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等关税”政策的最后期限到期,美国特朗普政府不仅宣布延长了这一期限,同时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发出了关税通知函,单方面宣布对各国输美商品征收阶梯式关税,跳过了传统的谈判流程,直接发布了最终的关税要求。在此之前,美国曾为各国提供过谈判空间,但效果并不显著,至今仅与英国达成了协议。因此,这一次,美国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措施,范围也更加广泛。
在8日,美国首次向12个国家发出了关税通知,部分商品的关税最高可达60%。随后,美国又宣布了另一个14国名单,其中对日本和韩国征收25%的关税,而柬埔寨和泰国的税率为36%,老挝与缅甸则被设定为40%。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对这些国家的关注。接着,美国再度公布了6国名单,其中包括伊拉克和利比亚等国,并对欧盟和墨西哥征收了30%的关税。这表明,即便是与美国有较为紧密关系的国家,如日韩和欧盟,也未能幸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几乎无差别地覆盖了全球,显然对盟友的底线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对欧盟宣布加征关税之前,欧盟曾试图通过撤回对数字企业征税计划来寻求妥协,企图以此换取美国的让步。然而,特朗普依旧决定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显示出欧盟在某些问题上的努力与让步并未能得到美国的认可。因此,即使欧盟在撤回数字税问题上做出了妥协,特朗普仍然决定加大关税压力,这使得欧盟感到尤为受挫。
不仅是欧盟,越南也同样面临类似困境。特朗普此前宣布与越南达成了贸易协议,将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的关税,低于最初提出的46%。然而,协议的具体内容一直没有公开,越方也只表示双方达成了“公平、均衡的互惠贸易协议框架”。不过,《金融时报》透露,越南在谈判过程中可能被美国“摆了一道”。越南谈判团队原本以为达成的税率是约11%,然而最终美国单方面将关税提高至20%,令越南措手不及。这也表明,越南在与美国谈判时或许作出了相当大的让步,但美国却在最后时刻反悔,改变了原有的协议内容。
特朗普似乎有意将所有国际事务与关税挂钩,甚至将巴西纳入关税调控范围。因巴西现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猎巫”行动,特朗普宣布将巴西的进口商品关税从10%提升至50%。面对美国越来越强势的态度,巴西总统卢拉显得尤为清醒,他明确指示内阁团队,在与美国谈判时,必须坚持坚定立场,谨慎应对,不要屈服于美方的压力。毕竟,美国与巴西之间长期存在贸易顺差,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不仅会影响美国产品的出口,还将导致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增加,因此,这样的加税政策对美国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好处。
特朗普还威胁称,如果俄乌冲突在50天内没有结束,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100%的关税。尽管如此,俄罗斯对美国的禁令并不畏惧,甚至在俄乌冲突期间已完全与美国断绝了经济联系。去年,美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仅为35亿美元,其中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铀、化肥和钛等战略材料。这些资源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铀和钛,分别在美国核电和航天军工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便特朗普将关税加到1000%,也无法真正影响到俄罗斯的这些重要出口,反而可能促使俄罗斯切断铀、钛等关键材料的供应。因此,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对俄罗斯的实际影响几乎为零,更多的是在国内制造话题。
尽管特朗普对许多国家实施了严厉的关税政策,但奇怪的是,美国此次的最后通牒并没有波及中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表示,期待与中国扩大合作。这也反映出特朗普在第一轮对中国实施关税时所犯的错误。对中国采取硬对抗的策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中国通过稀土等资源的反击几乎让美国陷入困境。因此,特朗普似乎意识到,与中国硬碰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好处,反而会损害美国的利益,而其他国家则能通过相对较弱的谈判地位,轻易受到美国的关税打压。
特朗普的关税思维模式可以总结为,每个国家都应当为美国提供更多利益,认为所有国家都在占美国便宜,因此,必须通过关税将这种不公正的局面打破,这种理念深得“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支持者青睐。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通过滥用美元霸权,已经在全球经济中处于一个不公平的“吸血”地位。特朗普这种粗暴的关税政策,最终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内更强烈的“去美元化”运动,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去美国化的潮流。
参考资料:
特朗普称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央视新闻)