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卖包装盒,到碳纤维羽毛球拍,再到秋冬季的腈纶针织衫……这些日常物品的材质构成,都离不开一种化工原料——丙烯。
摄影 同黎娜
7月22日,丙烯期货和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正式挂牌上市。
郑商所理事长熊军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后,能够补齐烯烃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丰富产业链相关板块衍生品类型,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产业链韧性,同时,能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助力把我国化工产品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提升能源化工产品定价影响力。
丙烯制成品“藏在身边”
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之一,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
在用丙烯生产的化工原料中,聚丙烯(PP)是主要产品,还有环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等。2024年,从丙烯需求看,聚丙烯占比为67.7%,丙烯腈占比为6.6%。
从制成品看,丙烯可制成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三类合成材料。
聚丙烯可广泛应用于化纤、家电、汽车、包装等领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2024年,我国聚丙烯产量从1553万吨增长至3775万吨,累计增长143.1%,年均增长率为9.3%。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石化”)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全面投产。目前,荣盛石化聚丙烯设计年产能为180万吨。
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可生产丙纶(聚丙烯纤维)。丙纶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可回收等特点,近几年在绳索、渔网、安全带、包装材料等产业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在床上用品、服装、地毯等纺织品领域也有较大市场空间。2024年,我国丙纶产量为44.2万吨,同比增长5.7%。丙纶龙头企业包括湖北博韬合纤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等。
丙烯腈则可用于生产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腈纶、丁腈橡胶和聚丙烯酰胺等。
2014年-2024年,我国丙烯腈产量由123万吨增长至346万吨,累计增长181.5%,年均增长率为10.9%。
其中,ABS树脂是丙烯腈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其应用占比约为40%,主要用于工程材料、家庭生活用具等。荣盛石化ABS树脂设计年产能为160万吨,当前其在建的ABS产能为120万吨,在建的丙烯腈产能为66万吨。
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可生产腈纶。腈纶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强度和耐晒性,被称为“人造羊毛”。与羊毛相比,腈纶更具弹性,且纤维强度更高。腈纶可以与羊毛、棉等纤维混纺,广泛用于针织衫、毛毯、地毯等领域。
2024年,我国腈纶产量为62万吨,同比增长2.6%。目前,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腈纶年产能为53万吨,占全球腈纶总产能的40%。
丙烯腈还是生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主要原料。碳纤维是一种战略性新兴材料,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新能源、体育休闲制品等领域应用广泛。2024年,我国碳纤维产能为13.55万吨,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吉林化纤、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等。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使用的风电叶片,钓鱼竿、碳纤维羽毛球拍、碳纤维自行车,无人机等产品中,都大量使用碳纤维。
优化产业链企业运营效率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我国丙烯产能为6973万吨,产量为5341万吨;丙烯表观消费量为5536万吨,市场规模约为3845亿元。
受益于煤/甲醇制丙烯和丙烷脱氢装置的增加,以及2019年后国内多个大型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我国丙烯产能迅速增长。2014年-2024年,丙烯产能年均增长率为12.8%。
随着丙烯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叠加内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下游需求不足等因素,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石化”)运营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对石化企业的经营经济性将形成质的提升,也将提高企业经营灵活性。
“企业近几年通过积极参与PX等期货,已经深刻认识到,期现结合可以提高企业利润。”荣盛石化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石化企业需要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需要锁定利润的“稳定器”。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可以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给企业提供更多优化经营的机会;使企业在丙烯市场锁定产品价格,提前锁定利润;还可以使企业实现跨品种套保、多品种联动,稳定供应链多个品种经营。
金能化学丙烯年产能为180万吨。“原来我们认为,企业经营就是把产品生产出来、再卖出去,获取利润,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国际化大型化工企业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经营能力强。”金能化学副总经理伊国勇表示,“丙烯期货作为业内企业期待的品种,对行业风险规避、成本控制都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在价格有利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相应的丙烯原料,生产聚丙烯,提高生产效益。公司也会尝试与有需求的下游客户一起,逐步开展基差贸易、含权贸易,提高企业效益。”
整体来看,在丙烯期货没有上市前,相关企业主要通过上下游协同、动态管理库存、调整开工率等方式管理经营风险。企业通过签订长期合约或以均价结算,减小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优化”转型,为行业构建起市场化的效率优化机制。
期现结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产业链中间产品和我国规模最大的烯烃品种,丙烯期货和期权同步上市,会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更好满足企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企业还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权价格、不同到期月份的期权合约以及多种策略组合,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度和效果,增强产业链韧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认为,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对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期货市场为产业链提供连续、权威的价格信号,减少传统定价模式中的信息盲区,并助力基差等贸易模式创新,期货合约的标准化也将形成全国统一的价格基准。另一方面,丙烯期货上市,能打通‘液化石油气—丙烯—聚丙烯’的金融衍生品链条,产业链企业能利用多维度套保体系,将碎片化的商品风险转化为可量化、可管理的组合头寸,大幅提升产业链企业抗风险能力。”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能源”)的PDH(丙烷脱氢制丙烯)产能和聚丙烯产能位居国内前列,目前致力于从碳三产业深度变革出发,以聚烯烃为基础,以碳纤维和氢能源为核心,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东华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填补碳三产业链的期货品种空缺。企业借助期货和期权工具,能够锁定丙烯的采购或销售价格,有效规避现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仓单质押、厂库交割等模式,也会为生产型企业开展套期保值和优化成本提供便利。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为现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对产业客户参与套期保值、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石化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境外市场,但是企业开展国际贸易通常参考境外资讯机构报价,其代表性、透明度有限,市场亟须权威、公开、透明的价格提高市场贸易效率。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有助于提升中国丙烯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更好服务我国丙烯产业链企业参与全球市场。
为确保丙烯期货和期权市场稳定运行,切实发挥功能作用,郑商所接下来将做好相关工作。
熊军表示,郑商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稳起步”要求,突出严监严管,强化风险研判,恪守一线监管职责,着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郑商所将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根据产业发展和实体需求,不断优化合约规则制度,扎实做好市场培育和推广,更好助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 / 本报记者 同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