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加增材IPO狂欢:2亿烂账压顶,进口部件卡脖子,科创板又迎“带病闯关”玩家?
创始人
2025-07-20 23:03:15
0

账上躺着4.7亿营收,口袋里却掏不出一分钱现金——这家3D打印“小巨人”的招股书,写满资本市场的黑色幽默。

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加增材”)的科创板IPO申请,在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表面光鲜的招股书里,营收从2.47亿飙到4.71亿,净利润三年翻三倍突破9881万,一副“科技独角兽”的派头。

但掀开这块遮羞布,看到的却是应收账款堆积如山、现金流持续失血、核心部件全看洋人脸色的残酷现实——科创板,又要收留一位“带病闯关”的玩家?

一、财务数据“化妆术”:营收4.7亿,现金流出近亿

2024年,易加增材账面上赚了9881万净利润,但翻开现金流真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9379万元,比2023年净流入1967万元暴跌576%。更魔幻的是,2022年这个数字是净流出1.06亿。赚的钱,全在别人的口袋里。

应收账款才是它真正的“资产”: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17亿元,占营收比重飙升至46.04%。其中34.59%(7497万元)账龄超过一年,部分款项甚至“未能完全收回”。这些数字背后,是客户付款能力存疑、坏账风险高企的定时炸弹。

存货堆积如山,4.45亿的存货占流动资产43.26%,存货跌价准备三年连涨至717万元。若市场竞争加剧或技术迭代加速,这些堆积如山的库存随时可能变成吞噬利润的黑洞。

二、“卡脖子”的命门:激光器振镜全靠进口,贸易摩擦一响机器停工

在招股书中,易加增材坦承一个残酷事实:激光器、振镜等核心部件“主要从境外进口”,且“国产替代短期无法实现”。一旦国际贸易摩擦升级,供应链随时可能断裂——这意味着生产线停工、订单违约、客户流失的连锁反应。

讽刺的是,这家公司一边依赖欧美供应链,一边在德国、美国设立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境外销售7075万元,占比15.22%。若海外政策生变,两头受堵的易加增材,拿什么保住“国际化”招牌?

三、历史污点与未爆雷:转贷、代持、诉讼缠身

这家公司的上市之路,带着原罪启程。历史上存在股权代持问题:北京易加设立时,冯涛代持孙建民等10名员工197.5万元股权,直至2016年3月才“还原”。尽管券商声称“已规范”,但此类操作暴露了公司治理的草莽底色。

更令人咋舌的是“转贷”行为:为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公司将贷款资金先支付给供应商,再由供应商转回。虽然声称“已整改”,但这类财务操作的本质是粉饰现金流,挑战金融监管底线。

诉讼风险也在招股书中若隐若现: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存在未决诉讼涉及金额2119万元。在IPO敏感期,任何一桩官司的发酵都可能成为拦路虎。

四、小马拉大车:97人团队撑起12亿募资梦

企查查数据显示,这家号称要募资12亿的“科技巨头”,2024年参保人数仅97人。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的8.57%降至2024年的6.50%。在3D打印这种技术密集型行业,人力与研发投入的薄弱,让人对其“硬科技”成色打上问号。

一边是堆积如山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一边是随时可能断供的进口核心部件;账上利润近亿,经营现金流却失血近亿;喊着“科技自立”的口号,却连激光器都要看海外供应商脸色

易加增材的IPO闯关,像极了一场资本市场的“魔术表演”——利润数字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而幕布后的财务窟窿、技术命门和治理暗疮,却等着上市后由散户买单。

科创板不是“问题企业回收站”,当“带病闯关”成为潜规则,受伤的永远是市场和投资者

来自:火灵才经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5年9月23-25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eVTOL展和激光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大会(9月24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