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仪式成了年轻人婚前的扫雷大战
创始人
2025-07-20 08:03:16
0

在如今的婚恋世界里,订婚仪式仿佛成了年轻人婚前的一场扫雷大战。原本充满甜蜜与期待的时刻,却暗藏着各种潜在的问题与矛盾。从双方家庭的观念差异到生活习惯的磨合,从彩礼金额的协商到婚礼细节的安排,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激烈的交锋。新人就像小心翼翼的排雷兵,在这看似喜庆的氛围中,不断地探测着可能隐藏的雷区,努力化解着各种分歧与冲突,只为能让这场订婚仪式顺利进行,为未来的婚姻生活打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


 

在结婚率持续低迷的当下,订婚仪式却在社交平台逆势走热。

 

对许多年轻人而言,这不仅关乎浪漫,更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它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考验,用以验证对方是否值得携手共度余生。

 

现在,订婚像是年轻人面对婚姻问题的缓冲墙,成为他们抵挡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保护罩。

 

 

 

最近,有婚庆店店长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人人都不想结婚的时代,打电话来订婚的却突然变多了。

 

按照她的经验来看,这个现象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

 

作为北京大热商圈的一个婚庆店铺,她家策划师的档期在近三个月已经比较紧张。如果新人想定在8.8之类的吉利日,更是需要点运气碰一下。

 

而且她发现,想要订婚的消费者大多偏好新中式风格,还有人会用喜欢的电影和游戏定制主题。

 

从社媒上也可以看到,无数对好事将近的新人都在询问订婚的流程和花销。我身边的00后也有几个刚毕业不久就办了订婚宴的。

 

图源@聪明脑袋

 

虽然订婚仪式曾在中国传统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但自现代社会以来,相比较于婚礼的轰轰烈烈,订婚仪式是不起眼的存在。因此,当年轻人把订婚仪式玩出了花活,一切就变得十分有趣。

 

要知道,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此前的调查中,有48.8%的年轻人表示自己的理想婚庆类型是简约,但现在订婚仪式的崛起,则无异于跟这个结果冲突。

 

如果你不知道订婚到底如何定义,可以把它当作一次demo版的结婚,而实际上的流程也相当于婚礼的沉浸式速通版。

 

 

无论你有没有结过婚,肯定都对婚礼的复杂流程有所耳闻。而订婚则只留下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礼金、签婚书、吃饭和拍照。

 

这些环节看似简单,但准备的时候却一点不输正式的婚礼。

 

从仪式上的花销就能看出来,订婚,真的不便宜。

 

比如,网上的一个上海女生分享了自己的订婚开支。可以看到抛去彩礼部分后,总体费用在10万左右。这还是只有流程非常简单的情况下。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虽然订婚的开销相较上面的例子会少很多。但若是想委托专业策划组织全流程,也需要支出可观的一笔。

 

一位一线城市的策划师这样跟我说:即便是选择最简单场地费、餐费以及妆造摄影,一次订婚也需要1、2万元。

 

而如果客户想要更好的订婚宴场地和装饰效果,价格则是上不封顶。

 

图源@山东姑娘和@黄不拉几_

 

当然,也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版

 

和订婚的花销成正比的,是当事人的疲劳程度。

 

除了提前抢订婚的场地,策划方还需要准备背板和鲜花等装饰、预订餐食、布置舞台、准备婚书,新人们则要筛选宾客名单、送出邀请函、确定长辈的发言内容、预约妆造和跟拍、购买服饰......

 

正因如此,刚订完婚的芊芊都不想结婚了。

 

不是因为感情或者礼金方面的问题,她只是单纯觉得光订婚就已经够累的了,难以想象结婚那天得多混乱。一整套流程下来,芊芊的男友更是被累得直接发烧。

 

更耗人的则是在订婚当天的众多突发事件。

 

她不仅刚进去就被推到台上要求发言,还要一边招呼朋友一边照顾长辈。仪式结束之后,她的手上已经开始起汗疱疹了——累的。

 

她第一次开始考虑最近流行的“三无婚礼”:三无即无伴郎伴娘,无接亲车队、无复杂传统。

 

一切从简已经不够了,最好不办。

 

 

有意思的事,多位新人都表示,自己订婚宴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出片:“毕竟礼金展示和长辈讲话啥的都比较快,可能一小时就结束了。剩下的时候都在拍照。”

 

不论订婚这件事重不重要,每个人都认为,花了钱就要摆拍一下。这不仅是对人生重要时刻的一个纪念,也是让钱花得更值的方法。

 

因此在这种流行文化下,妆造和拍摄也成了在订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策划师更是直接:布置这些不就是为了拍照吗?

 

 

从表面上看,订婚仪式劳民伤财,流程还跟婚礼高度重叠,显得有点虚荣,甚至是毫无必要。

 

但实际上,订婚仪式的兴盛隐藏着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与谨慎。

 

 

 

在想象中,订婚宴是一场严肃的仪式,但现在,它可不像都市小说中的两大氏族联姻那样正襟危坐

——它更像一场大型的派对。

 

对新人们来说,它既是最后一次以未婚身份出席的公开活动,也是第一次有关于结婚的体验。

 

在仪式感上,有的人大概会觉得它和美高的毕业舞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源@ROOT_COFFEE

 

表面上看像一场美高聚会,但实际上,订婚是一场自我心理适应训练。

 

年轻的情侣们排斥结婚的缘由有很多,但有个总被忽视的原因是面临身份的改变的不适应。

 

有人表示,订婚就像小孩和大人转换的一个节点。“感觉自己就快结婚了,很不可思议。对自己和另一半的关系也会更理性地思考。“

 

因此,才出现订婚这种像预付一样的选择:先不管结婚是什么情况,提前办一个席都会让人安心得多。

 

 

除了自我适应的功效,订婚也有自己更现实的作用:

 

它像一场扫雷游戏,能判断对方家庭与自己家庭的匹配度。

 

对于新人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用正式的理由把两家的大人们聚在一起,况且还是个需要打配合的合作项目。

 

再加上,订婚的程序就像行军一样紧锣密鼓,计划一环扣一环,更别提一些必然会发生的突发事件,一定会让所有人都手忙脚乱。

 

我们都知道,人在压力和情绪下总会显露原形。因此在这样的“危机”来临时,对方父母或亲戚的真实性格大概率会在表面浮现。

 

因为怕结婚和生孩子之后再后悔,于是通过一场盛大订婚背后的九九八十一难来验证,在所有麻烦发生之前先人工造出一个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聪明的精致“计谋”。

 

 

实测证明,这套打法是真的有效。有不少人都因为订婚这个由头,发现了对方隐藏的各种问题,遂提前逃离了火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芊芊认为这种测试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类似的效果。比如凌晨4点爬泰山看日出,或者拖家带口去趟迪士尼。反正能把人累着就行。

 

 

这些意义和测试,让这场甜蜜仪式变得更像是一座缓解婚姻焦虑的避难所和缓冲区。

 

中国的年轻人的婚姻焦虑,这是当下已经讨论太多的话题,现实和情绪的理由交织在一起,让人们选择谨慎。

 

从数据上看,2024年的登记结婚人数创45年来新低,而今年一季度更是进一步下降。在我身边的00后朋友们也普遍表示“不会结婚”。

 

 

面对这种状况,焦急的不仅是家长,还有为此发愁的政府:他们已经开始推行催婚偏方了。

 

比如,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声明,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不再需要出示户口簿。在这样的推动下,婚姻的门槛一降再降。

 

再比如,前几天的草莓音乐节上,乌鲁木齐民政局直接在现场设置了婚姻登记点,让原地结婚不再是口嗨。

 

图源@乌鲁木齐晚报

 

一面是订婚仪式的大操大办,一面是年轻人对婚姻的谨慎态度,另一面是来自社会的焦虑,这样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

 

在我对谈的多对已订婚的年轻伴侣中,有好几对在举办订婚宴超过1年后仍没有备婚的计划。

 

他们给出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有关于身份焦虑的、有关于工作和钱的、也有关于责任的,而这些直指向对正式婚姻的焦虑。

 

不止是他们,更多人对于婚姻的小心翼翼也蔓延在社交平台上。这也侧面证明,中国人开始将爱情、婚姻与资产的分离叙事第一次正式搬上舞台。

 

图源《喜宴》

 

小时候,人们总认为结婚是爱情浓度最高的见证。但随着成长,我们看见了越来越多的婚后争吵和有关婚姻的负面新闻。

 

也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和作品开始轮中,婚姻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财产并非爱情。人们也开始察觉到,婚姻大抵只对财产负责,却无法令爱情保鲜。

 

这种“终于活明白了”的状态,自然让年轻人对婚姻开始保持严肃的态度——因为这不仅是感情问题,也是数学问题。

 

面对复杂的问题,订婚就成了那个既让人保留期待,又不用轻易跳进婚姻规则的中间地带,也难怪会在这个时刻流行开来。

 

 

 

在这个感情如快餐的时代,若是细分到每个人的订婚目的更是多种多样。

 

有的人订婚的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让长辈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比如,一个已订婚快两年的女生表示,即使自己已经恋爱十四年,目前还没有备婚计划。而订婚,其实也只是为了应付长辈们的催促而定下的流程。

 

不结婚的原因一部分因为男友的工作还不稳定。另一部分是她觉得现在的同居生活和婚后没什么两样,干嘛要结婚啊?

 

有的人也会是因为想求得一段缓冲期选择订婚,从而再逃避一段时间。

 

甚至也有人会订婚后的一些突发事件决定退婚。

 

 

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他们的核心想法大概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想用某种盛大的仪式记录感情顶峰时期的甜蜜。

 

只是因为所有人的心里都有同样的担忧,亲密关系在进入婚姻之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订婚意味着无需承担结婚后的所有责任,只是口头上的承诺。

 

它就像当时签下的婚书:看起来爱意满满,令人羡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会因此改变。

 

图源@书意手作

 

为什么人们还是会选择订婚呢?

 

可能是因为它的复兴恰巧出现在了亲密关系的冰川时代。面对这种在感情上的冰冷与疏离,人们更渴望抓住某种形式上的确定感。

 

因此,即使是表演意味更重的仪式也能起到安慰剂的作用,缓解人们对婚姻关系的焦虑。

 

 

订婚终究只是一个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仪式,它更像是一场表演。

 

但仿真的仪式有时会带来真实的痛苦。很多人在订婚后便自动带入已婚的角色,从而陷入一个道德漩涡,不可自拔。

 

他们会在遇到一些意料外的事情时,反过来用订婚来绑架自己。有的人认为退婚是件“丢面子”的事,从而困在结不结婚这个问题之间。

 

因此,在小红书上搜索订婚这一关键词,出来的结果往往一半是喜庆的装饰安利帖,一半则担忧地问“订婚后能不结婚吗?”。

 

就像人们过去对婚姻投射太多希望然后失望一样,一些人也开始对承接爱情仪式至高表现的订婚仪式困住。

 

这种痛苦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现代社会中的所有人。无论目前正身处什么样的感情状况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又需要依靠什么维系。

 

我们或许可以用拍照、布景、言语和拥抱去构建一个暂时纯净的空间,只因为心中仍怀着对爱的期待,也能在这个时刻相信世界上还有爱。

 

但事实上,爱是不能靠契约证明的。婚庆仪式和法律责任都只是这个社会环境给出的符号标志,但真正的感情只有你自己才明白。

 

 

即使双方家长已经见面洽谈彩礼,五金正放在你的抽屉里;即使各路亲戚和好友已经参加了这场盛大的订婚宴;即使你已经在朋友圈发布照片,喝下了某种意义上的喜酒。

 

你仍有不结婚的权利。

 

如果被这种仪式裹挟,半推半就地搭上自己的一生,那实在也太糟糕了。

文章标题:订婚仪式成了年轻人婚前的扫雷大战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89095.html

阅读原文:订婚仪式成了年轻人婚前的扫雷大战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