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网络世界,有一个看似神秘的“情侣网红 7 年必翻车”的魔咒。曾被誉为初代顶流的这对情侣网红,本以为能逃脱这一命运,却终究未能幸免。7 年的时光,他们在网络上风光无限,收获了无数粉丝的喜爱与追捧。然而,或许是时间的消磨,或许是外界的诱惑,他们的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一系列负面事件接踵而至,曾经的美好形象瞬间崩塌。这一魔咒再次应验,让人们不禁感叹,在网络的浪潮中,没有永恒的辉煌,即使是初代顶流也难以抵挡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前几天,B战百大UP主@宝剑嫂 与@雨哥到处跑 官宣分手,结束七年恋情长跑。
话题直接火上热搜第一,在各平台都激发了热烈讨论。
热度如此高,一方面源于他们二人都属于头部博主,粉丝数加起来仅B站便超过800万,曾是许多人眼中的模范情侣,情侣互动视频也是他们账号重心之一。
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二人分道扬镳让许多网友集体发现:
倒在婚恋关上的初代头部网红,又多了一对。
网友们列举出更多因婚恋问题引发风波的头部UP主,譬如因被质疑辜负多年地下女友、移情别恋的花少北,隐瞒女友存在的某幻等等。
并开玩笑称B站仿佛和“7”这个数字杠上了,站内许多初代百大UP主在恋爱或婚姻的第七年发生大变故,分手、结婚或离婚。
少数平稳度过,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大网红因此翻车,或因此被迫内容转型而备受争议。
理性地说,“婚恋关”与“7年”的因素当然只是巧合,各个UP主经历的风波都是独立事件。
但纵向对比来看,也存在一定共性。
这批UP主几乎都是B站元老级顶流,可以称之为互联网上拍视频、拍vlog走红的初代网红。
乘着2019年前后的风口骤然爆火,且爆火时普遍还只是20出头的年纪,五六年后进入谈婚论嫁、婚恋问题爆发的高峰期也不奇怪。
作为最早把私人生活放到网上的一批素人,他们置换回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财富,个人行为与流量高度绑定。
如今随着风口消失、行业竞争加剧,他们也难免经历流量的退潮与反噬。
初代素人网红们当年能有多赚钱?
这个问题很难得到具体、准确的答案,但我们能从一些初代网红分享出的数字窥见当时的风口。
前段时间自曝被诈骗千万元的初代美食UP主@大祥哥来了,2019年时凭借作品试吃帝王蟹的视频爆火。
当时他作为月薪一万的普通打工人,花6000吃了一只皇帝蟹,贵价食材的猎奇感、工资与食材价格的对比冲突让这条视频一炮而红。
讲述被诈骗历程的视频中,大祥哥回忆2019年时B站找到他签约,一年的签约费为25万,是他工资的两倍,于是他当即辞职开始全职拍视频。
而仅仅一年后,大祥哥的平台签约费就涨到了120万一年。
这意味着一年内,哪怕大祥哥不接任何商单广告,只要保持视频更新,每月都能旱涝保收地拿到十万。
本次分手风波中的主人公@宝剑嫂,同为B站初代顶流、粉丝体量与大祥哥也相近,她当时的平台签约费用大概率也是百万等级。
甚至有可能更高,因为战略上宝剑嫂一直被B站视为标杆型UP主之一。
2021年B站回港二次上市,敲锣现场B站邀请了12位UP主共同见证。
其中就包括宝剑嫂,她是生活区的代表。与她同列的,还有游戏区的代表、后来的“B站一哥”老番茄,科技区的代表何同学等。
2023年时B站正式推动头部UP主试水直播带货,推出来“打头阵”的UP主又是宝剑嫂,以及她的男朋友雨哥。
当时淘宝有李佳琦,小红书有章小蕙、董洁,宝剑嫂与雨哥被视为B站在直播带货领域的押宝。
首次直播前后,B站为他们两位提供了App开屏、微博热搜、信息流等扶持,结束后官方出战报通报喜讯,总成交GMV 2800万。
宝剑嫂会成为B站力捧的对象,主要原因自然是她粉丝高、粘性好。
作为生活区UP主,宝剑嫂的视频内容经与美妆、时尚等领域相关,做直播带货更自然。
但从B站多次邀请宝剑嫂作为创作者代表、分享成名历程来看,宝剑嫂身上还有一个特质:
在所有美妆博主中,她或许是最能代表早期“B站梦”的那个。
她的成名经历是许多初代顶流UP主的缩影:一个寂寂无名的普通人,在B站上随意分享自己的生活或兴趣,某天意外走红。
宝剑嫂在B站上发布的第一个视频,是2017年她在宿舍里拍的化妆视频。当时她用15元的台灯打光,把手机靠在墙上拍摄。
视频画质模糊,剪辑技术约等于零,选题称不上精细。但这就是2017年网络视频平台的常态,当时没人知道个人账号的视频应该怎么做。
宝剑嫂早期单纯靠着有趣、直率、元气的性格吸引到第一批受众,视频内容主要分享美妆、化妆心得与日常记录。
后来她开始记录自己的异地恋过程,男朋友雨哥开始在宝剑嫂的视频中出镜,有了一定名气后设立了自己的账号。
二人成为了B站上的初代情侣博主,可以说他俩的恋爱是在观众与粉丝们眼皮子底下谈的。
在他们俩的账号内,情侣话题相关视频的播放量高且稳定,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也致力于围绕情侣打造相关栏目。比如情侣互相整蛊、情侣旅游vlog。
官方每年七夕或情人节盘点站内知名情侣时,他俩都会被盖章为“B站的模范情侣”。
然而模范情侣的名号背后,是让双方都精疲力尽的生活状态,宝剑嫂与雨哥的分手公告中都提及了感情与工作相绑定带来的精神消耗。
“工作与生活难以区分,边界变得模糊,这种不自觉的失衡,我们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并不属于‘爱情’的矛盾和压力。”
雨哥早年一期名为《我追到了宝剑嫂!》的视频,标题与封面中西装革履的送花场景让评论区不少网友误解,以为他求婚了。
点进视频才发现,实际内容是男生模拟追求女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期商单广告合作。
这种工作内容与恋爱过程深度绑定的形式,在他们的账号中并不少见。
宝剑嫂3月份发布的七周年纪念日vlog中,7分半的视频中夹杂了约两分钟露出产品名称的化妆过程,而化妆是为了引出电商平台的广告。
分手消息传出后,有粉丝回到这则vlog下留言:
“每个纪念日都要拍成视频的时候,就分不清是为了观众要做这些仪式、买这些礼物,还是真的为了对方。”
工作与生活混为一谈的问题,显然并非宝剑嫂、雨哥账号内容里独有。
市面上有非常多生活博主都曾被诟病“把人生节点当商单选题售卖”,在情侣赛道、母婴赛道里相当普遍。
情人节、纪念日、孩子满月百天与周岁都可以成为一个特殊节点选题,它们比平日的视频更有可能获得高数据。
从商业角度看,这么做无可厚非。
博主们本质在向观众与市场兜售自己的内容创作能力,有人兜售模仿才能,有人兜售游戏水平,而生活博主能兜售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它带来的隐患是,如果你只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普通人,或许颜值稍高、游戏或化妆技能水平稍强,你的亮点与才华很容易被兜售一空。
这一点在初代视频网红们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2020、2021年前后,B站上曾涌现出所有UP主都想要向生活区转型的趋势。
比如当时还未翻车的动漫区顶流UP主@Lexburner,在20年一年时间内做了12个生活类视频,并与其他游戏区顶流UP主老番茄、中国boy等人合拍了大量线下活动vlog。
在此之前,他每年投稿的生活类视频约为4—5个。
与此相似的情形还有原本是数码博主的@福乐小哥,他在与其他UP主合拍生活挑战类视频“变形兄弟”系列后走红,彻底转换了赛道。
转型趋势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这批初代视频网红几乎都是分享个人兴趣的素人。
像宝剑嫂当时喜欢记录自己化妆一样,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最初都只是在记录自己打游戏、看动画吐槽的过程。
固然有一定才华、创意,又得益于赶上了视频平台爆发的风口,早期视频哪怕制作水平青涩也依旧被观众青睐。
但走红后,因为缺乏成熟的创作训练或运营训练,个人能力往往难以支撑原专业领域长久的持续更新。
因此谋求转型的机会,一些人开始把镜头对准自己的生活,一些UP主开始组团拍摄视频,把群像作为新的视频点。
B站一度也致力于帮助这些自身视频内容进入瓶颈期的UP主转型,并由此拓展更多的受众。
比如通过邀请组织多位人气高的UP主一起拍真人秀,让他们共同生活碰撞出各种笑点,打造了多个人气颇高的站内节目。
但这种转型本质上是另一种竭泽而渔,生活经历和整活点子、内容创意一样,也会有被掏空的一天。
像宝剑嫂这样的初代视频网红,他们的成名方式,曾经是人们非常欣赏的、“普通人抓住机会改变命运”的典型模板。
宝剑嫂敢于在镜头前素颜出镜,分享自己作为普通女生摸索着变美的记录,比如如何通过化妆遮住自己的瑕疵皮。
在“微胖穿搭”这个概念还没有在电商平台走红之前,她就已经在个人分享像自己一样的圆脸女孩怎么穿会更优雅可爱。
她的受众几乎都是同龄人,粉丝们见证着她大学毕业,共鸣于她表达的身份转变期的迷茫、自卑,与后期的逐渐自信。
这种与粉丝之间的亲密感、朋友感,曾是初代网红们最独有、宝贵的价值。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素人博主与观众之间的天然亲切感与共鸣,往往会随着博主们的日渐走红而淡化。
当他们靠共鸣赚到第一桶金,人生轨迹与大众不再重叠,生活变成一个又一个选题。
粉丝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会最终走向流量时代的终点——观赏与被观赏者的关系,变得和看其他网红没有区别。
同时,当全网的网红、乃至普通人都开始分享形形色色的生活,他们的内容又会逐渐看起来不再那么稀缺。
此外,如今初代个人网红的更新能力,也很难再和MCN专业团队运作打造的账号相竞争。
因为真人只能分享生活,而MCN已经在批量打造生活。
此前,“母婴博主账号孩子多为签约出镜”的博主造假话题曾登上热搜。
媒体镜观台采访的一位MCN工作人员分享,之前“海归大小姐”话题走红后,公司立刻安排了手里一批流量不理想的留学博主人设账号,开始批量发布“回国继承家业”的图文。
互联网上,“生活”正在变成越来越廉价的情绪商品,像是越发空泛的安慰剂。
好让现实中缺少生活的人们,能在下班后的倦怠时间里能快速刷上几个视频,隔空拥有“生活”的体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作者:叶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