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来了!老破小:我可能要贬值了
创始人
2025-07-21 01:29:39
0

高层一句话,楼市彻底变天!别再等什么“棚改2.0”“4万亿救市”了,那些中介连夜P的政策截图,现在可以直接删了——15号那场高级别会议,压根没提“刺激房地产”这四个字。建国以来才开了五次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次直接给楼市定了性:过去“盖房子=印钞机”的时代,彻底拜拜了!现在要搞“内涵式发展”,说白了就是:别再摊大饼盖新房,先把你家小区的破电梯、堵下水道修修;别惦记靠房子暴富,能住得舒服就不错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从“多盖房”到“盖好房”的大转弯,看懂的人已经开始抛售老破小了,你还在等什么?

一、中介的小作文比琼瑶剧还狗血,这次终于演不下去了

要说这届网友和中介,脑洞是真的大。会议前半个月,各种“内部消息”满天飞,比过年群发的祝福还密集。有说“增值税全免,买房跟买菜一样免税”的,有传“首付降到10%,大学生都能贷款买房”的,最离谱的是“4万亿国债收储存量房”——兄弟,你当国家是收废品的?连你家那套漏水的顶楼都要?

中介们更狠,朋友圈文案比小说还精彩:“错过这次,再等十年!”“高层会议必出大招,现在不买,明天涨价别怪我没提醒!”14号那天,我楼下中介小哥还给我发微信:“哥,连夜准备了10套‘笋盘’,明天政策一出就涨价,现在订还能锁价!”结果15号会议通稿一出来,他朋友圈直接从“卖房战神”变成“岁月静好”,发了张夕阳图配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你清高,你文雅,你昨天可不是这么说的!

为啥大家这么期待“救市”?还不是被过去的“剧本”惯坏了。2015年那波棚改,多少人靠拆迁一夜暴富?当时政策喊“货币化安置”,说白了就是拆了你家老房给你现金,逼着你去买房。县城大妈拿着补偿款冲进售楼处,跟抢白菜似的,房价硬生生被抬上去。现在大家还惦记这出,以为高层会再来一次“拆迁发钱”,做梦!

这次会议通篇看下来,连“刺激”“拉动经济”这种词都没提,反而把房地产塞到“宜居城市”的框架里,说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翻译成人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让你当“暴发户”的。那些幻想靠政策涨房价的,建议打开《新闻联播》重学一遍——高层都把话说透了:“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增量扩张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二、房子真的够够的了:你家小区空置率比你对象的回复还高

其实不用高层说,咱老百姓用脚投票都知道:房子早就多到住不完了。你去三四线城市转一圈,晚上9点小区亮灯率能到50%就算不错了,剩下的全是空置房,跟鬼楼似的。有数据说,2015年后建的商品房占了总量的一半,也就是说,过去十年盖的房子,比之前几十年加起来还多。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过5年的一抓一大把,有的地方开发商都开始“以房抵工程款”了——农民工兄弟拿了房又卖不掉,搁手里当传家宝?

更要命的是,大家兜里没钱了,也不敢借钱了。2015年搞棚改时,居民杠杆率才40%,六个钱包还能凑一凑;现在呢?63.7%!啥概念?相当于每个家庭的债务比你车贷房贷加起来还多。上次我妈去银行取钱,柜员还推销贷款:“阿姨,要不要贷点款装修?利息低!”我妈白眼一翻:“我房贷还没还完呢,再贷?你想让我住桥洞?”

人口也是个大问题。2015年出生人口1655万,去年就剩954万了,十年少了700万!以后谁买房?等这些孩子长大,说不定一个小区住十户人家,电梯都不用等。前几天碰到个卖二手房的朋友,吐苦水:“现在看房的全是大爷大妈,年轻人要么躺平不买,要么直接租精装房,谁还买老破小?”

客观条件摆这儿:房子过剩、杠杆到顶、人口减少,就算高层想刺激,拿啥刺激?总不能印钱发给大家买房吧?那不成津巴布韦了?所以这次会议说“存量提质增效”,不是不想刺激,是真的刺激不动了——就像你吃撑了,再灌两碗米饭,不吐才怪!

三、新玩法来了:楼市从“暴发户”变“老实人”

以前城市发展啥样?跟暴发户似的,兜里有俩钱就瞎折腾。你盖个300米高楼,我就盖个400米的;你扩个新区,我就搞个“宇宙中心”。结果呢?高楼倒是不少,电梯三天两头坏;新区建得漂亮,晚上黑灯瞎火没人住。这次会议说“内涵式发展”,说白了就是让城市从“暴发户”变“老实人”——别再比谁楼高能当地标,先比比谁小区没蚊子、下雨不内涝。

啥叫“内涵式发展”?举个例子:你家小区门口那条路,坑坑洼洼十年了,一下雨能养鱼,以前没人管,因为都忙着盖新房;现在不行了,政策要把钱花在这些“刀刃上”,修路、换水管、装电梯。《人民日报》头版都写了“城市要有温度”,温度是啥?是你加班回家,小区路灯是亮的;是老人买菜,楼下就有菜市场;是孩子上学,不用跨三个区。这些东西,比盖10栋高楼都实在。

还有个词叫“韧性城市”,听着玄乎,其实就是让城市“皮实点”。以前开发商为了炫富,使劲盖超高层,结果呢?电梯坏了修不起,火灾了跑不掉。这次会议直接说“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早该管管了!你去看看那些20层以上的老小区,电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住18楼的大爷天天爬楼梯,膝盖都快磨没了。现在政策要“统筹内涝治理”,也是戳中痛点:去年夏天多少城市“看海”?车泡水里,人出不了门,这种“脆皮城市”,谁住谁糟心。

最关键的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这话翻译一下:别学西方那套“资本说了算”,也别学港商搞“高周转、高杠杆”——拿地、借钱、盖房、卖房,一年赚一个亿,这种日子过去了!以前开发商敢借10个亿盖房,现在银行看见房企贷款就哆嗦;以前拿地跟抢红包似的,现在多少地拍出去是“底价成交”?以后开发商得学“慢工出细活”,盖的房子得让人住着舒服,而不是“盖完就跑,质量不管”。

四、普通人注意:老破小可能比你的工资还不值钱

说了这么多,普通人到底该咋办?就一句话:闭眼买房赚钱的时代,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以后买房,得把算盘打得比会计还精,光看地段没用,得看“品质”。

先说说老破小为啥危险。以前老破小值钱,是因为大家赌“拆迁”——万一拆了呢?一套变三套,翻身当土豪。现在政策明确“大拆大建终结”,要搞“城市更新”,啥是城市更新?不是拆了重盖,是“修修补补”。你家老破小墙皮掉了,给你刷刷漆;水管堵了,给你换换管,但想拆了盖新楼?门儿都没有!《求是》杂志都写了“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保的是老街区、老建筑,不是你家那栋没电梯、没车位、墙皮掉渣的老破小。

前几天碰到个朋友,十年前买了套市中心老破小,当时想着“地段为王”,结果现在想卖,挂了半年没人问。中介跟他说:“哥,你这房没电梯,90平米爬6楼,年轻人嫌累,老人爬不动,谁买啊?现在买房的都看小区环境、物业好坏、有没有充电桩,你这房除了地段,啥都没有。”他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当年买郊区的新小区,至少物业管事儿啊!”

那啥样的房子能保值?记住四个字:“宜居属性”。地段当然重要,但得配上好配套:小区里有花园,出门有地铁,周边有医院学校,物业24小时在线。就像找对象,光长得帅没用,得性格好、会疼人——房子也一样,光“地段好”是“渣男”,住着舒服才是“良人”。以后你买房,别听中介吹“未来规划”,先问问自己:“我住这儿,每天上班方便吗?孩子上学近吗?生病能及时去医院吗?”这些问题答不上来,再便宜也别买。

还有人问:“那我手里有两套老破小,要不要抛?”我的建议是:赶紧抛!别犹豫!现在不抛,以后可能真成“不动产”——动不了,也产不了钱。你想想,十年后,95后、00后成买房主力,他们见过好小区、住过好房子,谁会看得上你那套没电梯的老破小?到时候你想送都送不出去,还得倒贴物业费。

五、最后说句大实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作妖”的

这些年,房地产把大家折腾得够呛。有人靠房子暴富,有人掏空六个钱包还房贷,有人买了烂尾楼维权无门。现在高层终于把话挑明:房子是民生工程,不是经济兴奋剂。别再想着靠房子“作妖”赚钱,踏踏实实干点别的不好吗?

你看人家日本,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了之后,也搞“存量更新”,把老小区改造成适老化社区,装电梯、修无障碍通道,反而让老房子重新有了价值。咱们现在走的路,其实是“补课”——补过去只顾盖房、不管居住体验的课。以后城市里,不会再有那么多“鬼城”,也不会再有那么多“拆迁暴发户”,但会有更多亮堂的路灯、通畅的下水道、贴心的社区服务。

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好事。房价不疯涨,年轻人压力小了;房子住得舒服,日子才有奔头。别再被“炒房神话”忽悠了,那些靠房子暴富的时代,就像夏天的冰棍,早就化了。以后的日子,拼的不是谁房子多,而是谁过得舒服。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作妖”的。与其盯着房价涨跌,不如想想怎么把日子过舒坦——毕竟,住得舒心,比啥都值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