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10家险企赔付超七百亿,医疗与保险融合加速
创始人
2025-07-22 10:49:33
0

2025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理赔数据密集披露,折射出我国保险保障功能的持续强化与民众健康风险的演变趋势。截至7月15日,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在内的10家险企发布理赔报告,赔付总额超700亿元。从数据看,重疾与医疗风险仍是保障核心,但保额与治疗成本的差距、年轻化疾病趋势等问题,凸显出保障缺口与行业升级的迫切性。

上半年,保险业赔付支出呈现显著增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前5月全行业赔付支出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91%,其中人身险赔付占比68.5%(8019亿元)。

具体到公司层面,中国人寿以302亿元赔付金额、1214万件赔付量居首,平安人寿以206.2亿元紧随其后,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等赔付金额均超7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多数险企获赔率保持在99%以上,如中国人寿达99.6%,反映出理赔服务效率的持续优化。

从赔付原因看,恶性肿瘤仍是健康“头号杀手”,且年轻化趋势加剧。多家险企报告显示,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等高发疾病占据重疾赔付前列,但重疾险平均保额与治疗费用(如癌症靶向治疗需数十万元)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矛盾提示消费者需通过“基础医保+商业险”组合提升保障力度,而险企也需动态调整产品设计,例如扩展高发疾病覆盖、提高保额灵活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及医疗技术进步,保险业需从被动赔付转向主动风险管理。一方面,险企可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如早筛、慢病干预)降低发病率;另一方面,借助政策红利,探索“医保+商保+个人支付”的多层次保障模式,缩小重疾保障缺口。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核保、理赔效率,推动行业从“经济补偿”向“全周期健康伙伴”转型。

2025年上半年的理赔数据,既揭示了当前保障体系的不足,也展现了行业与政策协同下的巨大潜力。未来,医疗与保险的深度融合,或将成为破解“看病贵”难题的关键路径之一。

来源:金融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