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落地 行业或迎转型重塑
创始人
2025-07-21 13:15:20
0

中国网财经7月21日讯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针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简称“地方AMC”)的业务范围、风险管理、监管协同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作为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力量,地方AMC将面临业务结构、经营策略、风险管理等多维度调整,行业格局或将迎来重塑。

办法核心要求明确地方AMC发展方向

记者注意到,《办法》首次系统规范地方AMC经营规则,涵盖业务范围、风险管理、监管责任等关键领域。核心要求包括:明确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占比底线,规定近三年年均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投资额占新增投资额比重不低于30%;限定经营区域,原则上在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强化风险管控,设定单一客户、集团客户投融资余额上限,以及流动性、关联交易、外部融资等监管指标;建立“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负总责+金融监管总局协同”的监管体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办法》旨在引导地方AMC聚焦主责主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发挥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办法实施后,地方AMC将告别此前监管相对宽松的状态,进入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

业务经营策略面临结构性调整

《办法》对业务范围和比例的限定,将推动地方AMC重构经营策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这一调整将从根本上扭转部分地方AMC偏离主业的倾向。

《办法》要求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占比不低于30%,意味着过度依赖非金融不良资产或其他业务的地方AMC必须压缩非核心业务。曾刚称,地方AMC需重新评估投资组合,建立业务分类管理体系,明确金融与非金融不良资产的投资比例。

《办法》明确地方AMC原则上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跨区域经营受限。曾刚分析,跨区域经营的地方AMC将面临业务收缩压力,需要将重心转向深耕本地市场。这促使公司更加深入了解本地经济结构、产业特点和风险分布,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立足本地的要求也将推动地方AMC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地域限制也将推动地方AMC加强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参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等项目,地方AMC可建立稳定的业务来源,同时更精准地服务地方经济。

30%的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占比要求,倒逼地方AMC提升处置能力。曾刚表示,地方AMC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风险评估和资产定价机制。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开发创新的处置模式,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和回收率。

这些规定有助于地方AMC真正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化平台,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通过聚焦主业,地方AMC能够更好地发挥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功能,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风险管理要求升级带来挑战与应对

《办法》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多项硬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投融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10%、同一集团客户不超过15%;优质流动资产不低于未来30天净资金流出;关联方债权余额不超过上季末净资产50%;融入资金余额不超过净资产3倍。这些要求对地方AMC现有管理体系构成挑战。

曾刚表示,主要挑战集中于四方面。系统性改造压力:现有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全面升级,包括集中度监测、流动性管理、关联交易识别等系统建设。许多地方AMC缺乏相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能力,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系统改造。

业务结构调整难度:集中度风险限制要求重新审视客户结构,对于过度依赖大客户或集团客户的公司而言,需要在短期内分散风险,这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和盈利能力。

流动性管理复杂性:30天净资金流出的预测和管理对于资产处置周期较长的地方AMC而言存在技术难度,需要建立更精确的现金流预测模型和应急流动性安排。

关联交易识别困难:50%的关联方债权限制要求准确识别和穿透监管关联关系,但实际操作中股权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关联交易识别存在挑战。

曾刚建议,地方AMC应从制度、系统、结构等方面入手: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集中度、流动性、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流程。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提高数据质量和管理效率。

优化客户和业务结构:主动调整客户组合,开发更多优质中小客户,建立多元化的资产组合,降低集中度风险。

完善流动性管理:建立动态的现金流预测模型,与金融机构建立授信额度,持有充足的优质流动资产,确保流动性安全。

行业格局重塑与未来发展趋势

《办法》构建的“省级监管为主、总局协同”体系,将推动地方AMC行业格局深度调整。曾刚认为,行业将呈现“集中度提升、区域分化、专业化凸显”的趋势。

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对风险处置负总责,将加大对违规机构的清理力度。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地方AMC可能被取消业务资格,优质资源向合规经营、专业能力强的公司集中。

曾刚表示,地方AMC深耕本地的要求,立足本地、原则上不得跨区域经营的要求将强化地方AMC的区域属性,各省市将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格局。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良资产规模差异将导致地方AMC发展的区域分化现象更加明显。

《办法》实施后,地方AMC将从“综合性投资”转向“专业化处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成功的地方AMC需具备三项能力:精准的资产定价能力、高效的处置变现能力、深度的产业整合能力。部分公司可能向细分领域深耕,如专注房地产不良资产重组、中小微企业债务重整等,形成“小而专”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称,《办法》既是对过去地方AMC“野蛮生长”的纠偏,也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短期内,行业将经历“缩表—阵痛—分化”;中长期看,只有真正回归不良资产处置本源、建立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生态的地方AMC,才能在新监管周期中实现可持续、差异化发展。

监管协同强化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办法》明确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要求加强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这一“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将消除监管真空,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

监管协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省级机构负责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金融监管总局制定统一规则,派出机构协助监测跨区域风险。

曾刚表示,监管协同将推动地方AMC合规成本上升,但长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地方AMC需将加强人才培养,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开发创新处置模式,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和回收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集中度、流动性、关联交易等监管要求,确保稳健经营。

总体来看,《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地方AMC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AMC需抓住转型机遇,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专业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在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服务地方经济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动态,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