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挖贝网
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星环科技(688031.SH)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据悉,星环科技的战略定位是一家AI基础设施企业,通过深度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品和技术,为企业高效构建AI基础设施,全面赋能金融、政府、能源、电信等多个行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和业务范式创新。2024年,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构成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6.84%。
年亏损额持续扩大 去年亏损3.43亿元
由于星环科技于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所以我们能够了解到其自2020年至2024年的业绩。
2020年至2024年,星环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0亿元、3.31亿元、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2.45亿元、-2.71亿元、-2.88亿元、-3.43亿元。另外,截至2025年3月31日,星环科技货币资金为4.6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41亿元,合计为6.02亿元。
从数据上来看,星环科技的亏损在逐年扩大。特别是2024年,星环科技不仅亏损在扩大,公司的营业收入也在下滑。而在2020年至2023年,星环科技的营业收入是在逐年增长的。
星环科技表示,2024年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影响,2024年度客户在采购决策上更为谨慎,招标时间点较往年出现后置,且验收流程耗时延长,致使公司整体收入确认时间延后,进而导致公司收入下降、亏损扩大。
另外,高额的研发投入也是星环科技亏损的原因之一。自2022年上市以来,星环科技的研发投入一直居高不下。比如,2022年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包括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为1.94亿元,占营收的52.06%;2023年研发投入为2.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88%;2024年研发投入为2.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65%。
对此,星环科技表示,由于大数据基础软件产品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时间和资金投入。随着行业中新技术的涌现,尤其是AIGC引领的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公司正在加速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产品护城河,巩固技术方面的先进性,持续的研发投入可能导致公司盈利周期相对较长的风险。
曾计划定增融资8.86亿元,但已于去年底撤回定增申请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星环科技刚刚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定增。
2023年6月8日,上市还不到1年,星环科技就发布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开启了再融资历程。
经过多次修改,星环科技最终确定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86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投资于数据分析大模型建设项目、智能量化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平台建设项目、AI知识助理建设项目、研发及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本次发行不超过2416.8413万股(含2416.8413万股)。
不过在,2024年12月20日,星环科技发布了《关于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宣布此次定增终止。
星环科技表示,自披露《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以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中介机构等各方积极推进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的各项工作,基于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考虑,结合外部融资市场环境等相关因素,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慎思考,并与相关各方反复讨论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发行的相关事项,并撤回公司本次发行的申请文件。
实控人孙元浩直接、间接持股合计仅10%
星环科技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元浩。直接持有星环科技9.24%的股份,同时孙元浩还持有23.88%的上海赞星投资中心股份,上海赞星投资中心又持有星环科技6.24%的股份。以此估算,孙元浩直接、间接持股合计为10.73%。
除了孙元浩,星环科技持股5%以上的股东还有林芝利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赞星投资中心、产业基金、范磊,持股比例分别为8.77%、6.24%、5.59%、5.02%。
这种情况下,孙元浩通过与上海赞星投资中心、范磊、吕程、佘晖结为一致行动人,共控制了公司22.48%的股份,从而成为星环科技的实际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