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对企业而言,募资将直接加速技术迭代,不论是单点的性能优化,还是整体的生态完善,都需要资本支持以突破研发瓶颈,对自身是这样,对同行亦然。

摩尔线程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多家企业集中冲刺上市,意味着国产GPU行业在国家战略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竞争也将逐步升级。目前国际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生态构建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企业在资本涌入、人才集聚的背景下加速追赶,行业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

在这一趋势下,企业要构建自身优势。以其自身为例,依托自主研发架构,突破全功能GPU在多领域的技术壁垒,推出覆盖多场景的产品矩阵;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完善软硬件生态布局,提升产品兼容性和市场适应性;响应国家战略,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在相关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认为,国内芯片企业出现上市热潮后,行业竞争逻辑从单纯技术比拼转向技术+资本的双轨竞争,企业需从战略层面重构竞争力,构建动态护城河。

从行业视角看,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都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达了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意思,企业集中上市可能引发所谓的“马太效应”,各领域技术根基扎实,或某一场景明确的企业有望借助资本放大优势,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玩家则可能在更透明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边缘化。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也有类似判断,他认为,下个阶段这些国产GPU企业必须技术实力和资本运作并举,“强者愈强”的分化虽会加剧竞争,却能推动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倒逼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头部玩家的进阶考验

上市潮只是一个标志,新阶段起点的标志。

国产GPU企业的真正考验,在于从技术深耕与资本运作中搭起某个螺旋上升的进阶通道。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郑磊认为,国产GPU企业和行业顶级玩家目前的差距主要集中于技术和生态两方面,市场有巨大的需求,在国际上对中国封锁硬件供应的情况下,为国产GPU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短期内,行业将进入由技术决定估值、靠资本拓展空间的新阶段,那些能在AI芯片、图形显卡等细分领域构筑技术壁垒,并将资本转化为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非常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GPU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放眼长期,国产GPU企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亦会通过技术创新继续缩小。以摩尔线程为例,据悉,其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例如部分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国外尖端产品,部分智算集群效率甚至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产品。

但是综合实力能否比肩,仍要看国内企业的GPU软硬件及整体生态是否能形成气候、形成规模,并在最终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尝试咨询上述各GPU企业,但截至发稿,除摩尔线程外,其余4家还未有直接回应。

长期来看,上市潮的意义并不在于哪家企业率先敲钟,而在于能否通过资本赋能技术,让后发的国产GPU进一步从可用走向好用、泛用,从而在算力需求扩大、产业竞争升级的环境下行稳致远。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天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