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4岁男童,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拔乳牙时死亡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7月23日,桂阳县卫生健康局就该事件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称,发生意外的4岁男孩徐某某,于7月20日早8时15分因上颌乳前牙区(门牙区)腭侧埋伏牙,到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经医院综合诊断,患儿埋伏牙位置较深,且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不高,手术难度大,经家属同意后,于21日12时40分在全身麻醉下行上颌骨部分切除及上颌埋伏牙拔除术。
然而,在实施麻醉过程中,患儿突发紧急情况,医院专家团队及时全力抢救,并紧急联系市级ICU专家到现场参与抢救。令人痛惜的是,虽经多方全力抢救,患儿仍于18时22分不幸死亡。
该事件发生后,婴幼儿拔乳牙应该注意什么、何种情况下拔牙需要全麻等问题也引发网友讨论。对于网友的关心,四川口腔医院麻醉科曾兴强医生在红星新闻的采访中给出解答。
▲桂阳县卫健局发布的情况通报
幼童拔牙,应该选择全麻手术吗?
“低龄儿童采取全麻的办法进行拔牙等手术,其实并不少见,因为全麻口腔诊疗尤其对孩子来说有着一些明显的优点。”曾兴强说。
他告诉红星新闻,如采用全麻手术,即可一次性完成全部所需要治疗牙齿的诊疗,减少孩子的就诊次数和时间;另一方面,在全麻状态下,不会因患儿配合不好而影响医生操作,进而能保障手术效果;此外,全麻状态能让孩子克服手术的疼痛和恐惧,实现全过程舒适化治疗,避免对患儿造成手术心理阴影。
红星新闻记者也查阅看到,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下称《指南》)中也明确:口腔门诊常常由于患儿的焦虑、恐惧、哭闹和挣扎而无法完成检查和治疗,通过强制甚至束缚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是否要采取全麻手术,曾兴强也表示,这主要取决于儿童配合程度,以及手术复杂度、家长意愿度。换言之:“只要家长有顾虑,不同意,那么就不能进行全麻口腔治疗。”
“家长常见的担心,其实主要来自全麻对孩子神经乃至后期健康的影响。而这也几乎是我每天都要向家长解答的问题。”曾兴强解释,麻醉性药物具有短时间代谢性、可逆性的特点,采用麻醉药物作用的器官,药物很快能够代谢掉,随即就能完全恢复器官本来的功能。
曾兴强也提出:“现在我们应用的麻醉药物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只要由专业麻醉科医生进行评估,合理使用是不会对小朋友身体造成伤害的。”
▲图据四川口腔医院
所有低龄儿童,都适合全麻手术吗?
曾兴强告诉红星新闻,如果孩子存在生理或心理缺陷,不能配合诊疗;对手术感到异常恐惧、有多牙需要治疗且难以往返医院,则可考虑进行全麻手术。
但也并非所有幼童都能采取全麻手术进行口腔治疗。曾兴强明确表示,如孩子有呼吸道疾病、有其他疾病史导致身体状况不稳定的,则不建议进行全麻手术。
而上述《指南》中也明确,有下列情况不建议行门诊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诊治:①全身状况不稳定的 ASAⅢ级以上的儿童;(即并存病情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②可能因潜在或已并存的疾病导致口腔治疗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儿童;③近期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愈者、哮喘发作及持续状态的儿童;④气道评估存在困难气道的儿童;⑤预计口腔诊治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可能延长的病理性肥胖、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儿童。
此外,《指南》还规定下列情况,应谨慎进行门诊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诊治:①因某种并存的疾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的儿童;②一般性过敏体质者;③3岁以下儿童宜平衡风险与收益。
低龄儿童全麻拔牙,要注意什么?
上述《指南》中明确提出:由于口腔检查和治疗邻近呼吸道,对刺激敏感性高,口内分泌物容易进入咽后壁和气道产生呛咳,甚至引起喉痉挛、气管或支气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门诊实施儿童全身麻醉下的口腔治疗前,宜根据儿童全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曾兴强也指出,在确定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口腔疾病治疗前,医院方面首先应进行麻醉前评估,了解患者尤其是孩子目前的健康状况、过敏史、既往史、现病史等,且麻醉医师也需集合患者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心电图、血糖、胸片、心电图等,综合判断是否有进行全麻手术的风险。
除了麻醉前评估,曾兴强也强调,在等待麻醉期间,孩子要尽力避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如果不可避免地发生以上情况,那么我们也会建议改期治疗,以降低麻醉风险。”
此外,曾兴强也提醒,如果要实施全身麻醉,则术前需要空腹。他解释称,处于全麻状态下的宝宝,对诊疗操作刺激导致呕吐、返流的胃内容物,极易误吸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孩子术前要合理禁食禁饮,同时预防感冒。
而在治疗完成后仍不可大意。曾兴强提醒,手术后患者应进入麻醉复苏室苏醒,苏醒后由麻醉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符合条件者方可离院。且患者离院时,也要求必须有能负责任的成人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