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新鲜出炉,在为投资者审视投资成果的同时,也为后市排兵布阵提供了线索。多位基金经理对上半年操作予以了回顾,并分享了对热点板块及投资机会的关键研判。整体而言,“结构分化”、“科技成长”、“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词汇,屡屡被基金经理提及。
以汇安基金为例,受益权益市场持续回暖,汇安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为投资者交上了一份较为突出的“答卷”。据二季报统计,截至2025年二季末,汇安基金旗下10只(仅统计初始份额)产品近一年回报超20%,其中重点关注AI领域的汇安成长优选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59.2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93%。
回顾二季度行情,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单柏霖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并非普涨行情,而是围绕“业绩确定性”和“政策驱动”两条主线展开的结构性博弈。高股息、低估值的价值股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而成长股内部则出现了明显分化。展望未来,汇安基金单柏霖认为,市场的结构性特征仍将延续。在配置上,需要更加注重攻守兼备,一方面把握具备长期产业趋势、业绩能够稳步兑现的优质成长股,另一方面关注在经济波动中具备防御属性的价值板块。
采取科技微盘策略的汇安多策略混合基金,目前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微盘股和科技股的交集领域。汇安多策略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36.7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93%。在汇安基金基金经理柳预才看来,二季度市场的交投活跃度较一季度更为分化,港股延续了近一年来的强劲势头,涨势延续。国内权益市场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硬科技板块,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新消费(主要集中在港股)轮番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汇安基金柳预才指出,二季度这些板块的上涨,虽然估值扩张的贡献较大,但从基本面角度看,确实是出现了过去三年未曾出现的改善信号(如创新药的BD,新消费的崛起及出海等等),因此这些板块的结构性行情, 具备一定的持续性,相应板块的估值中枢得以提升。
汇安基金自成立来所坚守的“以长期的思维解决问题”,在市场波动分化中也得到了传承。汇安基金副总经理、权益首席投资官邹唯在二季报中坦言,目前来看,更多地布局在科技成长类行业。回顾二季度操作,一方面对市场长期走势持乐观判断;另一方面整体配置变化较小。“从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来看,我们希望从长期视角出发,在中国经济整体企稳、结构上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寻找中长期具备比较优势的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发展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邹唯同时担纲的汇安基金多只产品近一年收益超30%,其中汇安行业龙头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34.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1.01%;汇安泓阳三年持有期混合、汇安润阳三年持有期混合、汇安均衡优选混合等近一年回报均超30%。
汇安景气成长组基金经理刘田同时在管的汇安鑫利优选混合和汇安核心成长混合,近一年收益率,均在25%左右。汇安基金刘田在二季报中指出,对市场的中长期偏乐观的观点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和调整;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会持续提升;虽然短期感官上增长有所降速,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可持续性,企业的经营质量都在得到系统性的提升。因此,汇安基金刘田认为A股市场的长期内生价值在持续得到提升,从而投资价值也会得到稳步提升。“中长期来看,我们预期市场中枢稳步提升的过程中会持续出现各种结构性的机会。从投资操作看,我们的配置相对均衡的分布在具备长期价值成长的行业和个股之中。”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