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有一个被称为“最穷城中村”的地方,这里的租金仅为 500 元/月。看似低廉的租金,却如同一盏明灯,救活了无数打工人。这些打工人怀揣着梦想与希望,来到这座繁华的城市,却常常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而这个“最穷城中村”,以其亲民的租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栖息之所。在这里,他们可以节省下更多的钱,去追逐自己的目标,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默默地承载着打工人的疲惫与努力,见证着他们在城市中拼搏的身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城事攻略 (ID:sz-citys114),作者:C姐,编辑:包子,图片:加绒,题图来自:加绒
在深圳,只要提到南山,就会让人自动代入“高大上”形象。
作为深圳核心区的中心,南山拥有着超20万/㎡的海景别墅和年薪百万的大厂精英,繁华无比。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壕”为代表的区,同样藏着月租500元的农村自建出租屋,四面环山,还被称为“深圳最穷城中村”。
这里,是南山的“麻磡村”。
一、这里是,麻磡村
麻磡村位于南山西丽片区的羊台山脚下,四面环山,虽然环境闭塞,却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客家老村。
网传麻磡村是南山各村的分红垫底,本地村民收入不高,基本以收租为生,而整个村子的产业单一又少,这导致这里的经济滞后。
外面的人不愿进来也进不来,村里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各种问题让麻磡村成了“深圳最穷城中村”。
可背后的原因,却远不止那么简单。
麻磡村是深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与白芒、大磡并称“水源三村”。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区域内禁止高密度开发和高污染产业,因此传统工业被迫退出,而这三个村则需要面临无比巨大的经济难题。
不仅如此,麻磡村的落后和老旧问题同样难以改善。
根据深圳城中村的规划要求,麻磡村所在的整治分区严禁大规模拆除重建,仅允许“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所以住宅区无法重建。
当地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解决,邻近的牛成村就曾尝试通过“整村土地统筹”试点破局,但麻磡村内超过90%建筑未确权,产权和补偿问题难以解决,推进缓慢。
从环境因素到地理交通,从产业限制到建筑难题,麻磡村的变富道路仍然迷茫。
但即便如此,身处深圳金融核心区的麻磡村,始终保有一线城市的光环,因为租金低廉且山青秀美,这里也住进了许多外地人。
二、住在麻磡村,是种什么体验?
麻磡村的交通不算便利,目前仅有公交能够服务周边居民出行,住在这里的多半是当地村民和想省钱的打工人。
走进麻磡村,这里已然没有了南山CBD的繁华,楼房大多都是2~3层的自建房,若是再往里走一点,基本只剩老式泥瓦建筑。
商铺不再集中建成商业圈,而是直接开在房屋1楼,主要卖的也是日用品和零食小吃。
初入麻磡村,会在恍惚间以为自己离开了深圳,回到了乡下老家。
住在麻磡村,却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房租便宜啊,500元一个月,这可是南山!”
“你没住过不知道,这里空气特别好,舒服。”
“我们物欲也不高,住在这里大家都很好相处,很喜欢!”
……
知道麻磡村的人并不多,能找到这里并长期住下去的人,都是看中了这里便宜、环境好。
在麻磡村租房的很多都是附近学校的学生,有些是自己出来住,也有些是父母租下来带孩子陪读。
这里的房子阳光充足,还能看到山景,精装单间的每月租金基本不会超过1500元,性价比极高。
如果能够接受住民房,房租甚至只需要几百元,而且周边远离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噪音打扰,很安静。
除了不吵,麻磡村的自然环境更是一绝,青山绿树,四面环绕,哪怕是深圳最热的七八月份,在麻磡村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除了租客,住在麻磡村的更多还是村民。
村内保留着许多客家碉楼,这是麻磡村的重要文物古迹,能追溯到100多年前。
碉楼旁便是当地村民自住的老泥瓦房,斑驳的墙面搭着一些现代化钢筋结构,转眼就成了老一辈村民的祖屋老家。
虽然穷苦了些,但村里的年轻一代因为地处南山,仍然能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
三、在麻磡村,看到深圳的AB面
从麻磡村走出来,是高楼林立的繁华西丽,这里住着年薪百万的大厂高管,住着基本实现财务自由的本地村民,学校、商业、住宅完善。
麻磡村与西丽市区的几公里之隔,却似乎隔开了深圳的AB面,A面繁华耀眼,B面老旧落后。
如果不是专门去找,你很难相信深圳南山还留着这样一处历史老村。
麻磡村的落后,并非不够努力。
绿茵环绕,空气清新,让麻磡村成为了默默守护深圳的“绿肺之地”,让客家历史和自然生态能始终保持原样。
在深圳,现代化的高楼花园住宅并不稀奇,难得的是,能在市中心旁遇见别样的古老村落。
麻磡村,虽然是“深圳最穷城中村”,但不该被遗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城事攻略 (ID:sz-citys114),作者:C姐,编辑:包子,图片:加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