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本佳作,带你穿透现实的迷雾
创始人
2025-07-20 16:28:26
0

2025春风月榜半年报告出炉

22本佳作,带你穿透现实的迷雾

本报记者 宋浩 方涛 赵茜

2025年的日历过半,多家机构分析显示,图书市场整体呈明显下行趋势:中金易云指出,上半年图书市场码洋同比下降9.64%;北京开卷提到,二季度各月码洋同比均负增长,5月-6月降幅超10%。即便有“8天卖出30万册”的《泥潭》,“书卖不动了”仍是出版行业的普遍担忧。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坚信,书的价值并未因此削弱,反而会在数字化与碎片化的冲击中,愈发凸显不可替代的意义。

春风月榜在2025年上半年共出了6张,上榜75本书,15人评审团优中选优,投票选出22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人文社科作品12本,文学作品10本——其中小说独占7本。

我们就从文学、人文社科两大类的角度,聊聊月榜背后的阅读。

春风月榜半年优选的10本文学作品,小说有7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半年的小说创作。其中三位60后作家的长篇力作尤为亮眼。

苏童时隔11年,推出长篇新作《好天气》,用近50万字的篇幅,讲述江南城乡接合部数十年的生活、人物和故事,谱写了一曲悠长的“郊区挽歌”;

胡学文的《龙凤歌》从一匹走失的枣红马、一对降世的龙凤胎入手,牵出乡村三代人八十年的爱恨情仇,借城市化中父与子的精神分析,剖析故乡的灵魂;

孙惠芬的《紫山》同样构建了一部乡村变迁史,细腻描绘出时代浪潮中乡村的烟火画卷,展现了人性与情感在束缚与挣脱中的挣扎。

如果给这3部长篇小说找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故乡”再合适不过。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笔触伸向自己最熟悉的故乡,在虚构中完成了一次“精神返乡”。

艾伟推出《少年杨淇佩着刀》《敞开的门》等中短篇小说四部曲,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复杂的精神世界;李修文的短篇小说集《夜雨寄北》包括四篇直面当代生活的作品,以现实和魔幻交织的叙事方式连接当代生活;南飞雁的新作《汴京听风录》带我们重返11世纪繁华的大宋汴梁,上演了一出宋仁宗时期的“宋辽谍战大戏”。

在这些文学类作品中,唯一一部引进作品是《初步举证》,澳裔英国作家苏茜·米勒善于将法律工作中的见闻融入创作,她以一名精英女律师的视角发出拷问:法律究竟是保护弱者的盾牌,还是强者手中的武器?那些隐藏在司法体系中的偏见和不公,又该如何揭露和纠正?

长期以来,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相辅相成。《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黄子平访谈录》中,黄子平勾勒出时代洪流中一个批评家的文学剪影;一名优秀的小说家往往也是出色的读者,李洱在《超低空飞行》中以批评者的姿态,以更直接的对话方式与书本内外的文与人共同在场;阿来推出散文集《大河源》,以地理考察笔记、散文诗等跨文体形式,追溯黄河源头,为这片土地和文明唤醒记忆。

12本人文社科类作品中,3本传记值得关注,分别是《穆旦传:新生的野力》《幻想底尽头:穆旦传》《纳粹与哲学家:一个人的流亡史》。

两本穆旦传记同步出版。穆旦的诗歌《赞美》也是今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穆旦是谁”一度引发热议。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88年前,穆旦与清华大学的师生一起南迁,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加入远征军,诗歌《赞美》就创作于这一时期。2021年,潮新闻采访电影《九零后》导演徐蓓,也曾提到穆旦从西南联大走上战场的故事。

“穆旦热”的背后,既有抗战主题的感召,也得益于新文献的发现。《幻想底尽头:穆旦传》引用了2019年新发现的材料:穆旦关于远征军经历的佚文《光荣的远征》。而《穆旦传:新生的野力》则基于作者邹汉明17年的田野调查,补充了大量未公开的细节。这种深耕,体现了“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上半年多部著作都是如此。

张求会教授研究义宁陈氏数十年,《古调犹弹:六位学人日记中的陈寅恪》以夏鼐、刘节、郑天挺、陈君葆、梁方仲、竺可桢6位学者的日记,呈现一段学术交往史;

艺术史学者巫鸿的《中国绘画:元至清》是他《中国绘画》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跳出传统艺术史写作范式,着眼于这一时期的女性画家、风俗画,剖析文人画、宫廷绘画与商业绘画的交融互动。

更加亮眼的是历史著作,或视角独特、或切中当下,体现了当下人文精神与阅读趋向的交融。

马钊《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根据北京市档案馆藏的刑事案卷、社会调查、报刊资料,描绘了动乱时代底层女性的生存现状。澳门大学教授王笛评价,本书通过“底层视角”重构了我们对战时社会的认知。

而王笛的新作《中国记事:1921-1928》,同样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作品。他通过司徒雷登、鲍威尔、赛珍珠等在华的外交官、记者以及《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记录,展现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青年学者苗子兮的《大明最后的使臣》缘起于一则海外史料——明朝灭亡后,南明小朝廷给罗马教廷的一封求助信。该书与《康熙的红票》形成镜像关系。这两本书因契合了公众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关注而出圈。

这种关注也体现在《猫走过的近现代》一书。如今,“喵星人”成为许多现代家庭的一员。早稻田大学教授真边将之,借猫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变化,映照近现代史进程。

科普领域,《双药记》讲述了金鸡纳霜、青蒿素两种药物的故事,作为新药研发科学家,作者梁贵柏用文学笔触书写了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隐形:不被发现的历史与科学》,则让我们跟随物理学家,认识隐形技术的发展,隐形技术与AI技术融合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与大众息息相关。

与大众更相关的是经济——《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聚焦贸易政策、通货膨胀、消除贫困等问题,启发我们像斯密思考英国的问题一样,思考中国的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这22部作品,无论是对精神家园的探寻,还是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都为读者提供了穿透现实迷雾的力量,让我们在喧嚣中得以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温度与深度,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好书永远能在时光中沉淀,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

2025/01-06

春风半年优选

◆《夜雨寄北》李修文/花城出版社

◆《好天气》苏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美] 马钊/上海教育出版社

◆《穆旦传:新生的野力》邹汉明/译林出版社

◆《纳粹与哲学家:一个人的流亡史》[德] 卡尔·洛维特/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绘画:元至清》[美] 巫鸿/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河源》阿来/青海人民出版社

◆《超低空飞行》李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隐形:不被发现的历史与科学》(美)格雷戈里·J.格布尔|译者:林庆新

◆《大明最后的使臣》苗子兮/新星出版社

◆《中国记事:1921-1928》王笛/人民文学出版社

◆《初步举证》[澳] 苏茜·米勒/四川人民出版社

◆艾伟中短篇小说系列 艾伟/浙江文艺出版社/2025-3

◆《猫走过的近现代》[日] 真边将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英] 唐纳德·温奇/东方出版中心

◆《双药记》梁贵柏/译林出版社

◆《古调犹弹:六位学人日记中的陈寅恪》张求会/广东人民出版社

◆《紫山》孙惠芬/人民文学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易彬/上海文艺出版社

◆《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黄子平访谈录》黄子平/山东画报出版社

◆《龙凤歌》胡学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汴京听风录》南飞雁/长江文艺出版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