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你没有比特币,而是你曾经拥有它——然后卖飞了。”
过去十多年,无数人、公司乃至国家,曾经拥有比特币。他们有的通过查获、有的靠投资、有的靠早期挖矿获得了海量的 BTC,但最终因为认知不足、财务压力、短期主义,选择提前离场,留下一个又一个令人扼腕的“卖飞”故事。
1、保加利亚:国家级卖飞之王2017年,保加利亚警方在一次反黑行动中,意外缴获了213,519枚比特币。按当时均价约2400美元计算,这笔资产总值不过5亿美元。
一年后,在2018年的熊市阶段,保加利亚政府低调清仓了这批比特币,总价值仅约20亿美元。
到2025年,这批比特币价值已突破250亿美元,几乎等于保加利亚全国GDP的三分之一。一个国家级财富跃迁的机会,就这样卖在了历史低谷。
更讽刺的是,官方甚至没有明确披露这笔资产的去向,有传言称其中一部分流入了“私营企业”,成为东欧黑幕经济的佐证。
2、德国:现代国家的清仓恐惧2024年,德国政府开始出售其执法机构多年查封所得的比特币,总计超过5万个BTC。这些资产通过交易所分批卖出,一度引发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原因很简单——德国财政部与警方都不想“持有风险资产”,宁可尽快套现。这些卖出均价大约在5.8万美元左右,总计卖出20多亿美元。
现在,5万个比特币的价值已经超过58亿美元。
但这笔账没人愿意等着去算,德国人选择了“干净利落地退出”,代价是错过未来的暴涨。
3、 英国:准备中的“卖飞”2025 年 7 月,英国财政部发布公告,计划于下半年清算 6 万个比特币。这批比特币价值约 36 亿美元,主要源于早期刑事调查中的缴获。
值得注意的是,这 6 万个比特币的来源与中国受害者紧密相关。其涉及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案涉比特币达 6.1 万枚,约 13 万名投资者被卷入其中 。
2024 年 4 月,在英国落网的钱志敏(当时化名 Yadi Zhang)正是蓝天格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主要嫌疑人。据英国警方通报,在之前的一起洗钱犯罪中查获的这 6.1 万枚巨量加密货币,源自钱志敏在中国境内实施的经济诈骗,钱志敏也因此被捕。这一案件成为英国历史上查获的最大规模跨国比特币洗钱案 。
与德国直接砸盘的处置方式不同,英国倾向于采用 “温和出售” 的策略,即通过定向分销、OTC 渠道等方式,以减少对市场的影响。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这无疑又是一个国家 “抛弃比特币” 的典型案例。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当比特币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主权储备选项时,英国的这一举措,究竟是在断尾求生,还是意味着其错过了未来发展的机遇 ?
4、披萨哥:比特币的原罪浪漫2010年5月,程序员 Laszlo Hanyecz 用1万枚比特币买了两张披萨,约41美元。
这就是著名的“比特币披萨日”。如今,这1万BTC价值约11亿美元,是历史上最昂贵的披萨。
但Hanyecz并不后悔:“那是比特币第一次变成现实世界的货币。”他的故事不是卖飞,而是一种信仰的火种——照亮了整个比特币的流通史。
5、特斯拉:止盈还是错判?2021年,特斯拉用15亿美元购买了46000枚比特币,震动市场。马斯克本人也一度喊出“支持比特币”的口号。
但到了2022年,特斯拉在宏观压力下出售了75%的比特币资产,理由是“增强现金流稳定性”。当时市场将这解读为“跑路信号”,比特币应声下跌。
特斯拉没亏,但若继续持有,这部分比特币如今市值已超50亿美元。
这一次,马斯克选择了“保守务实”,却也与“加密未来”渐行渐远。
6、其他卖飞者
很多2010-2012年挖矿者,在BTC涨到 $10、$100 就全部清仓;
Reddit 经典帖子:“我卖掉了1万个比特币换了一辆二手本田思域,现在我还在开这辆车……”
7、 卖飞的,不只是资产纵观这些“卖飞故事”,我们会发现一个共通点:
国家担心风险,错过未来
公司担心监管,错过价值
个人担心波动,错过信仰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真正困难的从来不是买入,而是拿得住。
你可以因为波动清仓,也可以因为体制选择退出,但你必须明白:比特币不会等你,它只为那些穿越周期、相信长期价值的人打开一扇门。
这就是比特币的残酷公平——它只奖励真正相信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