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业上楼”入选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创始人
2025-07-23 08:37:02
0

福州“工业上楼”成功入选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这一举措极具创新性与前瞻性。“工业上楼”将传统工业生产与垂直空间高效利用相结合,打破了土地资源对工业发展的限制。在福州,企业得以在高层楼宇中进行生产作业,实现了生产空间的集约化。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企业成本,还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与升级。它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推动了我国工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展现了福州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


记者22日获悉,福州市国资委指导选报的福州左海集团《探索“工业上楼” 创新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改革案例,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典型范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编纂的《奋楫笃行——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

作为全市首个“工业上楼”试点项目,左海集团承建的光电产业园一期于2023年动建。该项目位于福兴经济开发区,占地29.67亩,计划新建5幢建筑,其中3幢为9层~10层厂房,其余为1幢配套公寓和1幢商务办公楼,建成后将由政府全额回购,招引光电等都市型工业企业入驻。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工业上楼”试点通过“向天借地、向新借力、向链借梯”,破解城区工业园区土地成本高企难题,探索都市产业的空间增长新范式。

为了破解“用地难”,左海集团以“腾笼换鸟”方式盘活低效用地,将工厂从扁平式转为垂直式,建造更加紧凑高效的生产用房,提升土地利用效能。同时,采用装配式建筑,将大量现场工作前置,先在工厂车间生产成品构件,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既提升现场建造效率,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光电产业园一期已实现结构封顶,计划2026年1月竣工,建成后土地容积率从1.7提升至3.0、总建筑面积从3.4万平方米提升至7万平方米,土地亩均效益将实现飞跃。

光电产业园建成后,将重塑“空间链”,打造智能“云梯”,以低租金招引光电上下游企业入驻,助力实体制造业实现轻资产运营,把更多流动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中,建设科技创新及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的产业生态。(记者 朱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