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在广州举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在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广东保险经营“逆势上扬”,其资产规模、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等规模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为广东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
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分红险成重要驱动力
截至2025年6月末,广东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36%。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达4616亿元,同比增长5.5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6个百分点。其中,浮动收益型分红险表现抢眼,保费收入7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63%,有效带动了保费整体增速的回升。
在广东金融监管局辖内(不含深圳),保险业发展态势同样良好。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为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403亿元,同比增长4.69%;赔付支出1202亿元,同比增长5.91%;提供风险保障金额高达645.4万亿元。
农业保险提质增效
赋能乡村与海洋经济
今年以来,广东金融监管局联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切实保障农户利益的通知》,有力推动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375.99亿元,同比增长9.68%;赔付支出35.7亿元,同比增长10.79%。
在支持“海洋牧场”发展方面,广东金融监管局指导保险业组建海洋牧场保险共保体,横向扩大承保能力。2025年1-6月,累计为海洋牧场提供风险保障10.44亿元,支付赔款6764.22万元。同时,创新推出“支农再贷款+海洋牧场”专用融资方案、“海洋牧场冷链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6月末,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贷款余额达501亿元,同比增长19.09%。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广东金融监管局持续发力。在“老有所养”方面,将个人养老金广州试点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辖范围。截至2025年6月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达1630万户,入金规模96.58亿元,广东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累计为1824万群众积累了940亿元的养老资金。
在“病有所医”方面,各地大病保险已实现与基本医保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费用“一站式”实时结算,城市定制医疗险覆盖全辖20个地市近1400万人,商业健康险累计为6.9亿人次提供健康风险保障169.58万亿元。
在“弱有所扶”方面,2025年1-6月,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累计为3万名农村低收入居民提供13.8亿元风险保障。广州市长护险制度覆盖参保人1200万人,试点至今累计超13万人享受待遇。
跨境保险服务升级
助力大湾区融合发展
今年上半年,广东跨境保险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截至6月末,共有9.03万辆港澳机动车享受到跨境车险“等效先认”的投保便利。辖内保险公司已备案43款大湾区健康险产品,累计为超15万人次提供了健康风险保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粤港澳深四地不断深化跨境金融监管共识,推进规制衔接,推动大湾区金融业改革与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
下一步,广东金融监管局将统筹推进促发展、强监管、防风险各项工作,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助力广东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